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大台灣50ETF,0050,大幅調降經理費(Lower Management Fee for 0050)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瞭解如何應用資產配置原則,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全盤掌握債券知識,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與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元大投信於2025一月23日於官方網站公告,金管會已經同意0050修正過後的公開說明書。如下圖:

其中最重要的改變,就是經理費與保管費的調降。

原本0050的經理費是0.32%。

修改之後的經理費變成:
一千億的資產,經理費0.15%
一千億到五千億的部分,收0.10%
五千億到一兆的部分,收0.08%
超過一兆的部分,收0.05%

以目前0050規模4469億計算。其中1000億的經理費是0.15%。其餘3469億的經理費是0.1%。整體資產的經理費是(1000*0.15%+3469*0.1%)/4469,等於0.11%。比目前0.32%的經理費下降0.21%。

這個費用可以這樣看。譬如你有一百萬投資在0050上面。其中22萬的經理費是0.15%。其它78萬的經理費是0.10%。
(1000/4469=22%,3469/4469=78%)

第二個調降的是交給資產保管銀行的保管費。原本是0.035%。

調整後變成:
資產一兆以下的部分,收0.03%的保管費。
日後假如0050規模超過一兆台幣,超過的部分,收取0.025%的保管費。

所以保管費從0.035%降到0.03%,下降0.005%。

經理費下降0.21%,保管費下降0.005%,總共下降0.215%。

但需要注意的是,經理費與保管費只是內扣總開銷的一部分

下表是0050與其主要競爭對手富邦台灣采吉50ETF (006208)近五年的內扣總開銷。

年度

2019

2020

2021

2022

2023

006208

0.34%

0.36%

0.35%

0.24%

0.25%

0050

0.43%

0.43%

0.46%

0.43%

0.43%


近五年,0050內扣費用多是千分之四點多,006208到近兩年已經降到千分之二點多。

所以假如其它開支維持不變,這次費用調降之後,0050的內扣費用將變成與006208相近。

這件事情有幾個值得觀察的地方。

首先,這是台灣本地基金業者的ETF在規模擴大之後首度明顯調降經理費與保管費。這是相當正面的發展。代表資產管理業者願意以降低費用的方式,與投資人分享經濟規模的好處。

這真是等了好久,或者說太久了。

我在2008一月,第一次寫文章分析0050,那篇文章是寶來台灣50基金概述

當時0050規模271.8億台幣,經理費就是0.32%。ETF規模成長十幾倍來到四千多億台幣,終於調降費用了。

第二個重點就是,經理費從0.32%降到0.11%,調降幅度明顯高於保管費。保管費是從0.035%降到0.03%。

經理費是資產管理業者自行決定。保管費則需要資產管理業者跟資產保管銀行協商。0050的資產保管銀行是中國信託商業銀行。

按照目前的收費方式,0050資產超過一兆的部分,經理費是0.05%,保管費是0.025%。保管費就會是經理費的一半。這是很高的占比。日後台灣的ETF假如要達到像美國ETF那種超低內扣總開銷,勢必要資產管理銀行配合提供更低的收費。

第三個值得觀察的地方,就是修正過後的收費,元大提出了一兆台幣以上的級距。針對超過一兆的資產,經理費會降到只有0.05%。

這等於是提出一個誘因。業者等同在告訴投資人:”假如你願意繼續投入0050,日後規模擴大,會有更低費用的好處”。

第四個重點,就是0050直接的競爭對手,富邦台灣采吉50ETF (006208)會如何應對。

最直接的方法就是跟著做,也調降經理費等內扣費用。

但假如富邦投信不調降,那006208的內扣總開銷就是跟0050近似。那麼0050跟006208就要在指數追蹤效能方面一較高下。看誰能做出較為貼近指數的成果。

總結來說,台灣規模最大的ETF,0050,調降經理費與保管費,是一個值得稱許的正面發展。

希望一個正常與健康的競爭環境,可以為投資人帶來更低的費用成本與更好的指數追蹤成果。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5五月17、18日台北班開課公告

由於2025三月台北資產配置已經額滿,且造成許多想參加的朋友排入候補。

綠角決定在2025年五月17、18日,於台北開立"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南部的朋友可參考2025二月22、23日高雄資產配置(即將額滿)。

中部的朋友可參考2025三月15、16日台中資產配置(剩1/3名額)。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十一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十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十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4八月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長期執行資產配置的實際成效,可見:

定期投入ETF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實際成果(Asset Allocation with Periodic Investments,2024更新)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個容易執行,低時間與低金錢成本的投資方式。而且可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做出調整。

不需要再一直留意或擔心經濟前景與金融市場的狀態。單純的配置,大多就可勝過專業經理人(或投資人自己)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

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自己多年來的實際經驗。

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還有附帶一個Excel試算表,可順利的完成定期投入與再平衡時,每個標的要買賣幾股的計算。

目標在於讓參加過的朋友,不僅能對資產配置以及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而且也懂得實際執行的方法。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開課日期:

台北:2025年五月17、18號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閱讀全文

投資美國股市,該用VTI還IVV(VTI is Better Than S&P 500 ETF)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上週發表的美國三大標普500ETF,SPY、VOO、IVV,何者較優針對美國三大標普500ETF的特性進行深入的說明,但讀者朋友會發現,在指數化投資人之間,談到投資美國股市,比較常提到的是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像Vanguard Total Stock Market ETF(VTI),較少人提到VOO或是IVV。為何會這樣呢?

這可以從幾個面向來分析。

首先是內扣費用方面,VTI、VOO跟IVV,每年內扣總開銷都是0.03%。也就是說,投資人並不會因為選用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多納入上千支證券,就造成內扣費用成本提高。

再來是投資成果。我們來比較Vanguard的VTI跟iShares的IVV。

在最近十年,也就是2015年初到2024年底,IVV累積總報酬241.4%,勝過VTI的224.7%。

這個現象也造成不少投資朋友認為,選擇標普500ETF會是比全市場工具,像VTI,更好的選擇。

但假如看更早的十年,2005年初到2014年底,VTI累積總報酬118.2%,勝過標普500ETF,IVV的108.5%。

也就是說,近十年,美國大型股表現勝過中小型類股。造成以大型股為主的IVV勝過有包括中小型類股的VTI。

但沒有投資定律保證大型股一定會持續勝出。像在2005到2014,大型股反而就落後中小型類股,造成VTI表現比較好。

指數化投資的目的是要取得全市場報酬,所以假如市場上有成本低廉同時運作良好的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像VTI,指數化投資人會優先使用。

而不是說因為近幾年大型股表現比較好,就認為大型股ETF是比較好的投資工具。

假如是出於這樣的理由去投資標普500 ETF,那買了之後,大型股開始落後呢?這樣能否持續投資下去呢呢?

全市場投資,不論未來是大型股、中型股還是小型股表現好,都不會錯過。

使用大型股指數化投資工具進行指數化投資的合理理由有兩個。

首先就是那個市場沒有很好的全市場標的。像台灣股市就是。所以我們會使用追蹤台灣50指數這個大型股指數的0062080050對台股進行指數化投資。

第二則是投資選項受限。譬如你透過一個你服務的公司與業者合作的退休金投資帳戶進行投資。該投資平台選出來的投資標的沒有全市場工具,只有IVV、VOO這些標普500標的。那就只好用這些大型股標的。

這兩種情形都是因為環境上的限制才會使用標普500ETF對美國股市進行指數化投資。

而非看到近幾年大型股表現好,所以自行選擇標普500ETF。

運作良好,成本低廉的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能幫投資人完整的取得該市場的成果。

聲明:
作者與BlackRock, Vanguard皆無任何利益往來。此篇文章,是作者自行查看相關資料後整理而成,作者不保證資料之正確性。

此篇文章亦不應被視為基金或ETF之招攬。任何人觀看本文之後,而有投資該基金或ETF之行為,應自行對所有後果負責。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