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5---財富才是你的主人
作者接下來展示了幾個國家的National Capital/National income比率的演進過程。
(這個比率可代表資本對一個國家的重要性。讀者朋友可以參考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3---資本主義第一定律)
在英國、法國與美國,Capital/Income比值,從19世紀以來,都呈現了先高,中低,最後再爬升的U形發展。
在19世紀,這些國家的Capital/Income ratio都高達700%。中間的下降時段是在1910到1950年間。1950,Capital/Income ratio降到250%。50年代之後,再度慢慢爬升,目前Capital/Income ratio跟19世紀的水準約略相同。
為何在中間這段時期,資本比率大幅下降?
期間的兩次世界大戰,與夾在大戰中間的大蕭條是個明顯的原因。戰爭的破壞與經濟衰退,削減了資本的份量。
但它們不是主要的原因。這段期間的低儲蓄率、去殖民化與低資產價格,都有相當的影響。
在六零與七零年代,很多人(包括經濟學家),認為資本主義的發展並未造成資本無止盡的擴大,看來人類已經掌握了資本主義的猛獸。其實是忽略了中間這段,兩次大戰對全球資本的削減作用。
在這個比率變化的過程中,跟隨著資本本質的改變。
在十八,十九世紀,財富最主要的形態,就是土地與公債。
作者舉了珍•奧斯汀與巴爾扎克的小說為例,當時小說中描述的富翁富婆,就是持有一堆土地跟債券,收租就可以過好日子的人。
隨著經濟發展,土地在整體資本中所占的比重大幅滑落。取而代之的是房屋與其它金融資產。
另外,資本由國家資本與私人資本兩者共同組成。以英、法兩國為例,這些國家的政府資產與負債,是很接近的數字。換句話說,國家資本近於零。在圖表中看到的資本,幾乎全都是私人財富。
英法兩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前累積的外國資本達到高峰。當時英國約持有相當於兩年National Income總值的外國資產。法國則持有約一年National income總值的外國資產。
這些外國資產讓英法兩國在一次世界大戰前的30年,得以支應長期的貿易逆差。
當時逆差幅度約是每年1到2%的National income。而外國資產假如可以產生5%報酬的話。英國的外國資產,每年就可以產生約當10% National income的報酬(2*5%=10%)。法國的外國資產則可以產生約5% National income的報酬。光是用這些外國資產產生的報酬,就足以支應逆差。
這裡作者寫了一句很有意思的話,累積外國資產的目的,就是為了能支應貿易逆差。
“There would be no interest in running trade surplus forever.”
永遠保持貿易順差是沒有利益的。
疑,永遠保持貿易順差不就是台灣的經濟大方針嗎?
長久下來,大家都被教育成,有順差,就是有賺錢。逆差,那是揮霍的美國人才會做的事。
一直保持貿易順差,代表台灣一直賺外國(譬如美國)的錢。我們到底累積了什麼?
我們不是累積美鈔,我們是累積美國的資產。(註)
我們太熱衷於累積資產,卻似乎不太想享受資產所帶來的消費力。這種行為模式不僅見於全國等級,它其實反應出大多數國民的行為模式。
很多人似乎相當熱衷於不斷的工作、儲蓄、累積資產,在消費方面則非常節約。
這是個人的選擇。
可是這真的是個人有意識,評估過後所做出的自由選擇?還是為了符合社會期待,半強迫下的選擇呢?
我們太常用一個人累積了多少財富來評量他的成就,而不是看他的人生到底也沒有過得快樂,精采。
我們似乎都太熱衷於累積財富,把財富當成目標,當成指引,卻忘記財富應是人生的工具,一個讓你活得更愜意,更輕鬆的助力。
書中說到,累積資產的好處就在於你可以不必工作,卻還能持續的消費。
我們為財富而勞碌,卻不太敢請財富為我們工作。
我們自稱是財富的主人,其實財富才是我們的主人。
本書中文版是:二十一世紀資本論
Readmoo電子書連結
註:
常見的一個國際貿易論點,提到美國是以美鈔支付外國的貨品與服務。而印美鈔不用錢,所以我們都在替美國做白工。美元霸業,造就美國人可以”免費”買外國產品。
這種說法很常見,但是錯誤的論點。
假如各國的製造商,出口商拿到美元後,就在後院挖個地洞,把美鈔埋起來,收藏起來,那美國就真的是以美鈔這張紙在支付。
不是。沒有人會這樣做。
拿到美鈔後,你會買美元資產。
保守者做定存,買美國公債,積極者買美國股票,或是買美國房地產。
(投資美國公債這點,又會被這些錯誤論點的人拿出來說,生產東西給美國,還要支撐它的債務。問題是,你可以不要買公債啊。美國也有股票市場,還有房地產。是買的人因為想要安全,自己選擇要買債的。美國沒逼你非買公債不可。)
美國不是以美元支應外國貨品。它是用美元資產支付。
太多人沒看到這點。以為美國用美元付款,就真的是用這一張薄薄的紙在換你的產品與服務。
假如美元不能買到有價值的東西,沒有人會接受美元。
美元之所以可以被接受來支付你生產的貨品與服務,那正是因為它可以買得到東西。
一個貿易順差的國家,會逐漸累積外國資產,不是累積外國鈔票。鈔票這張紙本身不值錢,鈔票可以買到東西,所以才值錢。
相關討論也可見Globalization讀後感4—對貿易順差與逆差的常見錯誤看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讀後感2---預期最快樂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1---收入不均將如何發展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2---收入必需來自生產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3---資本主義第一定律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4---低成長率才是常態
Capital in the Twenty-First Century讀後感6---資本主義第二定律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