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錢21招(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讀後感續---正確的保險與稅務概念


在保險一節的開頭,作者用個很有趣的說法。當你收到保險公司的支票時,總是有些不好的事情發生了。譬如住院理賠、有人過世、車禍理賠等。假如沒有這些壞事,你卻還拿到保險公司的支票,那可能就是你買了太多保險的徵兆。

有錢21招的作者認為保險的功能在於保險,不在於賺錢。很多人保險就在想回本,想要條約範圍包山包海,很容易就可以獲得理賠,譬如去做個門診手術就可以理賠的醫療險,其實都是在愚弄自己。

根本不會造成你自身或是親人財務危機的事件,根本就不需要保險。保險保的是危險,有危險的東西才要保。不會對你形成危害的東西,處理原則只有一個,不用保。

在稅務方面,雖然書中內容是以美國讀者為預設讀者群,但有些概念是相通的。譬如,不要為了避稅而投資或花錢。投資的目的是在合宜的風險下,獲得資金成長的可能。投資的目的不在於避免繳稅。台灣有些投資人很喜歡買高扣抵稅額的股票,就是投資為稅務服務的典型案例。

當投資目的在避免繳稅時,投資方向一般都已經歪了。而且市場上,為什麼其他人要讓出避免繳稅的機會給你,你花了什麼代價?這恐怕是整天只想避稅的人,很難想到的地方。

還有為了可以列舉扣除額,增加不必要的花費一事。典型例子就是買保險然後以為就可以列舉退稅。譬如一萬的保險支出,假如這位納稅義務人已經達到21%的稅率,那麼就可以省下2100的稅金支出。很多人就只看到自己省下的2100,Well,那你花掉的1萬塊呢?

這本書還有談到財務滿足方面。譬如名牌用品與進口車常被大眾視為財富的象徵,作者說,不對,它們是很會花錢的象徵。真是說得太好了。有錢沒錢,其實不需要這些東西佐證。需要這些東西的人,有些其實是怕別人不知道自己有錢。更有些人,是打腫臉充胖子。財務富足,不是為了讓別人羨慕,而是為了讓自己過快樂的日子。而生活上的快樂,往往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與親友間的愉快生活經驗,才是日後想起,會讓你真正快樂的東西。

最後談一下這本書的作者Jonathan Clements。他是華爾街日報知名的理財專欄作家。有錢21招的序就是投資金律的作者William Bernstein寫的。而William Bernstein最近的著作 The Investor’s Manifesto的序,則是Jonathan Clements寫的。他們兩個交情不錯。其實理由很簡單,因為投資理念相近。


本書中文新版是: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有錢21招(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讀後感---理財通則指引

平民保險王讀後感---從利率談起

“快樂賺不停(Money Can Buy Happiness)”讀後感續

6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我覺得可扣抵稅額這個例子舉得不太好,因為個人所得稅率的不同,會影響到收到股利以後是否能領取退稅或是要補稅,如果是以「領股利」為出發點買進股票 (我想這應該是很健康的投資心態),確實必須考慮可扣抵稅率,因為這會影響到投資人實質領取的股利。

另外,某甲買進 A 股票能獲得退稅,並不表示某乙賣出 A 股票是讓出退稅的機會,有可能是某乙的個人所得稅率較高,持有該股票領取股利必須補繳稅金。

當然,如果為了退稅或避稅而特地在發放股利的時候交易股票有些不智,因為很可能在為了避稅賣出股票之後,隔天股市行情大漲,使得持有股票領取股利會更划算些,但我們沒辦法預測未來行情,所以這件事情本身不值得鼓勵。

總結是,可扣抵稅額應該在買進股票之前就納入考量,那是影響到實質投資報酬的一項因素,但為了可扣抵稅額特別進行交易就有些不智。

maomin_mm 提到...

綠角大,文章可否藉為引用?
會說明出處。

綠角 提到...

maomin
可以
沒問題

匿名 提到...

1樓匿名忽略的"廣大市場"這種因素,這個市場永遠可以找到某甲跟某乙條件幾乎一樣,但是做出了不一樣的選擇,而這個某甲跟某乙還非常多, 不只有1~2個人相似, 不要找特例來推翻普遍的例子, 這就跟找"巴菲特"來支持每個人都該主動選股一樣不合理
這也是各種誘因機制背後的含意, 像是某銀行特高的存款利率, 除了特定的因素之外, 就是代表這銀行籌錢能力有限, 或者是放錢條件太鬆, 資金不足, 這當然隱含著呆帳風險, 不是絕對如此, 但是普遍上就是這樣, 想想看小朋友為什麼需要給零用錢來做家事的誘因, 因為你不給, 顯然就沒有利益, 但是誘因給予每個人的每種機會成本並不相同

Unknown 提到...

綠角大你好

小弟是看完您的書後連結過來的讀者

非常推崇您ETF等相關的概念,包括手續費等

想請問一下如果我想對我的美金資產做個長期配置

例如定期買vanguard系列的ETF的話

是否有相關step by step的文章呢

因為小弟只有美金外幣帳戶

但完全沒有美股 基金等海外開戶相關的經驗與概念

可否請綠角大明示

謝謝

綠角 提到...

謝謝你的支持
在"海外券商"這個標籤下的文章
會有你要的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