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海勝經番外篇第四集---為什麼遍地預測

這篇的位置原先排在第六章的最後一節,"找不到成功的人"之後,如下圖:


原文如下:


不過,作夢其實是很快樂的事,投資人也可以到處聽到針對”適宜”的股債比例的建議。在投資公司的網頁、理財雜誌的特輯、理專的建議、市場分析師的看法,甚至是要付費才有的市場預測,到處都可以看到對”適時”進出市場的建議。

投資人需要指引,有人需要發行指引讓自己有事做,有錢賺。一個願打,一個願挨,那就成了。儘管這是無意義的事情。

假如投資人都相信”適時進出”是做不到的事情,那麼投資建議的刊物要賺什麼錢呢? 他一定要”建議”投資人做一些事,最好是根據複雜的經濟分析、技術線圖而得的結論,讓訂戶覺得每一分錢都花得值得,這個預測真有價值,這樣刊物才會有人看,有人買。

假如投資人都不想適時進出了,那證券商要賺什麼。一進一出帶來的交易手續費,才是證券商的營收來源。投資人交易次數愈多,證券商賺愈多。而要讓投資人頻繁的交易,最好的方法就是讓他們相信,進出是有益於報酬的。證券商絕對不會拿一份投資前景預測給投資人,旁邊再註解說明,跟你說這個預測其實一點用處都沒有。寫給投資人看,說給投資人聽的投資建議,就是希望投資人進出。因為對金融機構來說,每多每一次進出,就是多一筆收入啊。你以為他們在意預測到底是對還是錯嗎?他們比較在意的是自己賺的是多還是少。

同樣的道理,你也會從理財專員那裡聽到基金”適時進出”的建議,因為假如投資人都是買入然後持有,這樣怎麼會有手續費收入,怎麼達到業績要求呢?

你也會從一些基金的銷售管道聽到號稱可以幫客戶操作,適時進出市場的人,像是推銷投資型保單的業務。他要這麼說,因為他要推銷保單,讓保戶覺得買他的保單有很高的附加價值,因為他可以幫你觀察市場動態,”適時”進出市場。事實是,那是畫在天上的餅,沒人吃得到。

金融業界人士對投資人做出”適時”進出的投資建議,考量的往往是他自身的利益,而不是投資人的利益。這就是利益衝突。下次,假如你聽到有人建議你要適時進出,你會知道,要不,就是他不知道不可能”適時”進出,不然,就是他以為你不知道不可能”適時”進出。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股海勝經番外篇第一集---星星與骷髏

股海勝經番外篇第二集---誰的遊戲,誰的規則?

股海勝經番外篇第三集---空頭支票

股海勝經番外篇第五集---停止妄想不可能的事

股海勝經番外篇第六集---只會更糟難以更好的短期持有

適時進出的行與不行

誰在看後照鏡?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