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onomics in One Lesson讀後感2—拯救瀕死企業的必要


不論何國,經濟政策討論常有一個說法,就是某特定產業正在萎縮,步向死亡。請政府出手救助,整頓。

看來言之成理。你看看,這個產業有三萬(或數十萬)從業人口耶。假如他們都失業了,會造成多大的社會不安啊。他們失去收入後,連帶失去消費力,也會減低對其它消費品的需求。

於是政府開始介入,方法不外兩種,一是限制廠商數,二是直接給予補助。(還有第三個方法,假如競爭是外來的,那就是保護性關稅。)

限制特定產業內的廠商數,通常是出於這樣的論點:”這個產業競爭者太多了,價格混亂、割喉殺價,大家都活不下去。政府一定要管一下。”

我們可以深入想一下。假如這個產業真的已經”太擠”了,參與者多到已經無法得到合理回報。那麼自然的,不必政府管,資本和勞工就會避開這個產業。因為資金和人力在其它產業可以得到更好的回報與運用。

通常這些說法來自業者,他們只是想規避自由競爭的壓力而已,而不是真的”過度競爭”。假如政府”順應民情”,將這個行業定為特許,限制從業廠商數,那麼,資本與勞工,無法再進入這個產業。只好找尋其它次等的機會。

資本與勞工用在較差的地方,代表生產效率的降低,也代表國家財富的減少。(財富就是這個經濟體可以生產出多少東西和服務)

結果就是,對特定產業有利,傷害整體經濟。

以補助的方式拯救特定產業,不良後果比較明顯。政府補助是財富的直接轉移,把資金從繳稅的個人和企業身上,轉移到被補助的產業。

消費者失去被課稅取走的錢。而他本來可以將這些錢用在其它地方,買其它東西的。原來有些廠商會因此增加營業收入。但為了拯救特定產業,許多產業都要犧牲掉一些原先擴增的可能。

以為經濟成長,就代表所有產業同步增長,是一個常見的迷思。要讓經濟成長,除了讓欣欣向榮的產業持續發展之外,讓萎縮、做不下去的產業自然凋零,也同等重要。作者原文說得好”It is just as necessary to the health of a dynamic economy that dying industries be allowed to die as that growing industries be allowed to grow.”

做不下去的產業,往往代表過時,或是效率低落的生產方式。假如20世紀初,各國政府堅持保障養馬事業與馬車製造商,現在會是個怎樣的世界呢?

更豐富的物質生活,代表更有效率的生產方式,也意謂必需放棄過去的生產方式。

追求富足,一定代表會有個不斷變動的產業結構。資本與人力必需有彈性,可以移往最有效率的地方。

要富足,就不會有穩定。


後記:
這本書的中文版是"一課經濟學"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conomics in One Lesson讀後感1—關稅保護誰

Economics in One Lesson讀後感3—價格上限的負面後果

Capitalism and Freedom讀後感4---看得見的好處與看不到的壞處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