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

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簡單的說,就是適用於個體的特質,不一定適用由個體合成的整體。假如直接將適用於個體的描述,推廣到由個體組成的整體,以為也必定適用時,那便是犯下了合成謬誤。

譬如我們看不到金屬原子,但由金屬原子組成的一個鐵鍋,我們看得到。假如你說原子看不到,那麼鐵鍋就應該看不到,就是一個謬誤。

看來真是無聊得可以,這誰不知道呢?不過這個原則在經濟與投資方面的應用,倒是常會讓人覺得相當新奇

我們來看個假想的例子。假如某天,台灣的農產試驗所發展出一種新的稻米品種,叫做台灣強力一號。強力一號在相同的生長條件、耕作技術與肥料用量下,產量足足比現有的稻作高了25%,這是個重大發現。

基於某些理由,強力一號的種子首先被發給嘉義縣的稻農使用。果然一年下來,嘉義稻米產量大增,當地農民笑得嘴闔不攏。消息傳開,其它各縣市的農民表達強烈不滿,上街遊行抗議,於是政府廣發種子,新的一年,大家都來種強力。

又過了一年,全台稻米豐收,稻米產量遠超過一般民眾消費量,米價暴跌。政府出面安撫收購,農民對新稻種感到不滿。

雖是虛構,但這是一個典型的例子。單獨以稻農來看,一個高產量的稻種,將為他帶來豐收。但是當每個稻農都豐收時,產量過剩只會稻賤傷農,稻農不會拿到更多的收入,但消費者可以吃到更便宜米飯。對個體有益的東西,對整體不一定有益。

這是一個假想例子,我們來看歷史上發生過的案例。英國在中世紀前,使用非常原始的農地耕作制度。在這個制度中,好幾個農民共同耕作一塊廣大的田地,沒有明確的私有土地畫分。這種類似共產制度的耕作方法,讓每個農民都求及格就好,不會有人努力耕作。這個制度逐漸轉變,到19世紀中葉之前,幾乎所有農業用地都已轉化成私人所有。對於每一個擁有自己土地的農夫而言,自己這塊地的收穫就是自己的收入。大家戮力以赴。

看起來,土地私有化之後,農民有了自己的地,更加努力工作,將可達成更大的產量,獲取更高的收入,提升農民的生活。事實上,英國農地私有化之後,果然農業產量大增。但是之後過剩的產量和低賤的農產品價格,使得擁有私人土地的農民無法溫飽,他們必需放棄農地,前往剛開始工業化的英國城市找尋工作。

農地私有化提升農業效率與產量後,將導致農村失業人口大增。這看起來很不符合邏輯的論述,其實相當合理。有人將政策施行後導致料想不到的後果叫做”The law of unintended consequence”,”意料之外的後果定律”。但其實,符合這個對個體有利反而對全體有害的事件,不是Unintended,它是在之前,就應可猜想到的後果。

而在投資界,很多人根本沒有想到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根本不知道它的存在。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續1

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續2

The End of Poverty讀後感

2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感謝綠角大的分享,這真是有趣的觀念"對個體有利,不一定對整體有利"。

綠角 提到...

謝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