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財經媒體的正義之聲(The Power of A Financial Columnist)

在2012六月一日,美國財經作家Jason Zweig在華爾街日報的專欄,以一篇標題為Can ‘Skin in the Game’ Pose Conflicts?的文章揭露一位知名基金經理人所涉及的利益衝突。

事件主角是掌管BlackRock Energy & Resources Fund(貝萊德能源與資源基金)的Daniel J. Rice III(以下稱萊斯先生)。

萊斯先生除了是一位能源基金經理人,他本身也是能源業者。在2005年,萊斯家族出資成立Rice Energy。萊斯先生是主要出資者,他的兒子則是這家公司的CEO。

Rice Energy的子公司,Rice Drilling B與另一家能源公司Alpha Natural Resources(美股代號:ANR)正合作開採天然氣。

問題就出在,萊斯先生掌管的基金也有投資Alpha Natural Resources。比重從2009年的不到2%,到2010年Rice Energy與Alpha Natural Resources合作開始後,基金持有Alpha Natural Resources的比重升高到9%。

於是作者質疑,在家族企業同時有合作關係的狀況下,基金經理人如何能客觀的評估這家公司。

文章中也轉述貝萊德發言人回應,他說基金投資Alpha能源公司的決定與經理人家族企業和該公司的合作案無關。為了避嫌,經理人萊斯先生也迴避所有Rice Energy公司所做的決策。

但很顯然的,這仍無法平息投資大眾的質疑。於是在2012年六月21日,萊斯先生辭去基金經理人的職務。(後續發展可見這篇報導)



於是現在去美國晨星查詢該基金經理人狀況的話,就會看到萊斯先生的任期到2012年六月21日終止。(如上圖紅框所示)

會出現這個終止日期,就是因為一位專欄作家在華爾街日報寫了一篇文章。

媒體對於喚起大眾的注意有很強大的功能。也就是說,倘若媒體可以引導投資大眾發現投資界一些利用投資人、傷害投資人的事件,可以帶起很大的社會力量。

但我們常在新聞中看到媒體將我們的注意力轉到YouTube上的有趣短片、BBS討論區不知名網友的情緒性留言、還有社會腥羶事件上面。這真的是太浪費了。浪費媒體應有的力量,也浪費觀眾的時間。

不僅如此,有些媒體對於廣告主(也就是基金公司)的注重度,遠高於對於其報導內容還有讀者的關注。

過去綠角某次在網路專欄上的經歷,可為一例。(請參見難以面對的費用率(The Inconvenient Truth about Expense Ratio))

連陳述事實的文章,一些稍微會對基金公司造成困擾的文字都不願意刊登了,我們還能期望這樣的媒體可以做為社會的正義之聲嗎?

我們的財經媒體在做什麼?整天在報紙的財經版面上,就看到某某資產類別或是某地區值得投資的報導,然後報導就會剛好引述某基金經理人或某資產管理公司高層的評論。而且很剛好的,那支基金就是投資在該資產類別或是地區。這是報導還是廣告?

基金公司是否值得您信賴文中條列示出現的基金公司重大違規事項,各位讀者朋友可曾看過那個財經媒體報導過?

不過綠角最近也看到了一些進步的跡象,譬如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中的事件,商業周刊也有報導。近來還有一篇一年基金費用吃掉三年定存利息的文章。

不過媒體可以做的其實多更多。

以職務之便,謀取私利事件中三家投信經理人傷害投資人,卻只得到輕微的懲罰。在這樣的法規環境下,倘若有媒體願意深入發掘業者與投資人間的利益衝突,引起社會關注反制這樣的業者,一定會大快人心。

與其在變化莫測的金融環境中,不斷做一些清談、分析現況、預測未來等等,不如一把抓起社會責任,藉由發掘不公不義,為民眾申張、為大眾喉舌、相信這樣的媒體事業做起來一定更加暢快,也更能獲得廣大民眾的支持。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Intelligent Investor讀後感續3---永遠的利益衝突

Unconventional Success讀後感

廣告,or not?

分裂的世界

基金公司與投資人的利益衝突

10 comments:

家榮余 提到...

非常贊成~~ 我也覺得,媒體應該更加發揮"報導奔相"的天職

綠角大的粉絲有一萬多人,不知是否有媒體從業人員,可以貢獻一下力量呢? 期待台灣也能有財經媒體的正義之聲呀...

Unknown 提到...

http://www.google.com/finance?q=anr&ei=S0pNUPjsIoGykAXG0AE

ANR跌了85%

匿名 提到...

我有一個建議
可以在臉書上成立一個"金融詐欺案資料庫",大家只要看到相關報導就可以把文章貼上去,建立一個供大家隨時查詢的資料庫(ex.不肖業者,不肖從業人員,不肖經理人...)

阿呆 提到...

建立資料庫提議不賴
不過臉書比較適合僅獲取或紀錄當下的最新消息
對於幾個月前,甚至幾週前的資料都很難找到
這樣難以搜尋的性質實在不適合當資料庫使用...

Unknown 提到...

補充一下綠角大提供的資訊,BlackRock Energy & Resources Inv A 基金代號:SSGRX

相關晨星連結
http://financials.morningstar.com/fund/management.html?t=SSGRX&region=USA&culture=en-US

voltaire1232000 提到...

最近看到一本書, 書名是: 證管會執法官教你識破投資陷阱

http://www.books.com.tw/exep/prod/booksfile.php?item=0010554547

這本書的目錄很有趣, 更多更有可能的詐騙譬如私募基金或避險基金, 但是作者只針對一種產品做指名的專案討論, 特別放在一個章節. 這產品是投資型保單(第十章 變額年金險的真心話), 可見得這東西真的不能碰!

這本書作者的blog: http://investorswatchdog.com/blog/investorswatchblog/

綠角 提到...

感謝各位朋友的分享

成立金融詐欺資料庫的提議很有意思
除了選用那個平台的問題之外
還有一個就是求證的問題

謝謝Voltaire的分享
有的保險行銷方式
真是在觸犯法律界線

司馬不器 提到...

同意綠角先生的看法,台灣媒體在報導國際新聞與真正為市民發聲的媒體,真的太少...

現在把檢舉有問題的食品、商品有些都被打上馬賽克,民眾怎知道這家公司的商品有問題,
真相都不敢說,是否需要媒體,現在不少人根本不看新聞...

記者與編輯的目光只在衝突與紛亂的現場。
自由媒體or媒體自由也許只是口號

無法為市井小民發聲,提醒社會公義
若無公平正義,對孩子的教育也只是個謊言
在孩子面前說一套,做是另一套
社會責任與價值,流落何方!?

綠角 提到...

感謝司馬先生的分享
擲地有聲~

Unknown 提到...

前陣子看到NY Times計畫完全以訂閱收入來維持營運;若台灣媒體也能朝此方向邁進,相信必能關切讀者勝於廣告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