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有期間與報酬率變異性---以1926至2012美國債市為例(Holding Periods and the Variance of Returns)
上一篇文章是以美國股市為例,計算持有期間與報酬率波動性的關係。這篇,我們改以美國債市為例。目標市場改為中期美國公債。資料來源一樣是SBBI中的長期報酬資料。
持有期間共分為一年、五年、十年、二十年與三十年,共五種時段。
首先是一年。美國中期公債從1926到2012,總共有87個單一年度。這87個單一年度的報酬,標準差是5.65%。
美國債市從1926到2012總共有83個五年期間。第一個是從1926年初到1930年底。第二個是從1927年初到1931年底。最後一個是從2008年初到2012年底。
這83個五年期間,共有83個年化報酬。年化報酬的標準差是3.35%。
這83個五年期,共有83個五年總報酬。總報酬的標準差是22.37%。
美國債市從1926到2012總共有78個十年期間。第一個是從1926年初到1935年底。第二個是從1927年初到1936年底。最後一個是從2003年初到2012年底。
78個十年期間,共有78個年化報酬。年化報酬的標準差是3.04%。
78個十年期,共有78個十年總報酬。總報酬的標準差是55.04%。
將同樣方法應用於20年與30年的持有期間。20年期間共有68個。30年期間有58個。都分別算出年化報酬與總報酬的標準差。
整理如下表:
  
                                                                   
|     
持有期間 
    |     
一年 
    |     
五年 
    |     
十年 
    |     
二十年 
    |     
三十年 
    | 
|     
年化報酬 
   標準差  |     
5.65% 
    |     
3.35% 
    |     
3.04% 
    |     
2.86% 
    |     
2.54% 
    | 
|     
總報酬 
   標準差  |     
5.65% 
    |     
22.73% 
    |     
55.04% 
    |     
180.77% 
    |     
408.02% 
    | 
所以公債市場看來跟股票市場有類似的狀況,就是隨著持有期間拉長,年化報酬的標準差逐步下降,但總報酬的標準差則會逐步上升。
我們將股市與債市的結果並列觀看:
|     
持有期間 
    |     
一年 
    |     
五年 
    |     
十年 
    |     
二十年 
    |     
三十年 
    | 
|     
股市年化報酬 
   
標準差 
    |     
20.18% 
    |     
8.64% 
    |     
5.7% 
    |     
3.42% 
    |     
1.35% 
    | 
|     
股市總報酬 
   
標準差 
    |     
20.18% 
    |     
61.93% 
    |     
142.95% 
    |     
575.15% 
    |     
965.33% 
    | 
|     
債市年化報酬 
   
標準差 
    |     
5.65% 
    |     
3.35% 
    |     
3.04% 
    |     
2.86% 
    |     
2.54% 
    | 
|     
債市總報酬 
   
標準差 
    |     
5.65% 
    |     
22.73% 
    |     
55.04% 
    |     
180.77% 
    |     
408.02% 
    | 
除了30年持有期間,股市年化報酬的標準差都高過債券年化報酬的標準差。
不論是那個持有時段,股市持有期間總報酬的標準差都高過公債總報酬的標準差。
以歷史經驗來看,債券的確比股票穩定。但穩定的代價,就是成長性不足。
在1926到2012年間,中期美國公債最佳報酬的30年間是1973到2002這三十年,總報酬為1156%。
美國股市同期間最差30年總報酬是1928到1957的1056%。股市三十年最差報酬只落後債市三十年最佳報酬100%。
在58個30年持有期間,債券共有52次會落後股市最差30年報酬,只有6次勝出。
過度追求穩定,會犧牲成長的機會。一味追求成長,也未必保證有最高報酬。
利用資產配置的原理,搭配不同特性的資產類別,讓它們各展所長,向來較好的投資方法。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持有期間與報酬率變異性---以1926至2012美國股市為例(Holding Periods and the Variance of Returns)
資產配置者的沉默(The Silence of Asset Allocator)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開課公告(台北12月課程)
股優於債,一定是這樣嗎?
Labels: 基本金融知識



3 comments:
綠角您好,文章中,股市持有30年期間的年化標準差,依據您整理的表格,應該比債市持有30年期間還要小。和文章所述不同,是筆誤嗎?
謝謝藍色小熊的指正
內文已經更改
learnman
沒有誤植
30年期股市的年化報酬變異的確比較小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