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A Sucker’s Deal)

同一支境外基金常有不同股別,以A、B、C等不同字母表示。這些股別皆代表相同的投資組合。某支基金的A股和它的B股,所持有的證券是完全一樣的。它們不同的地方,在於收費結構。投資人一定要分清楚其中的差異,才能做出選擇。我們來看個實例。

譬如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有A股也有B股的型態。它們的收費模式如下: (取材自基金公開說明書,圖片可點擊放大觀看)



第一列是基金的A股收費,第二列是B股收費。

我們可以從第一個費用,Initial sales charge開始看。Initial sales charge代表的是佣金(台灣多稱為買基金的手續費)。A股基金要佣金,B股基金不用佣金。

在經理費(Management fee)方面,A股和B股基金收費是完全相同的。但B股基金有一個Distribution fee,分銷費用。這是一個內扣費用,持續的從基金資產中扣除。

最後有一個Contingent deferred sales charge ,這個中文翻譯為”條件性遞延銷售手續費”,B股才有這個費用,A股沒有。

我們來看一下這樣的收費結構會讓A股與B股有怎樣的差異。

首先,A股一開始買進就要收佣金,B股不用。買基金的佣金是一種外加的費用,很明顯、很清楚,大多投資人都會注意到,也會在意。以台灣為例,我們台灣投資人都知道買境外基金要挑手續費有優惠的行銷通路購買,打折愈多,就能吸引愈多的投資人。但對於內扣高達1.5%的經理費,卻往往毫不在意,便是這種現象。

為了讓投資人不要因為一開始的高額佣金而對這項產品卻步,基金公司發明了B股收費模式。表面看起來,買進B股不收佣金。但B股其實是將佣金這個一次性費用,轉化成持續性的內扣費用。那個持續性的內扣費用呢?就是那每年1%的Distribution fee。

每年1%,基金公司要如何確保它可以從客戶身上收到足夠的錢呢?這就要靠最後一項Contingent deferred sales charge,條件式的後收式佣金。我們可以看一下它的條件。持有0-1年,收取3%的費用。持有1-2年,收取2%的費用。持有2-3年,收取1%的費用。持有3年以上,才不收費。

所以一買進B股基金,與買進A股時花掉3%的佣金毫無分別。買進B股後,持有不到一年就贖回,你會被收3%的費用。B股持有1-2年時,你已經在第一年被基金公司收取了1%的Distribution fee,然後贖回時要交2%後收式佣金,所以總費用還是3%。持有2-3年時,你已經被收了兩年,每年1%的Distribution fee,然後贖回要交1%的後收式佣金,總費用還是3%。持有三年以上,光是每年1%的Distribution fee就讓你達到3%的支出了,決不會比A股划算了。這些精心設計的條件,保證基金公一定可以從投資人身上收到3%的費用。

記得文章一開頭所說的,不同股別的基金,仍是代表相同的投資組合。內扣費用收得愈多,該股別一定表現愈差。B股基金每年比A股多收1%的Distribution fee,可以保證,它每年的績效一定會比A股差。

在這個例子中,買進B股基金,是與手續費收3%的A股基金毫無分別。而在台灣,境外債券基金一般可以用1.5%再打折的佣金購得。不要以為在銀行買基金一定是打折。當銷售人員跟你推薦B股境外債券基金時,你就知道,有人在試圖向你賣出標價200%的東西(3%是1.5%的兩倍)。而且,他們還很喜歡賣。當然了,假如你開公司賣東西,底下業務可以幫你將東西以兩倍價,而非打折價賣出,你會不好好獎勵一下”有功”人員嗎?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所以我們就看到了許多勇敢的銷售人員,跟投資人推銷B股基金。

不要以為買進一開始沒交佣金的東西,你就沒交佣金了。金融專業可以讓你交佣金交得不知不覺,交得比別人多還沾沾自喜!

投資朋友們,千萬不要當冤大頭還當得很高興。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續(A Sucker’s Deal)

比B股更好的選擇,V股基金?(V Share of Janus Funds)

基金手續費到底是前收,還是後收好?完整分析,正確解答(Front-End or Back-End Load)

最難懂的ABC

你知道台灣基金業採用的是對投資人最不利的收費方式嗎?(Commission-Based or Fee-Based?)

買基金的目的

免佣基金的成長(The Dominance of No-Load Funds)

令人高興的正面發展---基金銷售佣金的揭露

7 comments:

匿名 提到...

那請問Y類股是怎樣的結構跟收費呢?舉例來說
Fidelity Funds - Emerging Market Debt Fund Y-ACC-USD/富達新興市場債券基金(Y類股份累計股份-美元)
經理費0.7%銷售費1%
相對於非Y類股的卻是高達1.25%/5.25%,差異很大!!

自從讀了站長的股海勝經,就開始注重費用,發現一堆新興市場基金往往銷售費高的嚇人,有一半大概要5% or 6%

無奈台灣環境真的沒啥指數基金可以選擇,唉~~~難道要逼著大家到香港去開戶!還是去開海外的戶頭!就別怪肥水落到外人田,因為台灣金融感覺好像有點"跛腳"

綠角 提到...

看來你是查過的
那就是這樣啊

在台灣販售的盧森堡註冊基金
公開說明書中列出的銷售費會比較高

本文中的例子
A股銷售費"Up t0 6.25%"
台灣投資人實際可用1.5%打折後買到

Ian 提到...

富達的Y share 是首次申購金額要達到1百萬美金 ,後續申購金額也有最低限制, 也有最低存量的限制, 如果最後持有部位低於1百萬美金, 再一次的贖回 就強制要全贖了

Pimco也有類似的 好像叫H class
門檻是5百萬美金

綠角 提到...

謝謝Ian的解說

匿名 提到...


有個地方不太懂喔,不知道是否版大或其它版友願意回覆一下,感恩~
1. 綠角大大文章提到:記得文章一開頭所說的,不同股別的基金,仍是代表相同的投資組合.內扣費用收得愈多,該股別一定表現愈差.(到目前為止我都懂)B股基金每年比A股多收1%的Distribution fee , 可以保證,它每年的績效一定會比A股差.
我不懂的地方是:因為A股在一開始就收initial sales charge 而且最高到6.25%,假設沒有收到6.25%這麼高,假設收3%或1.5%;
如果是收1.5%,那理論上來說,會變成,因為B股持續有收Distribution Fee 的1%,以至於3年後,B股績效肯定會比A股差,甚致是長期投資下,B股也會肯定比A股差,這個邏輯上可以理解;但,

如果是收3%,那理論上來說,會變成:A股仍然因為先預收3%的費用,也就是說,若投資的金額相同,B股一開始的投資金額會比較多,而A股一開始的投資金額會比較少,在這種的情形下,B股(會比A股)有比較多的錢去產生複利(或股息)(雖然B股每年還要扣1%的DISTRIBUTION FEE費用),因此綠角大大說:B股每年的績效一定會比A股差,也會是一定的嗎? 我有那些盲點沒有思考到呢?感謝回覆~

指數迷狠客

綠角 提到...

你的想法是從投資人的觀點來看

就基金來看 B股基金因為較高的費用
績效一定會比費用較低的股別差

匿名 提到...

嗯, 感謝回覆喔~
指數迷狠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