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選股,我才賺到錢》(From Zero to Millionaire)讀後感3—在金融市場取得樂趣要付出多大代價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首先就是以為透過指數化投資工具取得市場報酬,會成為一位平庸,只是一般平均的投資人。
作者說不對。
一位投資人假如可以長期,年復一年都取得市場報酬,會成為市場中的佼佼者。
市場報酬就是參與這個市場的投資人,投入的全部資金所取得的最高報酬。扣除投資成本之後,每一年會有超過一半投入市場的資金取得比市場報酬還要差的成果。
假如透過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你每一年的報酬都非常貼近市場,長期下來會是卓越成果。
有些人則抱怨,指數化投資搭配資產配置,太無趣了。要自行選股操作,才會有趣。
書中引用我用死薪水理財輕鬆賺千萬(Millionaire Teacher)作者的例子。
一個價值100萬美金的投資組合,假如自行操作造成年化報酬落後市場1%,二十年下來,會是40萬美金的減損。
40萬美金買這個樂趣。你可能發現,自己一輩子花在其它興趣的錢都還沒有那麼多。
金融市場是一個高貴的娛樂場所。
很多人在當中流連忘返。因為他們從沒算過要花多少。
第二個常見迷思,就是對於下跌的態度。
市場的下跌,是為了得到報酬需要付出的代價。下跌代表虧蝕本金的風險。
市場正是因為有這樣的風險,才有得到較高報酬的機會。
想要得到報酬的投資人,需要能承擔風險。換句話說,就是要能挺過下跌。
不少投資人持有的觀點則是,做為一個厲害的投資者,應該躲過下跌,參與上漲。也就是不需要付出代價,就能得到好處。
這是辦不到的事情。
你可以想出很多可能的方式好像可以騙過市場大神,不需要付出風險的代價,就可以享受報酬。
你會發現,過去、現在,還有未來,這些想要”逃票”的投資人,最後通通被市場大神抓起來,回去補票,還要加上罰金。
不要以為自己很特別、很獨特。會是個例外,
最後一個,則是人們常忽略真正重大的風險。
《不選股,我才賺到錢》有一個很貼切的比喻。
作者回想自己有一次到海邊遊玩。因為鯊魚出現,整個海灘立起禁止游泳的告示。作者也真的看到鯊魚背鰭劃過波浪。
鯊魚耶,會吃人,真是太危險了。
接著作者引用數字。一年內,鯊魚在全球害死了5個人。同一年,乳牛害死了22個人(多是引起車禍造成傷亡)。
看起來沒有什麼危險的乳牛,危害其實比鯊魚更大。
投資也是一樣的狀況。太多投資人緊盯投資界的鯊魚風險,譬如股市大跌、經濟衰退、金融危機等。
但對於乳牛風險視而不見。
投資時的乳牛風險,就是表面看來不會怎樣,但傷害其實比鯊魚還嚴重的負面行為。譬如以為某某股票接下來一定大賺、想在大跌之前離開市場,以及付出太高的內扣費用。
這些錯誤行為所造成的傷害,往往比市場上的鯊魚風險還要嚴重。
市場下跌,你有機會耐心等待其回復。
但自身行為,一個月又一個月,一年又一年所帶來的持續性傷害,在投資人所有認知,並起身改正之前,傷害只會逐步累加。
投資不只是一個追求正面成果的行為,譬如投入市場得到報酬。
投資更大部分是一個避免錯誤的行為,避免因為自己想要賺大錢的渴望,而有過於魯莽的投資舉動。譬如重押單一股票、大開槓桿或是以為自己能預期短期市場走勢。
投資時會害死人的,往往不是市場風險,而是投資人自己的錯誤認知與不當行為。
投資不僅要向外探索金融市場,更要向內探究自己的不理性、恐懼與不良行為。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連結
此書英文原版是From Zero to Millionaire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選股,我才賺到錢》(From Zero to Millionaire)讀後感1—比市場風險更大的危害
《不選股,我才賺到錢》(From Zero to Millionaire)讀後感2—中年卻資產累積不多的正確解法
《不選股,我才賺到錢》(From Zero to Millionaire)綠角推薦序—讓自己成為更好的投資人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