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股投資人,你知道自己已經交了上兆的稅金與投資成本嗎?(Trillion Dollars of Taxes and Fund Expenses)
這篇文章,我們從三個面向,討論台股投資人交出的稅與投資成本。
稅,指的是證券交易稅。稅率是0.3%。賣出時收取。
證交稅收取得總金額,在財政部統計可以取得詳細的資料。下表是過去九年,每一年的證交稅總額。(單位是億台幣)
| 證交稅 | 證券交易手續費 |
95年 | 900 | 342 |
96年 | 1,289 | 489.82 |
97年 | 906 | 344.28 |
98年 | 1,060 | 402.8 |
99年 | 1,046 | 397.48 |
100年 | 940 | 357.2 |
101年 | 719 | 273.22 |
102年 | 714 | 271.32 |
103年 | 883 | 335.54 |
總計 | 8457 | 3214 |
這個表格的右欄,是由證交稅推估的證券交易手續費。
證交稅是在賣出時收取,每1000元的成交金額,收3塊。
有人賣出價值1000塊的證券,就有人買進價值1000塊的證券。買方與賣方,都會被券商收取手續費。
手續費的費率是0.1425%。一般有打折。有的券商打五折、六折。有的打到三折。我們折中,算四折好了,那麼費率就是0.057%。
買方,成交金額1000元,會被收0.57元的手續費。賣方,成交金額1000,也會被收0.57元。總計是1.14元。
也就是說,在這個假設下,政府每收3塊的證交稅,券商就可以收到1.14元的手續費。以這個模式,就可以推估出上表右欄,台股投資人付出的手續費總額。
(這是低估。因為有些可以慷他人之慨的台股基金,買賣台股,手續費都沒在打折的。)
投資成本除了上述的交易手續費,我們看台股基金的內扣成本。
| 台股基金規模 | 推估經理費支出 |
95年 | 239,498,077,579 | 3,592,471,164 |
96年 | 437,214,598,578 | 6,558,218,979 |
97年 | 238,725,513,599 | 3,580,882,704 |
98年 | 384,734,356,106 | 5,771,015,342 |
99年 | 332,037,868,674 | 4,980,568,030 |
100年 | 267,140,269,400 | 4,007,104,041 |
101年 | 280,248,976,148 | 4,203,734,642 |
102年 | 255,305,245,375 | 3,829,578,681 |
103年 | 238,460,758,828 | 3,576,911,382 |
總計 | | 40,100,484,964 |
上表列出的台股基金規模,是從投信投顧公會網站上,查詢”境內基金統計資料”中的”股票型基金”、”國內投資”,在該年12月的規模。單位是新台幣元。
右欄則是將台股基金總規模,乘以1.5%,推算出的年度經理費支出。
(1.5%是常見的經理費收費。不過這是低估。因為基金的總開銷往往高於這個數字。2%以上頗為常見。這也沒算進基金投資人買進基金的手續費支出。)。
總結來說,台股投資人在近九年,在證券交易稅、交易手續費與台股基金內扣費用的總支出如下表:
| 證券交易稅 | 交易手續費 | 基金內扣費用 |
億(台幣) | 8457 | 3214 | 401 |
證交稅8000億支出,手續費3000億支出,基金400億支出。總合1兆2000億台幣。
這是多少錢?
根據財政部資料,政府在102年全年總稅收是1兆8000億台幣。
台股投資人在這九年間的花費,幾乎是全國全年稅收等級的支出。
這些錢是誰付的?
證交稅,賣股票的人付的。
交易手續費,買賣股票的人付的。
基金高額內扣費用,持有台股基金的投資人付的。
愈是頻繁的買賣股票,愈是不在意那1.5%的經理費的投資人,對這一兆兩千億,貢獻就愈大。
在這個上兆的數字面前,任何說投資成本沒什麼的說法,不攻自破。
台股不是一個總市值百兆或是千兆台幣的市場,這九年,台股總市值的平均值是21兆台幣(以每年年底的總市值平均計算。資料來源是台灣證券交易所)。
21兆的市值,付出1兆2000億的成本,那是相當可觀的一部份。
說實在的,投資人的資產成長,你以為金融業者真的在意嗎?
他們在意的是自己的營收。
他們決不會像這篇文章累計算出上千億上兆的投資成本給你看。
他們會繼續跟你說:”就是小鼻子小眼睛的人,才會在意那0.1425%的手續費,或是1.5%的經理費。”
“投資有賺,就是幾十趴。怕什麼。”
“來啦! 買下去~”
(政府與業者,再次感謝您的付出~~)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台股歷年報酬率的真相(The Impact of Trading Costs and Taxes on Taiwan Stock Market Returns)
台灣投信基金2018全年費用整理2---300億的損失與業障
換基金為自己加薪
手續費與佣金只是總成本之一(Fees and Commissions Are Only Part of Total Costs)
Labels: 投資概念
8 comments:
對啊,1.5%經理費算什麼,我查了下台股基金(AA1 國內投資股票型-不含指數型)151支裡,2014年光是看手續費+交易稅費用,超過1.5%的就有27支,最高的2.20%其周轉率買進423.57%,賣出403.2%,而有一些跨國投資基金周轉率還更高,真是有夠努力在交易。
整體分佈狀況,最低是0.19% (周轉率34.32%/18.61%),排名在25%的是0.61%,50%的是0.97%,75%的是1.29%,總平均是0.99%
自食惡果,剛剛好而已,東西這麼讚這麼好,請問理專自己為何都不買呢?
期待接下來自己買自家的破爛基金吧...
015-01-21 15:58
〔本報訊〕富邦金控(2881)去年業績大幅成長,獲利居金控之冠,但今日卻傳出,旗下的富邦人壽威脅員工買自家的長照險保單,否則年終獎金將打折扣。
富邦金去年業績亮眼,但來自富邦人壽的獲利就佔了一半以上,今日傳出要脅員工買保險,也讓集團形象大打折扣。圖為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富邦金去年業績亮眼,但來自富邦人壽的獲利就佔了一半以上,今日傳出要脅員工買保險,也讓集團形象大打折扣。圖為富邦金控董事長蔡明忠。(資料照,記者王敏為攝)
最新一期《壹週刊》報導,富邦人壽傳出有主管發給內勤部門約600多名員工一封E-mail,以年終獎金要脅員工購買一年2萬塊的長照險,並表示是富邦人壽董事長鄭本源的指示:「鄭董口諭,1/25(結績)前未投保員工長看險者,年終獎金鐵定打折,而且將比年繳保費多,請各自看著辦。」許多員工收信後非常生氣。
http://news.ltn.com.tw/news/business/breakingnews/1211602
台股平均市值從2002年的9.9兆成長到2014年的25.8兆,成長幅度160%,年成交量從2002年的21.8兆到2014年21.8兆,完全沒成長...
年成交量/市值,從2002年的220%下降到2014年的85%
從這些數字可以得出幾個結論
1.股市的報酬跟成交量毫無關係,市場本身就會成長,跟成交量大小一點都沒關係,某些市場人士批評指數化投資規模擴大後讓市場成交量下降會讓股市不再成長,根本是無稽之談...
實際上台股的周轉率從2002年到2014年下降超過6成,股市依然是上漲.
2.不要小看市場的智商,即使是台灣這麼落後的市場,產官學界極力推廣一些似是而非的觀念,例如擴大成交量,吸引大戶投資這些政策,實際上,市場運作本身就會尋求利益最大的原則,也就是降低週轉率...
就算台灣金融業媒體政府官員整天把擴大成交量當成是政策跟政績強力推銷,很可惜市場並不是白癡,台股的周轉率10年間就是不斷往利益最大化的方向前進,利益才是驅動市場最重要的力量.
3.台灣的券商,根本沒有生存價值.
我殺價是因為我節省,不代表我沒錢!〈美味不設限〉,綠角棒棒!
謝謝Rib的分享
高費用基金
所在多有
它們還能存在
就是有投資人對成本仍然無知無感的明證
謝謝Learnman與匿名先生的分享
政府和業者對於成交量的關心根本就不是為了投資人啊。
交易量下降造成政府稅受減少、券商收入減少,交易不熱絡等著有人賭贏心情好擴大消費的相關行業收入也減少,如果企業跟著降低在台上市意願,之後就更沒錢圖。
雖然自己是長期投資者,不過別人成交量大一點還是有助於股市流動性,也是有降低交易成本的好處,反正投資投機各取所需。只是共同基金拿著投資人的錢在那裡瘋狂進出,難道是讓新手學經驗嗎?光賺昂貴的經理費不夠,還要透過關係人交易大賺交易費,就實在說不過去。
沒錯~
共同基金持股交易頻率過高
實在有違這種長期投資工具的本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