優點或缺點----基金的最低持股限制(Cash Stake of Funds)續

抱怨基金的持股限制,就好像在一個菜色多樣的吃到飽自助餐廳埋怨為什麼甜品櫃的食物都是甜的。基金本來就是要投入各個市場。你需要投入那個市場,你就去買基金。假如投資人覺得基金讓你暴露在過多的市場風險之中,可以少持有一些基金,多放些定存或任何你覺得恰當的工具之中。現在投資工具的多樣化,早已像一個吃到飽的自助餐廳。假如你不想吃甜點,那麼可以去熟食區來點鹹的。沒有人會管你。

但適圖預測市場走向,很難是一個聰明的選擇。因為這是辦不到的事。不僅散戶辦不到,專業的基金經理人也辦不到。假如你希望付出的經理費中,可以買到專業的擇時進出能力,你是在希求不可能。你也可以希望有人不用太空裝就可以漫步月球,你可以這麼希望,但不會讓這成為可能。專業經理人的擇時進出能力,在 BHB Study 中有詳細的分析。答案非常不樂觀。

在選擇基金時,投資人應選擇資產95%以上都投入對應市場的基金。因為買股票型基金就是為了投入股票市場,買債券型基金就是為了投入債券市場。投資人不會希望他走到甜品櫃,拿到一個不知道裡面是裝什麼的食物。基金就是用來投入對應市場的。假如你買了一支股票型基金,以為投入的資金都是在股市部位,結果其實基金有50%持股、50%的現金,那麼你面對幾個不利的狀態。

首先,假如你想要藉由市場風險來獲取資產增值的可能,你以為100塊都可以獲得股票的增值可能,其實你只有50塊是放在股市之中。

再來,你為這100塊付出1.5%的經理費,但其中只有50塊是在股票之中。也就是你也為另一半在現金部位的錢,付出1.5%的經理費。假如銀行定存要收每年1.5%的經理費,你要不要存?現金還要經理?沒錯,現金放在基金裡,就可以跟投資人收經理費了。假如你把那50塊現金部位的管理費用視為零,那麼你等於是為了50塊的股票部位,付出每年1.5塊的經理費,這是一個高達3%的費用支出。3%差不多可以把股票的風險溢酬消耗殆盡了。投入股市,但沒有風險溢酬是什麼意思?可能很多投資人還不知道句話的嚴重性。

假如你真認同該基金當時50/50的配置比,你何必要花大錢請別人幫你猜。你就用50塊買100%投入股市的基金,自己持有剩下的50塊就好了,一樣達成50/50的比例。

常有人說,基金持股不能低於多少,基金不能放空,好像這個不行那個也不行,限制重重、缺點很多一樣。但沒有人規定投資人基金持份不能低於多少,也沒人規定投資人只能做多不能做空。你不認同基金的方法,就不要買基金就好了。會這樣”批評”的人,大多是以為投資就是要積極的在現金和股票部位中轉換,或是認為就是要多空皆做才叫靈活的人。這些試圖猜測市場走向的人,都是試著不穿太空裝去月球漫步的人。很積極很努力的去從事根本不可能的事,不會讓它成為可能。

對於一個以資產配置策略面對多變市場的投資人,他需要的基金,是要幾乎100%完全投入該市場的基金。他要知道每一塊用來構築投資計畫的磚頭,都是非常的硬實。而不是有時候看起來像磚頭、有時候像水泥的建材。會在各種資產間變換的基金,就是一種百變建材。有時候比較像債券基金,有時候比較像股票基金的建材,使用它,你會不知道建出怎樣的房子。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優點或缺點----基金的最低持股限制(Cash Stake of Funds)

兩個核心問題

常見的投資謬思---靈活的多空操作(The Handicap of Long and Short)

金玉其外的避險基金報酬—談Backfill Bias

13 comments:

匿名 提到...

Hi, Greenhorn,
I found this article pointing out the flawed mechanism of index investing:
(http://mag.udn.com/mag/m_forum/storypage.jsp?f_MAIN_ID=58&f_SUB_ID=3564&f_ART_ID=176342).

I personally don't believe in timing the market and agreed with you on the advantages of index investing. However, I found it difficult to counter-argue this point this blogger referred to.

"目前主流的指數化投資是根據股票的市值來做調整投資組合,以台灣50(TW.0050)為例,他的投資組合就包括了台灣股市市值前50大的公司。這個組合會每季去做調整,只要原成分股市值掉出台股前50名,就會被剔除在投資組合之外,反之,要是有名單外的股票異軍突起進入前50大市值,就會被納入這個指數裡。這…這不就是傳說中的散戶大絕:「追高殺低」嗎? "

I wonder if you have some insight on this comment.

Thanks, as always, for the pleasant reading experience you offer with your blog.

綠角 提到...

最近有不少人拿這篇文章來問我
我就再回答一次吧

假如指數這樣叫追高殺低
那麼整個股票市場
公司的上下市
是不是追高殺低?

高市值的公司
不一定就是價格被高估的公司
低市值的公司
也不一定就是便宜的公司

trifire 提到...

大家好像都還是想買主動投資的基金啊 ...
那來綠角這裏讀文幹嘛 ???

被動式投資就是追求與市場一致的報酬率
不對市場的波動與產業的興衰作人為的判斷與選擇
這樣可能錯過 GOOGLE 從 10 美元到 200 美元那ㄧ段 ... 但可從不會錯過 200 美元到 1000 美元這一段啊 ....
不過也會參與 1000 到 300 美元的旅程就是了 :P

匿名 提到...

trifire大 誤會了...(請看看我英文留言部份)
就是在乎指數基金的同好才會來這裡提問題嘛.
思路不通時尋求版大與前輩解答被當成小白,好像不太對吧.

何必替主人趕客人呢?

雷浩斯 提到...

http://mag.udn.com/mag/m_forum/storypage.jsp?f_MAIN_ID=58&f_SUB_ID=3564&f_ART_ID=176342

關於這一篇,我只能說這篇的作者不太懂指數型投資,對邊界也不太了解,對長期持有的威力也不太懂。

伯格先生雖然說過2000年左右網路風潮,放入了當時的科技股,但是依然無損指數的威力。

另外一點,即使基金報酬不錯,基金的投資者報酬也不見的好。年複利12%的基金報酬率很多人都會玩成8%以下,如果扣掉手續費和通貨膨脹,那我真的不敢想下去......

投資界的謬論甚多,難怪許多自行研究的人,都不願意分享研究成果。
避免作無聊的論戰。

綠角分享了這樣多,大家應該要感謝才是。

綠角 提到...

感謝Trifire兄和hilihist的分享

我看過很多反指數化投資的論點
也看過"正反"兩方的說法
有的反對論點很強大很符合直覺
你要有一些財金基礎才會知道
它這麼說有什麼缺點

但像那篇文章中
什麼"追高殺低"的論述
真是從沒看過
因為 那根本站不住腳
稍微會想一下的作者
應該不會把這個"論點"拿出來寫

把他說的台灣50
換成全市場指數型基金就好了
那整個股市 是不是都在追高殺低?
你要避免這個問題
最好一張上市股票都不要買
都去買未上市股票
因為 這樣才叫買低啊!
So funny!

會寫出這種論點
可能為什麼要選大型股來代表市場
來做指數化投資
都搞不清楚

trifire 提到...

>我只能說這篇的作者不太懂指數型投資,對邊界也不太瞭解,對長期持有的威力也不太懂。

原作者 是 Kinopio
http://kinopio.pixnet.net/blog
以個人投資者來說
我認為他的其他文章相當有價值
他之前有揭露過他從事的是會計相關行業

所以我個人認為這樣的說法不成立 ...

朱古力男爵 提到...

如果他有一定的財經背景,然後又寫出這樣的文章,那麼可能性有下列兩種。

1.他的記性不太好,所以以前學的財金知識妄的差不多了。

2.或許他是抱著特定立場寫這篇文章的。

trifire 提到...

>2.或許他是抱著特定立場寫這篇文章的。

當然 ... 如我說的對產業的興衰作人為的判斷與選擇。被踢出0050的並表示不好,產業或是個股的投資人要有自己的判斷。

至於指數投資人,你管那麼多幹嘛??你的ETF可以追蹤指數追蹤的比較好,比較重要。

匿名 提到...

其實只要知道追高殺低的"高"和"低"是在講什麼高什麼低就沒有疑問

這很明顯的這是以文字來掩蓋錯誤的邏輯/類比

並不需要什麼財金知識,只要能有基本的邏輯思考能力就好

綠角 提到...

謝謝Noftej的補充
我正是這個意思
那種論點
是種根本的謬論

對指數化投資的意義
有點基本瞭解
就會知道他問題出在那了

匿名 提到...

to 綠角..

富邦摩台的經理費降價了,國內指數型基金的重大消息,幾乎沒啥人知道,這實在不太好...

難得有基金會降經理費,實在應該值得鼓勵.

富邦摩台的涵蓋範圍,比台灣50更大,.經理費也更便宜.更適合長期投資人持有

http://w3.fsit.com.tw/homelink/news/ann971216.pdf

綠角 提到...

謝謝匿名先生的分享
的確是一個重要消息

我會想再比較它和0050的總開銷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