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ocks for the Long Run讀後感


在已經不記得到底在財經相關文章、書籍和報導中看到幾次”Stocks for the Long Run”這本書名之後,我終於把這本書看過一次,果然是名不虛傳。

這本書的作者是Wharton商學院的Jeremy Siegel教授,他最有名的著作就是這本。Stocks for the Long Run之於Siegel教授,就像漫步華爾街之於Malkiel教授。

這本書最大的優點,在於它的多種讀法。你可以淺淺的讀,就把書中文字和圖表看懂,知道它要告訴你什麼。你也可以重重的讀,試著瞭解某些數字是怎樣算出來的,或是去找書中引用的其它文章來看。不同的讀者將看到不一樣的Stocks for the Long Run。這種多層面貌,我覺得是這本書最令人回味的地方。

書的第一部分是The Verdict of History,歷史的判決。簡言之,判決就是,股票勝過其它資產,是最具成長潛能與最能抵抗通膨的長期投資。作者用股票與債券、黃金、物價指數的比較說明,不只用美國市場,也用英國、德國和日本市場的數字。不只是過去20年,而是過去200年的數字。從證據,從理論上說明,股票為什麼會勝出。條理清析,立論明確。

對於剛開始接觸投資的讀者,這些論述有助於建立對市場的基本瞭解。書中也穿插對一些常見錯誤投資概念的糾正。譬如,書名中”Long Run”,”長期”一詞。很多買股票三天後就要賣的人,會覺得20年、30年的長期投資跟我有什麼關係。而事實上,這些賣完股票又找其它股票買的投資人,也是長期投資人,他也長期暴露在市場之中,只是週轉率高了一些。相關概念,我寫有長期與短期投資的分別一文討論。

緊接著,作者繼續糾正99.9%的股市投資人都罹患的疾病,懼高症。作者用20世紀實際的美股高點說明,就算你買到市場尖端高點(包括1929年那次),在過了10年、20年、30年之後,股票仍贏過債券和T bills。而且,就像你不會運氣好到買在最低點,你通常也不會運氣背到買在最高點。不過值得注意的是,這個是全股市的高點。我不知道買到70年代能源股高點和90年代科技股高點的人,能否過了20年之後,依然勝出。

有些章節講述基本金融原理,包括風險的衡量方式、不同資產間的相關性評估、效率前緣、指數架構方式、大小型股、成長價值型類股、環球投資概念等,我覺得這是讓這本書有點像教科書的部分。

有些部分則提到些較深入概念,像The Impact of Taxes on Asset Returns一章,對於稅務有精巧的解說,雖是以美國為例,但這些原則,其實是國際通用。作者說明,為什麼課稅問題讓股票變得比債券更值得持有,為什麼課稅讓長期投資變得比快進快出有利,為什麼通膨變化會造成課稅殺傷力的不同,相當值得一看。台灣投資人目前幾乎都不會被課到資本利得稅,在國內買股票、基金不課,在海外券商投資美國標的也不會被因資本利得被課稅。所以這些課稅的知識,就算備而不用吧。

第12章講到股市與經濟循環的關係,我覺得很精采。作者用美國股市與經濟為例,說明每次在經濟萎縮之前,股市就會下挫,在經濟回復成長之前,股市就會上漲。但股市下挫,後面不見得會跟著經濟萎縮,因為股市超級敏感,一有風吹草動就馬上反應,所以有時候會太容易被放羊的孩子騙了。

重點是,股市會在經濟擴張到達最高點之前,就開始反轉下挫,在經濟不振,但還沒到谷底之前,就會開始上升。要依據經濟走勢來判斷股市進出時點的難處,不僅在於抓不到經濟發展的轉折點,也在於,不知道股市會在經濟轉折點之前多久就開始反應。

作者以實例計算,假如你不是在股市的低點進場,而是在之後的經濟低點進場,你會損失一段平均23.86%的漲幅。所以,所謂等狀況回穩再進場的想法,是放棄參與上漲的作法。假如不是在股市高點出場,等到經濟高點才出場,會受到平均-8.21%的打擊。

其實,錯過的上漲比起沒躲過的下跌數字上要大很多。許多投資人卻把目光集中在躲過下跌,而其實為了躲過下跌而沒參與到上漲,才是對財富增長的最大傷害,也正是許多”策略”贏不過Buy and hold的根本原因。

作者再用美國20世紀最傑出的經濟學家的預測過程和成果,簡言之,慘不忍賭,具有明顯的參考過去最近事件的特徵。這種專家的預測結果,我在無用又無聊的預測(The Prediction that Makes No Sense)一文中,也有討論。

一支奧運棒球隊24人,兩支不到50人,兩隊交鋒會打出什麼結果有時都很出人意表了。為什麼有人會覺得幾千萬幾億人整體形成的經濟活動,是可以預測的呢?

書中有個章節描述重大事件對股市的影響。其中描述911恐怖攻擊那段非常緊湊。當時美股尚未開市,作者用標普500 Future的走勢來觀察市場的反應。第一架飛機撞上世貿大樓,期貨指數下挫一些,之後買盤出現,又拉回來。大家都在猜,是意外還是其它?等到第二架飛機也撞上大樓了,期貨馬上重挫,幅度相當於整體標普500損失3000億美金的市值,因為事態已經明朗,是對美國的直接攻擊。這個例子很明白的表示,市場會即刻反應重大事件。

但很多人的邏輯是反過來,他們認為,任何市場大幅波動,都有理由,都應是反應某個訊息。Siegel教授再次以美股實際舉例,前十大單日市場波動,只有兩次是有明顯理由的。股市是隨著整體投資人的心情波動。你難道不會有時莫名的覺得鬱悶嗎?這就是了。心情是不需要理由的。

作者在Behavioral Finance一章,文風有很大的轉變。用一個在科技泡沫賠到叫不敢的投資人與投資心理諮詢師的談話,來描述投資心理的各個主題。談話內容非常順暢,可是投資心理的重點議題全都有帶到,真是寫得非常漂亮。

書的最後章節,作者開始描述實際的投資方針。作者贊同長期持有的指數化投資概念。書中指數化投資的論點,有一點比較特殊的是一項計算,計算出就算長期可以超越市場的經理人,在短期之內,也可能會被市場打敗。譬如你挑到一個長期下來,可以贏過市場5%的林區二號,這個二號人物,在兩年之內被市場打敗的機會近於四分之一。就算你真的相信你挑對人了,人也真被你挑對了,但兩年被市場打敗,會不會讓你心生異念?

這裡有個段落的標題叫A little learning is a dangerous thing,學一點是很危險的。作者說,有一點知識的股票投資人表現往往輸什麼都不知道的投資人。因為這些有一點知識的人,剛學會公司價格估算、或是什麼操作策略,他看了十本書,以為自己已經知道很多,其實是他只看了十本書。這些投資人,就是那種標題中有”打敗市場”、”賺大錢”字樣書籍的主力讀者。他們就這樣進場,然後被市場玩。這段真是對一般投資人很貼切的描繪。

在任何需要競技的比賽中,你不可能沒有練習、一無所知,居然可以拿到居中的名次。但股市投資可以。我只要叫我家一無所知的小黑去買全市場指數型基金,年年月月,狗都可以打敗一半參與這個市場的人。投資,是很特別的一個領域,有太多惟背直覺的現象。我覺得這就是投資迷人的地方,學著壓抑自己的直覺,看理性科學論述會把你帶到什麼地方,真是蠻有趣的。就像地面看起來是平的,但地球是圓的。可惜很多投資人,仍活在自以為的平地世界。而且這些相信地球是平的人,還會試圖說服其他人,說你們怎麼心胸那麼狹隘,不能接受其它看法呢?

總結來說,這本書的外觀和內容都有一些像教科書的地方,但其實它是值得一讀的大眾理財書籍。內容含蘊深遠,頗具嚼勁。名作之譽,當之無愧。


本書中文版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Future for Investors讀後感

同門對決---The Great Debate between Jeremy Siegel and Zvi Bodie讀後感

台股的長期觀點(TAIEX for the Long Run)

股票與果樹

股市長期投資的原則

3 comments:

匿名 提到...

今天看了這本的中文版,覺得心理診斷那部分最有意思!(另外,長期歷史數據的閱讀也覺得很收獲)近來市況下跌,看到很多人在分享自己「虧了多少」,然後不確定應該怎麼作。我就覺得作者提出「心理帳戶」這個觀念真的貼切,太在意自己的買入價錢,然後一直把短期賺賠多少放在心頭,失了平常心反而不利於投資的決策。

施懿恩 提到...

不知道有沒有list可以比較各個dividen-weighted index fund

綠角 提到...

沒看過
或許有資料的讀者朋友可以分享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