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讀後感與部落格千萬回顧---對錯之分
主動與被動投資的選擇,或許還有讓人思索討論的空間。但當今台灣金融界的一些作法,是Definitely wrong,毫無疑義的錯誤行徑。
以下舉出幾例:
全面販售有佣基金給台灣基金投資人。基金免手續費或是手續費打折叫做優惠。
我們台灣投資人是要金融業者施捨,才有免手續費優惠的啊?當美國的免佣基金在當地已佔絕對優勢之時,許多台灣投資人還呆呆的以為,買基金本來就要付手續費。這種狀況,真是可悲又可笑。
你在投信投顧公會或是基金行銷單位的文宣中,絕對看不到免佣基金的解說。愚民政策,徹底而一致。就在現在,就在這個所謂民主開放的社會上演。
基金內扣費用高昂。同一支基金,美國註冊的版本費用率遠低於賣給台灣投資人的盧森堡或其它國家註冊基金。
(看到這個標題感到困惑?還請參考投資界的次等公民一文。)
同一個市場,同樣的投資策略,當然是費用成本愈低,績效愈好。境外基金動輒1.5%的經理費,可謂全球基金界的雙B價位。當台灣投資人省吃儉用,每個月省出幾千塊來投資基金,卻沒想過自己買的,是每年內扣高額成本的敗家子基金。投資人辛苦累積的資本,不過是基金公司用來大賺特賺的基礎。你以為這些基金公司會多認真看待你的資本?從它們收取的高額內扣費用,你會知道,它們的重點在於能從你身上刮下多少錢。
內扣費用,會讓資本縮水。假如有人跟你說,把水裝在一個很會漏水的水桶內,可以累積大量清水,你相信嗎?但基金公司跟投資人說,你來投資我的基金,你會累積財富。每年因內扣費用漏失2%以上的資本?沒關係啦。鬼才相信。
你會因為家中水龍頭漏水,晚上睡不著,白天趕快找人來修嗎?那麼你買的基金,每年漏掉2-3%或甚至更高的資本,你該視若無睹嗎?
推行以過去績效選基金的方法。
每一支基金的文宣中都要註明”過去績效不代表未來”。政府主管單位規定、金融單位也會註明。其實,他們都知道這是真理。居然還有一些有頭有臉的人物,在推行過去績效選基金的方法。假如可以用過去績效挑出未來績效良好的基金,那不是等於是換句話說,”過去績效可以代表未來”嗎?
4433的名聲已經轉趨惡劣了,於是這些專家,就開始推出其它的方法。譬如換個年限,看過去一三五年,改成看過去六個月、一年與五年。或是改排名,從前四分之一改成前二分一。但與4433相同的是,這些靠過去績效選基金的方法,從來不會提供實效驗證。(為什麼?因為一驗證,就會被證明沒用。)
這種動作,叫做換湯不換藥。選基金假如有那麼簡單就好了。這種過去績效選基金的方法,只有兩個合適的形容詞,幼稚與天真。假如投資人真相信,那就真的是幼稚與天真了。但推行這些方法的人,恐怕是老謀深算。主動型基金業,有很大一部分,就是靠投資人以為自己能事先挑出未來表現優異的基金而能持續存在。假如投資人體認或是發現,挑好基金是件非常困難的事,那麼,主動型基金客戶將大量流失。
這些提供給投資朋友的選基金方法,表面上是為了投資人好,給我們投資指引。但這些投資”指引”,事實上是主動型基金業者賴以維生的根本。他們只要繼續宣傳這些有害無益的方法,繼續餵投資人喝毒藥,他們就可以持續的營利。(關於這點,我在拙作綠角的基金8堂課中,有個速食店點餐的比喻,有興趣的投資朋友可以參考一下。)
推行保障功能低落的保險。
保險的本意在保障。台灣投保率已是超高,保障金額卻是小到可憐。保額/年所得比例,逐年下滑。(詳情請見: 生命的價值---談死亡保險的用途續3)。
這樣的保險業者,卻時常在歡慶自己的”績效”。辦論功行賞大會,辦出國旅遊。我不知道這樣的保險業可以居什麼功。是否在商業利益掛帥的考量下,就可以忘掉保險的初衷。自稱的保險專業,是真的本著保險本質,還是為了方便銷售所宣稱的名號?
以上這些問題,不同於主動投資與被動投資的論戰。主動與被動是併行匹敵的投資選擇。以上這些問題,是一個對與錯的選項。
在已經有免佣基金的世界,對單一國家投資人口,全面推銷有佣基金,讓他們沒有選擇。這樣是對還是錯?
收入高出台灣人甚多的美國投資人,在投入主動型股票基金,整體只花費0.7-0.8%的內扣總開銷時,在台灣的基金業者聯合,全部向投資人收取1.5%或甚至更高的經理費。這樣是對還是錯?
在用績效選基金已經被證明沒用時,繼續對事實視若無睹,憑著自己的地位與名聲,宣揚一些對投資人不利的選基金方法。這樣是對還是錯?
強力推銷保險,造成人人都有保,但卻人人保障不足的情形。這樣是對還是錯?
這些不對的狀況,不是我們無力回天,只能悲嘆與接受的現實。我們投資人與保戶的選擇,可以改變這些現況。只要我們不合作也不順從。
我們不要再投資國內任何管道銷售的有佣基金,不要再投入內扣費用高昂的基金,不再使用或寫文章宣導依過去績效選基金的方法,或是去買有這樣內容的投資書籍,不要再買保障功能低落的保險。就算金融業者不改,只要我們做出選擇,這個環境就會逐漸改變。
選擇低成本的美國券商做為投資管道、使用低費用的美國與台灣ETF做為投資工具、改用 5050這種著重費用率的方法來挑基金,為自己買進高保障的保險。這是我們可以做,也能做到的。
這些選擇,不僅有益於自身財務健康,而且,也因為你做了對的事,金融環境,也將多了一分正義的氣息。
投資朋友,當你想過這些問題,知道怎樣是Right,什麼是Wrong之後,你也就知道”What’s the Right Thing to Do?”的答案了。
2018新中譯本:"正義:一場思辨之旅"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讀後感與部落格千萬回顧---怎麼做才對
正義,一場思辨之旅(Justice)讀後感與部落格千萬回顧---自由的快樂
“大盜、英雄與革命者之路” (Life and Death in the Andes)讀後感1---鉛還是銀
基金還是行銷通路的競爭(Competition Between Mutual Funds or Distribution Channels)
Masters of The Word讀後感4—個人就是出版社
錢買不到的東西 (What Money Can’t Buy)讀後感2---保險與賭博
8 comments:
先祝賀綠角財經筆記經營有成,希望各位在指數投資的路上都能走得順遂!
話說,綠角版主提到用績效選基金的方法,最近我聽到一個更好笑的,是選基金排名後段班,然後30%停利點,如果績效跟費用剛好成反比,那這個方法剛好最容易挑到費用最高的那個族群。
您好,
我個人是蠻喜歡您的見解,
但是專有名詞好多
常常看到好頭痛
可能我也不是讀商科畢業
想說您也是讀醫
跨足金融
能不能用比較淺顯的方式
表達你所看到的金融世界?
還是你本來就是想要塑造這裡是要給比較TOP的人才能學習的?
我真的沒有冒犯意味
只是覺得看完您的文章
4466,5533
看得我好像想懂一些東西
變得更多東西不懂
世界本是如此
可是您的初衷應是廣為傳達普羅大眾的話
這樣像我這樣的人
就好像有聽沒有懂
每個字都認識
湊起來就不懂
謝謝唷!!!!
一口飯,壓垮一堆人,只能說真的很無奈
最近才知道原來券商和銀行也有販售公債,定存終於有了新選擇,真是高興
或許只有買下一間金融機構才有可能解決,遙遙無期阿!
感謝分享,我相信只要綠角大繼續的推廣指數化投資,一定會有越來越多支持的聲音跳出來的,接下來,就等著給金融業一擊當頭棒喝吧。
給有錢有用小美女,其實我當初也是連基金是什麼都不知道的人,不過從開始接觸到現在快兩年了,雖然說還不是特別了解,但人總是慢慢進步的,只要你一開始選擇的資訊是對的,只要你不嫌棄,我相信綠角部落格的文章會讓你受益匪淺,一起加油吧。
擲地有聲!
希望有一天台灣也能有像綠角這種有佛心的金融業者 引進真正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
券商沒問過, 銀行販售公債會依照買的金額按級距收取保管費, 買的量越少收的越多, 這點要去每家銀行查詢比較, 另外無論新舊公債, 價格也不是一般散戶能夠決定.
謝謝隨風的祝福
還有帶來的笑料
小美女
假如你想看一下Top的人才能學習的東西
你可以翻一下Journal of Finance
看能否把其中一篇文章
從頭到尾看完 還看得懂
我的部落格其實很簡單
都是普羅大眾的財經文章
謝謝caral的分享
謝謝大可的解說
謝謝匿名先生的支持
等待的確是一個方法
但是會受制於人
先去美國券商開戶投資
問題就有解了
也謝謝最後一位匿名先生的分享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