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nsons Marathon Method讀後感3---跑步訓練的基本組成



不論你是初入門者,或是進階跑者,訓練課表都是由相同的元素組成。

第一個就是輕鬆跑(Easy run)。

輕鬆跑的時候,身體大多利用慢縮肌纖維(Slow-twitch muscle fibers)推動前進。這就長途跑步時的主力肌肉。你要它強,就要在會動用到它的範圍訓練。

這個強度的跑步,能量約略是70%來自脂肪,30%來自醣類。所以也會訓練脂肪代謝能力。這也是長途跑步的主力能量來源。

就顯微角度來看,輕鬆跑會促進肌肉系統的微血管網路發展,增進肌肉細胞內粒線體的大小與數量。讓你的肌肉更能得到氧氣供應,同時有更強的脂肪代謝能力。

漢森訓練法將輕鬆跑定義為目標馬拉松速度加1-2分鐘。譬如目標速度是每英哩7分鐘,那麼這位跑者訓練時的輕鬆跑配速就是每英哩8-9分鐘。

也就說輕鬆跑雖是輕鬆,但也有其要求的速度範圍。不要跑得”太輕鬆”。

很多跑者忽視輕鬆跑的重要性,將配速跑跟間歇跑視為訓練的核心,把輕鬆跑當成填充物。

實情並非如此。輕鬆跑是一個完整跑步訓練中,不可缺少也一樣需要徹底執行的訓練元素。

然後是有份量的跑(Something of Substance,SOS)。這個分類包含了幾種跑法。

首先是長跑。

很多馬拉松訓練課表中都有一個長達20英哩(32公里)的長跑訓練。(譬如我準備初馬的課表中就有)。

單次32公里訓練的目的是讓跑者真正跑一次接近完賽里程的距離。你可以在訓練時跑完32公里,42公里就會覺得似乎伸手可及了。

但作者說,這個距離的跑步在身體跟心理上都是很大的負擔。漢森訓練法的特點在於,最長的單次跑步就是16英哩(25.6公里)”而已”。

但作者說,不要以為這16英哩會是像馬拉松起跑線開始的16英哩,會比較像終點線前的16英哩。

長跑訓練時,其實就是最後的階段,那些雙腿覺得累、心中覺得疲倦的時刻,真正練出你的耐受度。

但作者說,不必一次跑到32公里才能取得這些好處。可以有其他方式,就是漢森訓練法的特色,累積疲勞(Cumulative fatigue)。

漢森課表的訓練中,跑者尚未完全從前一天的訓練中恢復,就開始下一天的訓練。

所以那次16英哩的長跑,你不是帶著休息之後完全輕鬆的雙腿開始起跑,是有點疲勞感的。這可以訓練你的身體如何在疲勞時仍可以堅持下去。這也會達成漢森訓練法的另一個特色成果,英文叫Negative Split,就是馬拉松後半跑得比前半要快。

書中有很詳細的論述,從訓練時數與單週總跑量,說明為何最長單次跑步的里程是16英哩。作者不是隨便拿一些自己想到的數字來做建議,這些建議其實都有很完善的基礎。

第二種SOS是間歇跑(Speed workouts)。

就是以較高的強度跑完一定距離,然後休息一下。反覆多次。

完成這種高強度訓練需要生活上的配合。你要吃得好,睡得夠。但這些付出會有回報。每次的高強度訓練就像存在銀行戶頭的錢,在你急需時,你會很高興看到之前自己的累積。

第三種是強度訓練(Strength workout),有點像前面提到的Speed workout,但長度拉長。譬如Speed workout是800公尺*6,Strength workout則會像是1英哩*6次,或是2英哩*3次。

主要目的在於訓練身體的乳酸處理能力與耐受度。

最後是Tempo run,節奏跑。

漢森訓練法的節奏跑速度就是馬拉松配速。在長達幾個月的訓練中,會有好幾次的節奏跑。讓你熟悉各種不同的天候與身體狀況下,維持一樣的速度。

目的在於內化對於速度的感覺,取得控制。馬拉松賽事時,可以控制自己的速度是一個非常重要的技能。不能根據感覺。一開始覺得今天狀況不錯就跑比較快。最後卻體力不行,速度掉得亂七八糟。

這個配速也可以讓跑者試驗跑步時的能量與水分補充策略,或是跑步裝備與鞋子。

然後書中提供了一個完整的表格,提供讀者很容易地看出,各種目標的馬拉松完賽時間,輕鬆跑該跑多快,Strength workout和Speed workout該跑多快。一目了然。

最後就是用這些訓練元素,組成入門者訓練計畫、進階跑者訓練計畫等完整的課表。

漢森馬拉松訓練法是一本很完整的,從運動生理,到基本訓練元素,到整體課表都有完整討論的馬拉松專書。

知道自己為什麼要這樣做,可以取得訓練時堅持下去的信心。

這本書的中譯本是漢森馬拉松訓練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Hansons Marathon Method讀後感1---跑馬的理由

Hansons Marathon Method讀後感2---知道自己在練什麼,跑者該知道的基本名詞:最大攝氧量、無氧閥值、有氧閥值(VO2MAX、Anaerobic Threshold, Aerobic Threshold)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