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版圖的劃分(Perspectives on International Equity Markets)

有位讀者朋友提出了問題,為什麼”我們(指綠角和這裡討論的讀者們)和Vanguard要將全球市場區分為美國、歐洲、亞洲成熟市場和新興市場這樣四個區塊?根據的是什麼?”

會這麼做有幾個理由。

首先,為什麼我們要將全球股市進行劃分?

身為指數化投資者,對單一市場會採行指數化投資。首選工具,便是全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所謂全市場,就是所有上市可交易的公司股份都包括在內。指數化投資人,不會想判斷某些股票能否帶來超越大盤的報酬。

面對全球市場,指數化投資人也是採用相同的觀點。因為不判斷那國股市會帶來比較高的報酬,所以全球股市都買。

要達到這個目標,其實只要買進像Vanguard Total World Stock Index Fund 這種全球市場的指數化投資工具就可以辦到。那為什麼我們還要再將全球市場分成更小的區塊呢?

主要理由在於資產配置。將全球股市分成幾個區塊,然後設定各別的配重,有機會(請注意是有機會,不是一定)藉由再平衡,可以產生賣高買低的效果,而增進整體投資組合的報酬。

至於要進行多細的劃分,有很大一部分取決於投資人想要花多少精力管理投資組合。

最簡單的是二分法,已開發國家和新興國家。只要兩個配重數字,兩個投資工具便可以執行。

四分法,是將成熟國家分成美國、歐洲和亞洲三塊,再加上新興市場。這算是一個不算簡單,但也不會太複雜的區分方法。(其實這方法會漏掉加拿大,修正方法是用北美取代美國。)

再細一點,可以將歐洲分為歐洲大陸和英國。將新興市場區分為亞洲、歐洲和南美新興市場。但分得愈細,投資人就需要將投資組合割得愈細,也需要愈多的投資工具,更多的精力來管理。

區分為四個區塊,是一個可以掌握大多再平衡的機會,也不至過於繁複的區分法。

再者,會這樣區分,老實說,是一種美國的金融世界觀。

身為一個台灣投資人,我用自身的觀點來劃分投資世界的結果會是:台灣、台灣以外新興市場、北美已開發國家、歐洲已開發國家和亞洲已開發國家。

但是,台灣的金融市場能否提供對應的指數化投資工具?擁有最多指數化投資工具的美國金融業,自然是用美國人的眼光在看全球金融市場。選擇使用美國券商這個投資管道,也只好”入境隨俗”的用美國業者的觀點來四分天下。

但還好,風俗沒有差太多。對於已開發市場的劃分,其實相當類似。會有點問題的地方,在於新興市場。美國買不到台灣除外的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其實會推出這樣工具唯一可能的地方,就只有台灣自己),所以買進新興市場指數化投資工具之外,也同時使用台灣50 對台股進行指數化投資的話,兩者會有部分重疊。計算台股所佔資產比重需將兩者相加。

最後一個採用這類區分法的理由,在於方便看懂美國的投資書籍與資料。畢竟美國書籍和譯作,仍是投資書籍中談論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的大宗。閱讀美國投資機構的報告,也必然會遇到美國人的金融世界觀。採用這樣的區分法,不僅在投資管道方面有用,在涉獵英文財經知識時,一樣有用。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國際股市配置效果驗證(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Effects of International Equity Allocation)

海外券商投資工具總整理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2 comments:

阿囉哈 提到...

請教一下綠角大,您文中提到的北美ETF有哪些呢?您有投資過嗎?謝謝

綠角 提到...

我有寫文章談過各別投資工具
還煩請查找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