美國為何如此在意匯率操縱國(Currency Intervention)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最近綠角看到一篇名為”Make the Foreign Exchange Report Great Again”的文章,詳細解釋美國對於外國進行匯率操縱的態度,文中還多次提到台灣。覺得蠻有意思,在此跟大家分享其核心論點。
這篇文章標題提到的Foreign Exchange Report是美國財政部發行的外匯報告。作者說,美國官方其實可以藉由這份報告,對外匯操作國家施加更大的壓力。作者也建議採用更正確的追蹤方向。
首先,為何美國要在意外國的匯率操縱(Currency intervention)。
匯率操縱指的是這些國家刻意壓低本國貨幣匯率,造成出口到美國的產品具有價格優勢。
貿易交換應是公平的往來。但這些匯率操縱,會讓出口方具有特別的優勢。
另外,這些匯率操縱往往就發生在美國本身經濟衰弱的時候。因為經濟走緩,消費者需求降低,匯率操縱國擔心對美國的出口下滑,於是開始匯率操縱。
這會造成美國更難利用自己的出口來提升經濟,只能靠國內的需求,也會間接造成聯邦政府需要擴大支出來支撐需求。
最後,外國進行匯率操縱壓低自身貨幣匯率,會造成一種假的美元強勢。美國經濟體會變成傾向內需產業,外銷出口相關產業變弱。這不是一個健全的經濟組成。
文中可以看出,美國基本上認為匯率操縱國家為了自身的出口,反而對美國造成問題。這是美國注意這個問題的根本原因。
最基本的匯率操縱方法,就是賣出本國貨幣,換成美金,然後用美金買美國公債與外國資產。所以,快速累積外國資產同時保有大額經常帳順差的國家,會被視為有進行匯率操縱的嫌疑。
文章中特別提到,與美國有安全同盟的國家,不代表就可以免除匯率操縱指控。這是兩回事。
這些持續進行匯率操縱的國家,往往經濟狀況已大有進展。不太需要像過去依賴出口。而且常把促進本國內需的政策手段,放著不用。這裡以韓國為例。財政政策過緊,然後還持續操縱匯率,壓低韓元匯率。
美國財政部會用三個面向來評估外國的匯率操縱:與美國的貿易順逆差、該國的經常帳盈餘、以及是否有進行匯率操縱的動作。
在2021年四月,美國財政部未判定台灣操縱匯率這篇報導中,就可以看到這三個面向與實際門檻數字。
這需要更詳細的解釋。
譬如台灣,藉由出口零件或原料到中國,在中國完成組裝再出口到美國。表面上看起跟美國沒有很大的貿易順差。但其實還是在進行對美出口。
各國央行也知道美國在進行匯率操縱觀察。所以會用間接的手法。
譬如,利用市場力量。當市場力量造成本國貨幣下滑時,央行不管。但市場力量推升本國貨幣時,央行就出來阻升。文中以韓國在2008讓韓元順勢下跌,但之後刻意不讓韓元回復作為例子。
另一就是請國內的非官方機構持有外國資產。這裡以台灣做例子。台灣自2010年以來,保險業者就被鼓勵持有大量的外國資產。
作者合理懷疑,台灣央行在提供保險業者美金。保險業者在台灣賣保單,得到台幣,跟央行換成美金。美金就用來投資美國或外國金融資產。
保險業者等於成為央行操縱匯率的手。業者賣出100億台幣的保單,假如五成用於外國投資,對於央行來說,就等同有50億台幣,賣出台幣買進美金的需求。這就會影響匯率。
然後央行可以說,”沒有喔,這不是我在操控美金兌台幣匯率。是我們本國的保險公司,基於投資需求,自己做出的外匯買賣決定。”
也就說,要看穿這些外國央行的手法,作者認為財政部需要金融法醫人才。可以細心的抓取線索,進行分析。
作者也認為美國的外交辭令太含蓄了,似乎很怕得罪這些被點名作匯率操縱的國家。
作者認為需要直接的制裁機制。最簡單的方法,就是進行反操控。譬如台灣央行刻意壓低台幣匯率,美國就進行反操作拉高台幣匯率。
這篇文章讀起來,非美國讀者可能會覺作者相當的美國本位主義。
可是仔細想起來,一個國家進行匯率操縱,不也是一種本位主義嗎。
貿易與交易,互惠才能長久。你得利我吃虧,實非長久之道。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外匯存底簡介(Introduction to Foreign Exchange Reserve)---持有外匯存底的理由
外匯基本知識(Foreign Exchange Basics)
再談海外投資的匯率風險(Something about Foreign Exchange Risk)
柏南克”Why are interest rates so low?”讀後感-無奈的央行
Labels: 利率、借貸與貨幣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