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本益比(Current P/E, Trailing P/E, Forward P/E, Shiller P/E)

本益比(Price earnings ratio,簡寫為P/E或PE ratio)是一個常見的股票評價數字。計算方法是將每股價格除以每股盈餘(Market price per share/ Earnings per share)。

在計算比益比時,每股價格這點比較沒有疑問,就是以股票目前的市價計算。但分母的每股盈餘就有不同的衡量方式。

譬如可以用最近一個會計年度的每股盈餘來計算本益比,那麼算出來的稱為Current PE Ratio。

也可以用最近四季的每股盈餘來計算,可得Trailing PE Ratio。

假如用預期下一個會計年度的每股盈餘來計算,那麼則是Forward PE Ratio。

由於單一年度的P/E波動頗大,價值投資之父葛拉漢先生在證券分析(Security Analysis)書中建議以五到十年的平均每股盈餘計算本益本。耶魯大學經濟學家Robert Schiller根據這個概念製做了CAPE,也就是Cyclically-adjusted PE的縮寫。這個PE Ratio是用過去十年的每股盈餘平均當作分母。又稱Shiller P/E。這個本益比常被用來衡量整體市場的價位高低。

(想查看目前與過去的Shiller P/E走勢,可以點選這個連結)

所以在比較P/E時,第一個要點就是確定比較的是同一版本的本益比。

盈餘是一個可藉由會計手法”調整”的數字。

譬如某公司賣出一個為期三年的服務。下一個問題就是,這項收入是要平均分散在三年,或是在集中在售出的年度認列。將往後年度的獲利集中在單一年度認列,會提高公司的每股盈餘。

又譬如為了爭取長期客戶的推銷與廣告費用。假如一個客戶進來,就是長達十年的合作關係。這項廣告與推銷費用,要算是營運支出(Operating expenses)還是資本支出(Capital expenses)?

採用”積極會計手法”的公司,會將這些費用當做資本支出。理由是它帶來的好處不是只有這一年,還有往後許多年度。將支出分散成許多年,會降低每年的費用支出,提高每股盈餘。比較保守的公司,則會將這些費用當成營運支出,就算在該會計年度。這樣會造成成本集中在單一年度,降低每股盈餘。

這些會計方法會提高公司的每股盈餘,結果就是較低的本益比。所以低本益比的公司未必是股價真的相對比較便宜,也有可能是該公司的會計手法比較大膽。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More than You Know讀後感—P/E低就買,P/E高就賣,有什麼不對?

各種常見指標能否預測股市走向(Predictive Power of Stock Market Indicators)

摩根史丹利指數成長與價值類股分類準則概述(How to Categorize Value and Growth Stocks)

什麼是追蹤誤差?(Tracking Error and Tracking Difference)

4 comments:

劉安 提到...


綠角大 您會因為Current Shiller PE Ratio: 24.86 已經偏高了 而減少投入的金額嗎??

綠角 提到...

不會~

假如有什麼簡單的指標可以告訴投資人什麼時候市場過熱 什麼時候該進場
你應該會看到一堆Asset allocation funds交出亮麗非凡的成績單

實情並非如此~

投資界不會有個警鈴
告訴投資人什麼時候要進場 什麼時候要出場
有那麼簡單就好了

司馬立 提到...

怎樣的本益比計算較合適,牽扯不同的投資角度或操作,這已經是主動式投資領域的議題了,至於本益比有沒有用、預測性如何?大概可以討論個幾天幾夜了。

綠角 提到...

謝謝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