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1---薪酬過高表現太差


在看過Dan Ariely寫的” 誰說人是理性的”之後,我覺這個作者的文章還蠻有意思的。於是又買了這本”不理性的力量”來看。

這本書的結構與”誰說人是理性的”頗類似之處,每一章都是針對某一特定人類不理性面所做的實驗與結論。全書分為兩部,一是工作上的不理性面,另一則是生活中的不理性。

第一章就是講薪酬與工作動力的關係。一般直覺認為,獎勵金愈高,人就會有愈強大的動機,績效也會愈好。但作者在以實際金錢實驗後,發現獎勵與績效是呈倒U字型的關係。也就是一開始把獎勵拉高,受測者的確會表現較好。但高過一個程度之後,金錢反而成為分心的源頭,受測者表現開始降低。

作者在這一章質疑美國銀行界高階主管高額薪酬的合理性。這些高額的獎勵,在2008金融海嘯後,也成為廣受注目與撻伐的議題。

過度操弄信用制度,捅出大麻煩,這些銀行家難免受到責難。但很有趣的是,在資產管理業中,主動型基金公司與經理人,持續的交給投資人低於市場指數的報酬,卻少有人抨擊他們的薪酬制度。

主動型基金經理人不是當好玩的,他們有打敗指數的責任。他們大多失敗,卻領有高薪。投資人付出高額的成本,希望高薪可以讓這些經理人竭盡所能,創造卓越報酬。事實是,適得其反(可參考The Power of Passive Investing讀後感)。

而就和這本書討論的實驗結果一樣,在高額獎金下,工作者的重點會從工作本身轉到如何保有獎金這件事上。

所以在資產管理業界,我們看到擁抱指數的主動經理人(這些人叫Closet indexer)。他們的投資組合與指數相差無幾,只在小部位做些更改。這個舉動,確保他的基金絕對不會出現大幅落後指數的狀況(但也保證不會大幅贏過指數)。他可以保有他的職位與薪水。

投資人的績效?

那絕非首要考量。

所以在基金界,我們看到許多主動經理人每到了要公布投資組合的月份,就開始修飾持有證券(這個動作叫Window dressing)。

誰都不想基金投資組合一公布後,被發現持有當年的地雷股。假如被投資人發現,這位經理人一定會被罵到臭頭。大家都想持有今年的當紅炸子雞。這麼一來,投資人一看就會覺得這位經理人真是英明神武。

所以在公布日來到前,基金經理人就會快快賣掉手上表現不好的部位,買進今年績效突出的證券,做足修飾的表面工夫。之後投資明細一公布,每一個經理人看起來都很行,手上主要持股今年表現都很好。

既然如此大家都持有表現良好的證券,為何還有表現差到令人訝異的基金呢?關於這點,懂得Window dressing箇中奧妙的投資人就知道原因啦。

投資界已經證實,經理人有很多舉動,顧及的是他的職業、他的薪水,而非投資人的績效。

看過這一章之後,我更確信,付出高額費用給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絕大多數是浪費自身金錢的舉動。這些高額的薪津,不僅絕大多數都達不到打敗指數的任務,更會促使經理人或基金公司做出一些對投資人的利的行為。

可以用千分之幾或甚至萬分之幾的費用率,請一個高效能的指數化投資專家幫我做好追蹤市場的工作(順便讓成千上百的主動型基金經理人看起來不太行),這讓我覺得,每一分錢,都花得值得。

而書中第一章的標題就叫做” 給得愈多,得的愈少”。

一位人類行為心理專家所下的標題與指數化投資人奉行的準則完全相同,不禁讓人會心一笑。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綠角中文書局

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2---敝帚必自珍

不理性的力量(The Upside of Irrationality)讀後感3---故事的力量

“公司的品格”讀後感1---代理人問題

“誰說人是理性的”讀後感---價格的第一印象

誰說人是誠實的(The Truth About Dishonesty)讀後感

Irrational Exuberance讀後感----一本用膽子寫下的書

6 comments:

匿名 提到...

Windo"w" dressing. Just correct your spelling.

綠角 提到...

謝謝幫忙
已經改正錯誤~

大詩人 提到...

這兩本書小弟也都看過,真的是不錯,也感謝綠角推薦許多優秀的書

佑子 提到...

基金經理人每到公布投資組合月份就"心須"作的"Window dressing",更是主動型基金高內扣費用的"必要支出"。基金基理人每到公布投資組合月份時就要作出符合當時投資人口味的投資組合明細報表,其中更換基金持股的動作就是必然的過程,這也是主動型基金中持股「高周轉率」的惡性循環。

主動型基金經理人從投資人收取高額基金費,當然要給投資人一張「令投資人滿意」的基金投資組合公布報表,在以上所述:高額經理費與高周轉率下的高雜項支出,就形成了主動型基金平均績效較差的必然結果。

綠角 提到...

感謝bigpoet的鼓勵~

綠角 提到...

謝謝佑子的分享
頗有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