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6—重新定義央行任務


一次世界大戰後,歐洲武裝衝突雖然已經中止,但戰勝的英國為了重返金本位,弄得國內失業率大增,經濟衰退。

法國跟德國一樣,有過度發行貨幣的問題(雖然程度較輕)。法政府仍連年編列赤字預算,心態是”沒關係嘛,反正德國之後就要賠錢了。”

德國陷入超級通膨,貨幣失去交換能力,經濟運作退化,中產階級受到嚴重的傷害。

各國紛擾之際,錢繼續找尋安全的處所。當時的解答,就是美國。

面對不斷湧入的黃金,當時美國央行的實際領導人Benjamin Strong,開始有新的想法。

假如照金本位的做法,國內黃金愈多,就會有愈多的貨幣流通市面。美國照這樣做的話,會讓國內通貨大增,充滿浮濫,經濟體無法吸收的貨幣。Strong估算,這會讓美國物價上升50%。

何必呢?

黃金湧入美國,那是歐洲的政治與經濟動蕩造成的。美國狀況還好啊,何必進口其它國家引起的不安與不穩定?

所以Strong當時就開始偏離傳統金本位做法。黃金進到美國,就是進銀行金庫,不會讓它形成貨幣在市場流通。彷彿辛苦的挖礦提煉黃金,最後的目的就是要再次將它埋藏地底。

這個做法同時也代表央行政策的重要改變。

過去央行的核心政策是維持金本位。

Strong的做法是,維持物價穩定。

Strong同時也相信,央行可藉由調整市面上流通的貨幣量,來微調經濟的起伏。讓它波動小一點。

這也跟過去央行只有在經濟或金融危機時介入的態度不同。

所以當現代的央行主席不斷的在演講中提到,央行的目的是物價穩定與經濟持續成長,他們其實是不斷複述Strong在1920年代訂下的現代央行任務。

Strong的做法有著根本矛盾。在國際市場,他呼籲歐洲各國應重返金本位。但在美國國內,他根本就已經不再施行金本位了。

讓黃金留在美國,不再流回歐洲,實際上也讓歐洲各國黃金存量持續不足,更難回到金本位。

美國中央銀行因為其充足的資本,實際上,已經不只是美國的央行而已,它已經成為央行的央行了。

知名經濟學家凱因斯當時看出這點,他寫道:

“For the past two years, the US has pretended to maintain a gold standard. In fact it has established a dollar starndard.”

取代黃金的新強勢貨幣,已經隱約可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1—金本位的榮光與弱點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2—美國央行的成立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3—私人央行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4—難解三角債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5—重返金本位

Lords of Finance讀後感7—法郎匯率戰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