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ep Risk讀後心得1---兩種風險
Deep Risk是William Bernstein的Investing for Adults小冊系列中的第三本。也是我目前覺得這系列中最精采的一本(不是說其它兩本不好看。都很好看,只是Deep risk這本真是講得很棒)。
書的一開始,舉了一對醫師夫妻的例子。他們在2008金融海嘯過後,覺得股市投資真是個爛主意,之前投入的資金也受傷慘重。於是全部撤出市場,發誓再也不投資。然後在2013,美股節節升高之際,再次投入市場。因為,看著市場上漲,自己的錢卻在旁觀望,也是同等讓人難受的事。
平常我們看市場下跌,證券跌價,這就是我們感受到的風險。但假如下跌之後還能漲回來,這其實只是一種表淺的風險。你撐過去就沒事了。這叫Shallow risk。
2008的全球股市重挫是Shallow risk的典型。短時間內下跌嚴重,但只要你用一個有計畫、有胃量的投資方式,你很有機會順渡難關。不會像那對夫妻,賣在低點,將暫時性的損失轉化成永久損失。然後在股市相對較高時,才又想要進場。
大多市場投資,談的都是Shallow risk。報酬率的標準差計算,如何躲過下跌掌握上漲等等。
但Shallow risk不是這本書的主題。這本書談的是嚴重的風險。那就是,會對個人財富造成毀滅性後果的狀況。
這種風險叫Deep risk。包括四種場景:惡性通膨、通縮、政府沒收與戰爭毀滅。(作者特別註明,這些都不是沒人料得到的黑天鵝。它們都確實發生過。)
這四種狀況,會造成嚴重且永久的資本損失。書的內容接下來分別解釋過去發生這四個場景時,某些資產類別的表現,以及從中,我們可以學到怎樣的對抗方式。
第一個先講的是通膨。
以德國威瑪共和時期的惡性通膨為例,在惡性通膨初期,股票受到很嚴重的打擊。但後來,隨著通膨赤燄狂燒,人們想抓住任何有點像實質資產的東西。股票因為代表公司資產的部分所有權,投資人認為這樣就算是一種Real asset,於是很熱切的將紙錢用來買股票。股價在1922到1923年間漲了六倍。
接下來作者用長達一百多年期間,囊括全球主要工業國家股市的資料,證實股價在高通膨時期的表現。的確,通膨愈高,股票報酬有愈差的傾向。但即便到了通膨最嚴重的國家,股票的實質報酬仍是正的。證實股票的通膨抵抗力。
但這是長期的結果,是股票長期報酬與同期間長期通膨的關係。短期來看,在通膨超過18%的單一年度,股市的平均報酬是負12%。
而且用短期的觀點來看,股票正是一種Shallow risk相當強大的資產類別。很多人就是因為這種Shallow risk,連股票的正報酬都拿不到,更不用說要抵抗通膨了。
所以股票有抗通膨的特性,但要長時間才能顯出效果。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Deep Risk讀後心得2---Deep risk的應對方式
The Ages of the Investor讀後心得1—新的Life-Cycle Investing概念
Skating Where The Puck Was讀後心得1---早到,不然就耐心等
The Most Important Thing讀後感1---不懂風險的投資”大師”
投資金律作者William Bernstein的投資閱讀書單(William Bernstein’s Reading List)
“If You Can”讀後感---投資指南針
Rational Expectations讀後感1---你是那類投資人
“投資金律”作者William Bernstein將於2021出版新書The Delusions of Crowds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2 comments:
這個報酬只要年初就投入且一直持有到現在
一定可以拿到。很簡單,但是大部分的人都做不到....
的確如此
股票的年均報酬常是個位數字
但單年報酬不是平均
錯失掉一個好年度的報酬
就蠻可惜的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