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讀後感續----商機與成長

作者建議開創新事業的領域,是已經有人在做的事業。而不是要抓到一個”新商機”,然後立足於此建立公司。

作者提到,我們常以為某家新公司,或是某家公司突發性的成長,就是抓到什麼”商機”,才發展出來的。

事實是,很多所謂的新商機,都是開創事業後,而不是之前,才發展出來的。

所有新構想在推出當時,都會面臨不確定性。即便是現在看起來非常成功的想法,在推出前,主事者一定會有些許的不安。

賈伯斯在他推出iPhone或其它3C用品之前,在產品說明會的前一晚,他很可能也會擔心市場接受度。

我們常想,這個東西熱賣成這樣,他有什麼好擔心的。就是推出,然後就大賣了嘛。

事後看,這些都很簡單。但在正式推出前,沒人能確定市場反應。

創業者不需要靠著新奇的想法與產品才能創業(當然,有這些東西也是創業的好理由)。真正成為公司日後利基的強項,往往是在這一路經營與摸索的過程中發展出來的。要去做,才有機會。

全書覺得讓人最有啟發的是第11課,到底要不要成長。

有人一開始經營事業,就在想我要做大,要很大,要最大。但為了什麼?

很多企業經營者會落入為了成長而成長的陷阱中。彷彿做事業,做大,是唯一正確的途徑。

但為了做大,要付出多少代價?犧牲每日的睡眠時間,成天處在高壓環境下,燃燒自己的健康資本。沒有假日,從來不願意給自己放假,犧牲與家人朋友相處的時間。為了擴大,走上併購之路,結果買到一顆地雷,把母事業炸了(作者的經歷)。這是為了什麼?

不僅是創業者,受雇者也是一樣的狀況。許多人在工作崗位上奮戰,付出的成本完全不亞於創業者,彷彿升遷與高薪(也就是另一種做大),才是唯一正途。

你要公司年營收一億元以上,你要月薪20萬以上。但是,為什麼?

作者說,人生規劃要在事業規畫之前。

這真是一句有力的警語。

公司與自己的事業,都是達到目標的工具。重點是我們的人生目標,而不是事業目標。事業是我們生活中很重要的一部分,但不是全部。

能達到自己所需的收入層級,同時還有時間去做其他人生中重要的事,才是一個較平衡的人生態度。

如何經營事業這個問題的答案,很大一部份,取決於想要怎樣的人生。

還有許多其它主題,包括資金取得、談判技巧、客戶關係與公司文化等,在書中都有提到。再穿插作者的親身經歷,像是坐飛機時,JetBlue執行長就是當班飛機的空服員,一邊服務乘客,一邊聽客戶想法。還有訪問約旦時,約旦國王親自送行的例子。讓”師父”這本書讀起來充滿趣味。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師父”讀後感----效率與保守

“簡單思考”讀後感---一切以使用者為依歸

Intro to Growth Hack課後心得—科學化的經營

“公司的品格”讀後感2---相信制度,而非仰賴人性

The Ultimate Gift讀後感---工作的快樂

基業長青(Built to Last)讀後感1---公司才是最重要的創作

“從0到1”讀後感

“商業冒險”(Business Adventures)讀後感1—理性無法解釋一切

2 comments:

Unknown 提到...

綠角先生,我覺得這一篇寫得很好耶...我妹妹應該會非常贊賞(因為她老公就是一直拼事業,然後幾乎沒有假日可以陪她和小孩),不知道我可不可以印出這篇文章,給他老公參考看看呢??謝謝...

綠角 提到...

謝謝支持
你可以給連結
比較省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