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Little Book of Safe Money讀後感續---本該如此或意料之外
談完現金後,作者爬上風險資產階梯上更高的一級,債券。債券投資這章,一開始就談到重點中的重點,”Don’t reach for yield”。債券投資,絕不是配息高、殖利率高,就是比較值得投入的債券。絕非如此。很多投資人買進高收益債的理由可能都有這個問題。
還有,投資界現在有很多人以為,自金融海嘯以來,各國政府採行貨幣寬鬆政策,必會引起通貨膨脹。於是便導出,一般債券在這種狀況下不值得投資的結論。他們似乎忘掉了,自房地產泡沫以來,採行寬鬆貨幣政策的日本,卻是陷入通縮的例子。而在通縮之際,傳統債券表現會比抗通膨債券要好。而所謂抗通膨投資工具,譬如原物料或房地產等,在通縮的環境下,恐怕也難有表現。
在投資界,許多看起來太直覺、太簡單的解釋,其實只是膚淺的說法。
投資靠的不是”未來一定會怎樣”的猜測,而是為各種可能做好準備的開放心胸。投資的正確心態,不是自以為能預測未來的自大,而是面對不可測的未來的謙虛。
接下來講股市投資,這一章的標題叫做”Stock for the Wrong Run”,明顯是針對Jeremy Siegel的大作Stocks for the Long Run。
重點在於,股票絕不是放長期就保證賺。這世上,絕不是你長期投資股票型基金,就會有年化9%報酬(聽說很多人用這點在推銷金融產品??!!)。
殘酷的事實是,不論是長期持有還是短線進出,股票市場帶給投資人的報酬是正還是負,只有當錢完全撤出市場,不再進入股市,拿去花用的那一刻,才能真正知曉。
後面的章節講一些比較瑣碎的主題,譬如日常生活中如何省錢、如何替子女存教育基金、為什麼倍數與槓桿ETF非常危險、避險基金的真相、原物料投資的誘惑,投資高成長國家的想法。這其實都很重要。特別是後面兩項,以為原物料投資與高成長的新興國家就是投資正解的投資人,真應該看看。
避險基金一章,就讓我想起投資人對於這四個字的過度幻想。有人以為,這是真正投資高手所在的殿堂。能投資避險基金,就等於是將資金交給高手中的高手,賺錢的機會遠大於賠錢的機會。很抱歉,這全是錯誤認知。
呈現在投資人面前的避險基金,是一個偏頗的世界。避險基金除了與一般基金一樣,都有Survivorship bias外,它還多了一個 Backfill bias。這兩個Bias造成的結果,簡單說,就是”報喜不報憂”。
不明就裡的投資人以為避險基金很行,其實避險基金一點都不行。基本上,假如有人用那種稱羨、仰慕與頌揚的口吻在談避險基金,他很可能是以下兩種人之一:根本不懂避險基金的一般投資人,或是避險基金業者與行銷單位。
想對避險基金有比較全面的瞭解,我推薦Roger Ibbotson所寫的The A, B, Cs of Hedge Funds 一文。
總結來說,這本The Little Book of Safe Money具有自身的特點,讓它有別於其它理財書籍。整本書可說是No-nonsense的風格,看完後覺得頗有收穫。
本書中文版是《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Readmoo電子書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Little Book of Safe Money讀後感---從安全做起
《當代財經大師的守錢致富課》(The Little Book of Safe Money) 綠角推薦序—自以為安全不等於真正的安全
同門對決---The Great Debate between Jeremy Siegel and Zvi Bodie讀後感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讀後感
我對Ultra ProShares的看法(2X Volatility Does Not Mean 2X Return)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4 comments:
請問:這本書的英文難不難?想要買一本來看看
我覺得作者用字還蠻簡單的
你可以嘗試看看
光是債卷就可以讓人研究一生了,如果配置在不同資產,代表其實是在投資你不了解的東西,風險跟利潤無法掌握,人的精力無法理解所有資產,更別說是其隱藏的風險了,以至於書面上所講的資產配置在實務上都沒有用,因為他的假設是,"一個人懂得全部",現實是沒有這種人.....請教版主,你對我這論點有何見解ㄋ ...
綠角格主在資產配置上面有寫過相關的文章,我建議上面的這位網友先去讀讀看,綠角寫的資產配置主要包含股票和債券,股票部分是買基金或ETF,債卷則有分一般債卷及抗通膨債卷。
我想資產配置的意思並不是叫你每種金融商品都買一點。而是購買相關性低的金融商品。並分散到不同市場。
而如果上面的網友願意去細讀綠角的其他作品(個人認為很值得),會發現綠角對於自己投資的商品都了解的很清楚。了解隱含在基金內的成本,以及美國稅率的問題,海外開戶的方法,基金公司的結構等等。
保守的說,我認為想了解自己投資的商品是有可能的。
風險可以利用分散來降低,感謝先前的財金學者花了許多時間為我們研究出這個結果。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