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
凱因斯這篇文章是在1930年寫的,經濟大蕭條之時。
經濟衰退之時,悲觀言論充斥。譬如經濟成長將無以為繼、生活水準停止進步、看不到未來等等。現在你會聽到這些言論,在1930年時,更是如此。凱因斯在文中第二段就直接指出,這段經濟衰退是過速發展的生長痛,而不是舊時代的風濕病。作者樂觀的認為,人類科技將繼續進步,經濟將持續增長。
但他不試圖預測短期的未來,他想問一個問題,對於當時的人來說,他期望他們的孫子,距當時100年後,人類經濟將是怎樣的狀態?
文中指出,近200年的經濟發展,是人類史上非常獨特的一段時間。因為從西元前2000年到西元後1700年間,人類的生活水準基本上是沒有進步的。
沒有進步與無法進步的原因,作者歸因於缺乏重大科技進展和資本無法累積。我覺得關於近代人類經濟進展的根本原因,寫得很好的一本書是William Bernstein的The Birth of Plenty 。這本書則列出了四個原因,除了凱因斯提到的資本和科技之外,作者再加了兩個因素,分別是私有財產的保護和交通與資訊傳播工具的發展。關於這些根本因素,書中有非常詳細且漂亮的解說。
作者認為,長期看來,人類正在解決自身的經濟問題。他推估,距當時100年之後,人類的生活水準會是1930年的八倍,很可能經濟問題將獲得解決。
也就是說,人類只需要投入較少的勞動,就可以產出一樣多或甚至更多的產品與服務。凱因斯甚至想說,有可能一個工作天只需工作三小時,一週工作五天就可以了。
但我覺得這篇文章最精彩的地方,不是這些關於未來經濟的推論,而是假如人類可以如此悠閒的話,會有什麼問題。
悠閒會有問題?這實在難以想像。沒錯。假如你是個鎮日忙錄,為工作、為家人轉個不停的人,你會期望悠閒、盼望悠閒。
為生活打拼,解決經濟問題,是自人類存在以來,就深植在每一個個體心中的生活重心與目標。假如經濟問題只要些許付出就能輕鬆解決時,當我們可以放棄我們從沒懷疑過也視為理所當然的生活目標時,每一個人,每一個社會,是否都能找到新的目標?
作者用很害怕的心情看待這個可能,並舉出一些當時富有階級的精神問題,和當”錢不是問題”時,社會規範可能會有怎樣的變化。
最引人入勝的地方,在於作者指出我們太常知道如何打拼,而不知道如何享受。
“We have been trained too long to strive and not to enjoy.”,作者如此寫道。
文中舉了一個Sylvie and Bruno書中一小段教授與裁縫師的對話情節(這本書的作者也寫了愛麗絲夢遊仙境)。
裁縫師說,”教授先生,這是幾年下來帳單金額。”
教授,”那當然了,總共多少呢?”
裁縫師說,”一共是2000英鎊.”
教授手伸進口袋,摸了摸,”嗯,這樣好不好。我明年再給你,錢算兩倍,明年我還你4000英鎊好嗎?想想看到時候你會變得多有錢。”
裁縫師說,”聽起來蠻有道理的,那就這樣吧。”
裁縫師離開後,Sylvie問教授,”裁縫師會拿到他的4000鎊嗎?”
教授說,”Never。他會一直滿足於明年雙倍的給付直到他死去的那天。你知道嗎,為了100%的利潤而多等一年,永遠是值得的。”
裁縫師,這位100多年前的小說人物,就是一位典型的知道如何打拼,不知如何享受的人。
直到今天,裁縫師仍然到處可見。
許多青壯年人,或甚至老年人,鎮日想的,就是要如何把錢存下來。他們省吃儉用到虐待自己的程度,只為了想說,假如我把存下來的錢,投入年化報酬x%的市場,多少年後,就會有多大的財富。
這些人是為未來努力累積和打拼的人。為了未來的好日子,在今天節省一點資源,留給未來使用,是應該做的事,但不應為了未來,而過份犧牲當下。
很多投資人為了多省下一點錢投資,在每年20%被視為常態的年代(沒錯,就是前幾年),他們放棄一個120的雞腿便當,改吃一碗40的陽春麵,算計著假如一天省80,一個月30天就可以省2400,就快要可以再多買一支基金了。
然後,在血流成河的熊市中,看到自己省下來的一支支雞腿都蒸發到不知那裡去了,完全沒有變牛排的跡象。心中悔恨,懊惱不已。
有個形容詞叫”花錢找氣受”,或許這種行為可稱為”省錢找氣受”。
投資人期待的未來,不論是一天,一個月還是一年,不也是一樣的時間嗎?這些未來的日子,和今天、這個月、今年,有什麼不同?當投資人期望未來有好日子時,他為什麼不能將現在、將當下,就變成好一點的日子呢?未來的好日子比現在值錢嗎?現在的一天不是一天嗎?
當人過份犧牲當下,將希望寄託於未來的好日子時,他其實根本不確定未來會不會有好日子,他甚至根本不知道能不能活到未來。當下,是每個人最需要把握時刻。
但我也不覺得太過”即時行樂”,會是個好主意。看看那些拼命刷卡享受,預支下個月、下一年或甚至未來十年收入的卡奴。這些人完全不寄望於未來,他透支未來,來支撐自己當下的慾念。假如停不住的消費念頭,是一種變態,那麼無止盡的省吃儉用,是否也是一種病態呢?
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平衡。
請不要誤會,我贊同節儉,但我不認同為了寄望未來而過於節儉。節儉到給自己帶來過份的精神與生理壓力,卻還認為自己是在為未來打拼,這是何苦呢?
假如這些省下來的錢,是被市場下挫吃掉那還算情有可原。還有很多投資的錢,許多投資人虐待自己省下的錢,是被金融業者吃掉了。這是何必呢?
1930年的凱因斯想著100年後富足的人類知不知道如何享受,這個全人類長時間的歷史軌跡,就像是一個人生的過程。三四十歲,為了經濟問題努力的人,是否想過自己到了六七十歲富足之時,知不知道如何享受呢?
答案恐怕不太樂觀。假如一個人連在現在都不願善待自己,那麼為什麼到了未來,他就會知道如何享受呢?
人要知道善待自己,特別是現在的自己。
因為,為了某某%的利潤而多等一年,不是永遠都值得的。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原文
凱因斯Economic Possibilities for Our Grandchildren讀後感續
The 5 Mistakes Every Investor M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讀後感4---懂得享受財富成果
“Your Journey to Financial Freedom”讀後感3—控制支出的正確態度
為什麼收入增加未必能存到更多錢?你沒想到的三個高收入陷阱(Higher Income Doesn’t Necessarily Mean More Saving)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6---凱因斯的債券魔術
“21世紀的21堂課”讀後感2---封建階級再現
30-Minute Money Solution讀後感---遺產規劃
凱因斯的人生哲學(John Maynard Keynes’ Philosophy)
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續1
投資,不該是生活的重心(What You Should Focus On)
每月3000元的感嘆
Labels: 參考
12 comments:
好文
謝謝分享
現在看起來生產力不成問題, 問題在於分配.
即使生產的物品及服務的總量足夠, 沒有足夠收入的人還是無法使用, 所謂富裕國家中的窮人即是如此.
至於能不能達到每天工作三小時? 我懷疑這可能只是個平均數,其中有一堆人失業,一堆人領時薪打零工,有正職工作的人則是愈來愈忙.
第一次看到Keynes的essay,文筆通暢,又淺顯易懂,更奇怪的是,就好像是在2008年寫的,這些事件都不停的重複再發生。
結尾的那段話真是笑中帶刀,太厲害了。
謝謝讀者朋友們的回應
bill這個不平均的問題
正是續集要談的部份主題啊
這篇是寫得不錯
但有些有點古老的英文就是了
看到這篇文章,就好像現在有人說到的,美國人快樂花錢,其他國家則是努力存錢給美國人花。
謝謝綠角大又分享了一篇好文章,另外,是「情有可原」唷!
感謝朋友們的分享與指正
凱因斯不愧是經濟學之父。他的文章讓我想起投資大師柯斯托蘭尼說的螳螂與螞蟻的故事:
夏天螞蟻辛勤地搬食物過冬,螳螂卻只知道玩樂。螞蟻想:等到冬天過完,我看你怎麼辦哼哼。
誰知道,第二年夏天,螞蟻發現螳螂不但活著,還叼著雪茄開著凱迪拉克咧。
原來,懂得花錢也是一種美德,更是一種必要的福氣。
沒錯啊
消費正是享受投資成果的方法之一
適度享受當下,
並專注本業提昇自己而非投資
以我看過幾本國內的書來說
「周行一」教授很推行此概念
很多雜誌或是書也提到應該適度犒賞自己
投資是為了達到某理財目標
達到並犒賞自己
才會有前行的動力
我想到一個歷史故事
以前齊桓公(沒有記錯的話)愛花錢
丞相就說反正他國事認真(專注本業)
這樣就可以滿足他繼續上班的動力
也不會胡亂搞
這樣有何不好
平衡真的很重要,
應該也只能從結果來論吧
謝謝分享
讓人想到古希臘城邦在奴隸制的支持下,公民們可以有充份的時間去從事政治、藝術與哲學思考等活動
或許在未來,當科技進步到人類不需親自從事生產工作,也可以享有良好的物質生活時,人們也可以像古希臘公民那樣吧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