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台灣基金業採用的是對投資人最不利的收費方式嗎?(Commission-Based or Fee-Based?)
投資顧問要向投資人收取費用,基本上有以下幾種方式
第一個是收取佣金。
佣金指的是以成交金額百分比計算的收費。這也是目前台灣基金與證券業者的收費方式。譬如股票型基金,佣金3%。不同基金銷售通路會有不同折扣。買賣股票,佣金0.1425%。不同券商會有不同折扣。
(台灣業者常將這個費用稱做手續費。但其實不是。真正的手續費是不管金額大小,都收一樣的費用,才叫手續費。以成交金額百分比計算的,正確名稱是佣金。詳細說明可見對於佣金的正確認識)
這個收費方式最大的問題在於,投資顧問會鼓勵交易買賣。因為有買賣,才會有收入。
所以基金銷售通路常會鼓吹一些獲利10%,就停利了結,重新買進。或是虧損太嚴重,就停損出場的方法。這種觀念也常見於券商從業人員,譬如看KD或技術指標進出市場。
這些方法最糟糕的地方在於,它們無法提升投資人績效,它們保證的是業者的收入。
業者對它們廣告進行廣告、寫文章描述這些”策略”、包裝成會對績效有益的方法,讓投資人自己甘願去使用。
這個方法另一個重大缺點在於,在這個”事業”中的投資顧問,專長可能不是投資。不是瞭解客戶需求,利用基本金融原理,替客戶設計出一個合理的投資組合。不是。
他們的專長變成是銷售。過去幾年新興市場好,就賣新興市場基金。客戶喜歡高配息,就賣高收益債基金。變成一種追逐市場潮流,投客戶所好的銷售人員。
他會賣任何對自己業績有利,容易賣的東西,而不是真正對客戶有利的東西。
第二種收費方式是跟基金公司收取費用。
這個方法表面上看起來很好。投資顧問不再需要直接跟客戶收費,他們的收入來自基金公司的分潤。假如客戶資金持續留在基金裡面,投資顧問就可以收到一個百分比的收入。
但這個做法的最大問題在於,它會讓投資顧問在基金內扣費用方面,與大多基金公司站在同一邊,那就是愈高愈好。
收入就來自於基金的內扣費用,投資顧問怎麼會反對高內扣費用? 投資顧問怎會幫客人挑選低內扣費用的基金?
而投資界普遍都已經知道,基金內扣費用的高低是對未來績效最好的預測因子。
第三個收費方法是按客戶的資產總值直接跟客戶收取一個百分比的費用。
譬如一位客戶透過某投資顧問進行投資的總金額是100萬,收費比率是0.5%,那麼就是一年5000元的收費。
這似乎看起來是最好的模式。這不僅避免了佣金收費模式有交易才有收入的問題,也避免了顧問認同基金公司高內扣費用的問題。
目前美國當地大多推薦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組成投資組合的投資顧問,也多採用這種收費方式。
(其實是這種收費方式,才可能去推薦使用低成本的指數型基金或ETF。)
但這個方式有個潛在問題,就是投資人會覺得付錢給顧問,但卻都沒有做事。
特別是採用資產配置概念的顧問,會發現這是一個問題。因為資產配置的投資方法,重點就是以不變應萬變。
所以顧問仍可能會有一點”想做些什麼,以求表現”的想法。讓客戶覺得物有所值。結果往往是,一動不如一靜。操作往往帶來比不操作更差的成果。
台灣的基金銷售通路,可說是採行最差的方式。就是方法一跟方法二,兩者都收。不僅在客戶買進時收佣金,也跟基金公司分潤。
(詳細說明可見基金通路酬佣揭露)
這不僅形成過多與太高的收費,也會同時兼具方法一跟方法二的缺點。也就是說,這種行銷通路不僅會有鼓勵客戶買賣的傾向,也有站在基金公司一方,對高內扣費用成本視而不見或甚至會說出”成本不重要”這種毫無金融專業的話。
收費達到最高,服務達到最差。這就是台灣基金銷售通路的現況。
在了解到各種顧問收費方式的問題之後,身為投資人的我們其實有最後一個選項,那就是自行管理自己的投資組合。
我們自己去使用低成本指數化投工具組成投資組合。我們知道自己想要達成什麼,也知道那些投資工具對自己最好。我們就自己做。
以資產配置的觀念,搭配低成本指數化投資工具組成投資組合,會是聰明投資人的明智選擇。也可以完全避免投資顧問的利益衝突問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基金手續費到底是前收,還是後收好?完整分析,正確解答(Front-End or Back-End Load)
基金投資成本與費用,一次說明,完全瞭解(Mutual Fund Fees and Expenses Explained)1
看績效就不必看費用的荒謬理論(A Ridiculous Theory about Mutual Fund Performance and Expense Ratios)
基金話術破解範例(Common Sense about Mutual Fund Expenses)
你不可不知的B股收費結構(A Sucker’s Deal)
付出愈少,拿得愈多(The More You Pay, The Less You Get)
費用的危害(The Devastating Power of Fees and Commissions)
Labels: 基金
0 comments: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