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Performance of Low P/E Stocks)

什麼是價值投資?

常見的說法是,購買市價低於其真正價值的證券,也就是挑便宜的買。怎麼知道一家公司的股價是貴還是便宜呢?一般來說,可以看三個比率。

它們分別是本益比(Price-Earnings ratio, P/E)、股價淨值比(Price-Book ration, P/B)和股利收益率(Dividend yield)。

譬如A公司每股有2塊盈餘,市價每股30,那麼它的本益比便是15。假如B公司也是每股賺2塊盈餘,市價每股60,那麼它的本益比30,比A公司貴。

譬如甲公司名下資產有1億的價值,它的股票總市值2億,那麼它的股價淨值比便是2。假如乙公司也一樣有1億的資產,但股票總市值10億,那麼它的股價淨值比是10,比甲公司貴。

譬如Alpha公司每股配發1塊股利,每股10元,那麼它的股利收益率是10%。Beta公司一樣每股配1塊股利,但每股20元,那麼它的股利收益率是5%,比Alpha公司貴。

當一家公司股價便宜時,我們會看到較低的本益比、較低的股價淨值比和較高的股利收益率。

問題來了。那麼,市場上這些低本益比、低股價淨值比和高股利收益率的股票,表現如何呢?

已有許多學者,針對這些問題進行研究。

我們可以先看第一個,低本益比股票的表現。

耶魯大學教授,Roger Ibbotson在Decile Portfolios of the New York Stock Exchange,1967-1984一文中將紐約證交所的股票,依其本益比,由高而低,分成十等份。每年的12月31號,這十等份重新排列一次,觀察這18年來,各等份股票的表現。

結果如下表。

可以明顯看到,低本益比的股票,有較高的報酬率。

研究時間更長的報告,則有Lakonishok、Vishny和Schleifer等人所合著的Contrarian Investment, Extrapolation and Risk。這篇文章研究了1968到1990在New York Stock Exchange和American Stock Exchange的股票。一樣是以本益比分成最高到最低的十組,每年四月重組一次。不過每年新組成的分組,都持有五年的時間,看其表現如何。

結果如下表。

我們看到一樣的情形,低本益比帶來高收益。

這個狀況是否只在美國適用呢?

John Chisholm在Quantitative Application for Research Analysis一文中,針對英國、法國、德國和日本的股票進行研究。研究期間為1974年底到1989年底,共15年。方法是將這些國家中的股票,以本益比從高而低,分成五組,然後看持有一年後的表現。分組每一年重組一次。結果如下表:

在這些主要工業國家股市,低本益比股票一樣有較高的報酬。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續1(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Performance of Low P/B Stocks)

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續2(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Performance of High Dividend Yield Stocks)

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續3(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Are Good Companies Good Investments?)

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續4(The Value of Value Investing---Go against the Crowd)

常見的投資謬思—爛股票沒人要(Who the Hell are Holding the Dogs of the Stock Markets)

葛拉漢的真知灼見

The Little Book of Value Investing讀後感

股票與果樹

MSCI EAFE Value Index Fund概述

坦伯頓投資法則讀後感(Investing the Templeton Way)

11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我覺得這個報告必需要被詳細的檢視。
理由有些公司有可能破產了(包括高/低本益比),或被收購而下市、下櫃。
統計有包括這些公司嗎?

匿名 提到...

請問綠角先生
兩份研究裡頭是否有生存者偏差呢?

綠角 提到...

兩位的問題很有水準
這個問題 也不是兩三句話就解釋得完
譬如Lakonishok的
Contrarian Investment這篇文章
在開頭的前幾段中 就有提到這個問題
和他們如何處理
文章在1994 Journal of Finance Dec
有興趣可以好好看一下
畢竟也是篇被廣泛引用的文章
其它篇也都不錯
想深入瞭解 都可以去找出來看

匿名 提到...

請板主或板友點出我的迷思:
先前讀過”指數型基金的邊界”一文,知道價值型etf會比全市場etf帶來更高的週轉率,必需要克服週轉率成本後還有剩才能打敗全市場etf的績效. 但現在看完這個系列文”價值投資的價值所在”,發現價值型股票的績效還滿突出的(這個差異應可cover週轉率成本).那為何像綠角或伯恩斯坦也沒有都只買價值型etf,反而幾乎都配置在全市場etf呢? 謝謝

綠角 提到...

價值型是可能有較高的報酬
不是一定有較高的報酬
它也可能落後全市場指數

比較好的利用方式
是做一點value tilt
不是全部都用價值型ETF
全部都用價值型ETF的話
那叫bet
不是tilt

匿名 提到...

謝謝綠角回答.但我好奇的是: 若相較於全市場,價值型有較高報酬的機率>50%,何不value bet呢?

綠角 提到...

因為我不喜歡bet

Cheng Chu Huang 提到...

綠角大 您好!

今年二月上您的ETF先進概念課程有介紹到低波動ETF,後來發現都偏向價值股,請問這跟大型價值股如VTV有甚麼差嗎?這些大型價值股換個角度想應該也是波動較低,能否請您說明這兩著差異,謝謝。
小哲!

綠角 提到...

價值類股有它的定義和選股條件
您可以參考這篇文章
摩根史丹利指數成長與價值類股分類準則概述

低波動指數最簡單的版本
就是完全用標準差決定那些股票波動小

它可能會有跟價值類股重疊的地方
但選股的邏輯有不小差異

James Chen 提到...

綠角大 您好:
看完您一系列的價值股文章,
想請問要在投資組合進行value tilt,
通常是在市值加權ETF+價值股ETF,像是VTI+VBR,
還是會把市場切割,像是小型價值+大型價值+大型成長 (如許多經典投資書籍所舉範例)呢?
後者看似有利於再平衡,但相對麻煩!

綠角 提到...

前者就可以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