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讀後感3---投資與消費的三種效用


作者認為,一個人在進行消費或是投資時,都有三種潛在好處。分別是:

Utilitarian
Expressive
Emotional

或許可以翻譯為:功用,表達與情緒好處。

功用很簡單,就是這個東西最基本的功能。買一台車,基本功能就是要順暢的把人從一個地方送到另一個地方。買一支基金,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增加資產。

表達的好處則是說,這個東西或這項投資,可以跟別人說我是怎樣的一個人、我的品味,或是我的社會地位。

所以,擁有一台漂亮的跑車,或許車主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是注重汽車性能的人,自己也願意花那麼多錢在一台車子上。投資一支社會責任基金,投資人或許想要告訴別人,自己是注重特定價值的人。

情緒的好處指的是,這個物件可以帶來正面或愉悅的情緒。譬如擁有一台賓利,或是投資其它人買不到的避險基金,或許可以讓人覺得自豪。

很有趣的地方在於,同一項投資,就算報酬一樣,光是帶來這個報酬的途徑不同,就會有不一樣的表達與情緒功用。

假如先跌後漲,比起先漲後跌,投資人從前者當中會得到更大的滿足。因為先跌後漲,我們可以套上一個敘事故事,說因為我們堅忍的撐過下跌,最終終於等到上漲。(儘管在先漲後跌中,投資人也一樣”堅忍”的留在市場中。)

先跌後漲,會形成一個可以跟家人與朋友誇耀的投資故事,或甚至有機會成為某期雜誌的”達人專訪”主角。

對於只看投資成果的投資人來說,其實不應有這個分別的。

對於這三種效用,最重要的是,知道到底自己要的是什麼。

很多從事主動投資的人,糟糕的地方在於,他以為自己是完全追求績效。他其實不知道自己真正在意的是表達與情緒好處。

他真正追求的是,因為自己從事主動投資,可以傳達給他人,自己是一個很懂金融市場,有分析能力的人。這是表達好處。

他追求的是,有可能成為下一個巴菲特的情緒好處。美好事物的期待階段,往往是最甜美的。

他搞不清楚其實自己要的是這兩者,而不是績效。這會產生一些”有趣”的現象。

首先就是容不得針對主動投資的批評。主動投資是不能批評的,因為這等於是在評論個人品味,是一種完全的對人也對事。

以為主動投資就是比較高尚的人,就會表現出這種態度。他是因為主動投資看起來比較高尚,所以才投靠這個陣營。當你指出主動投資沒那麼高尚時,他就生氣了。

真正以績效為目的的主動投資人,會很仔細的考慮與分析主動投資大多落後市場的事實。這才是比較理智的作法。但可惜的是,很少見。

再者,神是不可褻瀆的。

主動投資者的神,就是巴菲特。正如神在任何時刻與地點,都是全知全能的。很多主動投資人相信,巴菲特不論在什麼時候,都是勝過市場的。

所以像這篇文章指出股神也有落後市場的時候時,這些意識形態很嚴重的主動投資人,全部跳起來了。他們吶喊:”這怎麼對呢?”、”這怎麼可以呢?”

你就知道,主動投資的情緒好處,對他們來說就是生命中的水與空氣啊。

而很有趣的,許許多多追求情緒與表達好處的投資人,往往以更理性、更強的分析能力自我標榜。

那真的就是自我標榜而已。因為他們本身就不理性啊。

相對來看,指數化投資似乎只有績效上的好處。進行指數化投資要犧牲情緒上與表達上的好處。

表達方面,你就是做指數化投資嘛。就是不斷的被”指數化投資是給不懂、沒時間用的投資人採用的方法”這種負面說詞框架的一群投資人。

在情緒上,你就是拿市場報酬。不會比市場好。也不可能在市場下跌時,沒賠或甚至賺錢。(這是太多擇時進出者的美夢。通常也會證實,就是夢罷了。)

但我覺得指數化投資其實沒有那麼悲慘。

事實上,採用指數化投資,代表你已經深入想了很多,才能破除”多努力必然多有回報”的直覺心理,採用”不努力但回報更多”的指數化投資。這在表達方面,其實傳達出,你是一個懂的人。

不僅於此,這也代表面對主動投資陣營鋪天蓋地的宣傳與負面說詞,你能不為所動。你是一個相信自己的邏輯與論述的投資人。這不是簡單的成就。

在情緒上,雖然犧牲了勝過市場的可能,但也同時消滅了落後市場的可能。一年落後10%,就需要往後十年,平均每年勝過市場1%才補的回來。你看過有多少人可以長期(十年),平均每年勝過市場1%?

這很難,這不多啊。

主動投資人只要某一年嚴重落後市場,幾乎就是一輩子爬不起來的投資失誤。指數化投資避免了這個可能。這才是心安啊。

所以,指數化投資兼顧三種效用。

更好的績效
表達出自己對投資的深刻見解與廣博知識(註)
情緒上的心安

指數化投資,是一個實際有效,心理有用的選擇。

註:很多人似乎以為主動投資人才有廣博的知識。指數化投資人就是一群不研究的人。這是一種偏見。事實是,有些例子,指數化投資人的投資知識,遠勝過一般主動投資人。譬如投資金律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他對投資的見解與知識深度,就算在主動投資界,也是難有敵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超級困難的指數化投資(The Mental and Emotional Challenges of Indexing)

“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讀後感1---一本給一般人的投資書籍

“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讀後感2---三種財務知識

“Finance for Normal People”讀後感4---期待、恐懼與控制

3 comments:

Rib 提到...

原來還可以用這個來解釋為什麼老是有某些主動投資人拿綠角當敵人,道理好懂,但我從來沒想過可以這樣反過來用,真是有意思。

反過來說,以指數投資人的心理訴求來講,對於這種莫名的敵意/爭辯大概只會覺得無聊、麻煩吧,也難為綠角大為了傳播正確知識、離情錯誤觀念,只能被當成箭靶,雖然那些箭往往只是暴露自己的虛弱無力。

Anthony 提到...

投資個股有賭博快感外。
長期擁有個股,會有參與感。
會關心個別產業發展。
輸贏不論。當然,也會有談資。
不過,年輕人“投資”個股,十賭九輸。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朋友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