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衝撞-全球經濟巨變下的重建預言與投資策略(When Markets Collide)讀後感

假如你想看清楚當今金融洪流下,細小的潮流紋理,這本書可以提供你這樣的視野。

作者穆罕默德‧伊爾艾朗先生,曾任職於IMF、哈佛大學校務基金管理公司以及PIMCO資產管理公司。這種同時在國際組織與資產管理業者中工作過的經驗,讓作者得以從國際組織、國家、與投資人這三方視野,來看當前金融環境對三者所形成的危機、機會與挑戰。

書的開始提到目前全球金融的特別現象,諸如美國公債大量被某些新興國家持有、新興市場在全球市場與經濟中扮演愈來愈重要的角色還有國際組織面對此一新局的挑戰。

這一部份看起來和當今許多看好新興國家的報導一樣,但從第四章開始,在完成背景描述後,作者開始深入。他指出新興國家雖可能成為全球經濟成長引擎,但也指出”管理成功可能比管理危機更為困難”,並條列出這些新興國家過去無法維持成長的理由。他不是一味的看好,他也看到成長無以為繼的可能。

除了這些新興國家對內的經濟政策之外,作者也討論當這些國家在經濟發展成功,還清外債並逐步建立起自己的外匯存底時,從債務人到債權人的轉換過程。這個四步驟的其中之一,”負債與資產管理”,讓許多國家開始發展主權基金。作者詳細解釋了主權基金影響的多重面向,從它的發展過程中,從原先因注重安全而持有公債,到如何追尋合理報酬而開始在全球金融市場找尋投資機會,從它本身代表國家動向的名稱,如何引起政治人物的過度敏感或讓政府在出售本國金融資產給予外國主權基金時,引起的民族情感問題等。讓讀者體會到這是一個可以再三玩味的議題。

作者在第四章與第五章之間,對當今造成全球金融動盪的癥結—次級房貸與衍生性金融商品,進行相關討論。作者引用說道,”結構性商品吸引了愚蠢的借款人、愚蠢的投資人和聰明的仲介人員,仲介人員說服前者去借他們還不起的錢,又說服後者投資他們不懂的東西。”這句話雖在說美國次級房貸的售出,與再包裝成金融商品販售給投資人的過程,但對照於一樣受到結構性商品重挫的國內投資人與金融業信譽,居然是貼切異常。

第六章作者講述它對當前各種投資工具的看法。從最基本的資產配置、股票、債券講到屬於另類投資工具的避險基金和私募股權。這些論述中,作者提到比較有趣的兩點。首先是傳統和另類投資工具間的界線將逐漸模糊。譬如近年美國基金業推出的130/30基金。這類基金放空相當於基金資產30%的證券,然後用基金資產的130%做多。這類型產品,就是在中間地帶的產物。再來,作者強調尾端保險的重要。也就是,投資人不能只顧著機率分布的中間,那些最可能發生的結果。發生機會很低,但一發生就有重大影響的事件,投資人必需預先進行防範。

第一點對於國內投資人來說,仍屬未知。畢竟國內金融法規,尚未容許像避險基金這類的另類投資標的存在。或許日後,當台灣金融市場更加成熟開放之後,同時開放了另類投資工具與介於傳統和另類之間的投資工具。在外國慢慢出現的演變,在日後可能是會同時出現在國內金融舞台的角色。至於尾端事件的保險,這以國內投資人手邊的工具來說,實是力有未逮。但投資人仍應注意這個可能,當一個事件的發生曾被預期過時,它就不會那麼意外了。

書中也提到金融決策的兩難。在發生撼動整個金融市場的風暴時,主管單位是就相信市場,讓市場紀律去處罰做出不良決定的業者和公司,或者為了挽救系統的穩定性,應出手相救?怎樣決定誰該救、誰該死?怎樣分辨市場中的好人和壞人?他這次被風暴掃到,是因為他就是始作俑者或者是因為他剛好位在颱風路徑上?當市場都知道主管單位不會放任不管時、將廣泛疏困時,會不會鼓勵投機的業者,從事高風險的行動?在一般常見的關於金融政策的討論上,加上了一層更深入的想法。

書中提到許多有趣的概念。

譬如”檸檬市場”。在中古車市場中,有問題的二手車被叫作檸檬。當買家在中古車賣場之中,他確定有這之中有檸檬,但又沒辦法確定何者是檸檬時,他只好疑神疑鬼,把所有二手車的評價都降低一些。這個現象,用來描述08年借貸市場發生的事相當貼切。因為無法確認到底誰是值得信賴的貸款人,所也借款方猶豫不決或是要求很高的利率以補貼風險。

譬如“內生性流動性”,指的是發自金融體系內部,因需求而產生的槓桿。這種現象,會讓央行等政府機構,想要藉著傳統方式調管資金流動的效果變弱。這對目前主管當局形成挑戰,因為這次金融風暴的核心之一,就是槓桿的過度運用。

還有”古德哈特定率”,是用來描述,假如某個資產因為初期傑出的表現吸引了很多投資人。這些投資人的參與,這個動作,本身就將改變這項資產的預期報酬。太常見的後果是,更多人來分食,每個人的餅就更小塊。更糟的是,形成泡沫。殺傷投資人也對經濟造成妨害。

這些作者用來解釋當前市場現象的概念,其實可做為下一步閱讀的起點,是可以深究的議題。

(ps. 這本書預計12/24才出版,不過已經有博客來的連結,可以先看一下書評和內容摘要。)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邱吉爾的政治見解(Winston Churchill’s Political Opinion)

不動產貸款證券化(Mortgage Securitization and Mortgage-Backed Securities)

信用違約交換---以雷曼兄弟為例(Credit Default Swap and Lehman Brothers)

10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拜讀綠角大作已有一段時間,對您許多見解深感佩服。為此篇較類似書摘,少見綠角大心得,有點遺憾

@jesicalin 提到...

有意思。
不知道作者對於這樣的巨變下,
個人該如何存活與保住財富,有什麼建議呢?

現在人心惶惶,悲觀預言一籮筐,但是我更希望能聽到務實的忠告呢。

綠角 提到...

讀者朋友的眼光真是銳利

綠角 提到...

我覺得最務實的作法
莫過於Johny Walker廣告所說的
"Keep going"
原有的計畫 繼續作

匿名 提到...

綠角你好:

最近在看REITS
分別是IYR跟RWX
最陣子跌了很多

想請教您一個問題
"配息率是怎麼算的?"

http://0rz.tw/fd5bv
裡頭的"Current Distrib. Rate (on share price)"
就是指配息率嗎

IYR居然一年配了這麼高的利息
不曉得是不是我誤解這個數字的意思
因為我沒有看到yield這個字眼

配息雖然看起來很高
可以淨值可是跌掉了2/3的說
那又是怎麼去算配息率的呢

請綠角大有空指教一下
在此先感謝您了 <(_ _)>

馬克吐司

綠角 提到...

Current distribution rate的計算
你可以將最近一次配息金額
乘以12(每月配的話 每季配就乘以4)
再除以NAV (或share price)
看看是不是就是一樣的數字

這等於是假設
未來的配息都有這麼多
才會有這樣的distribution rate
但未來 可能更多 也可能少

匿名 提到...

還算可以的一本書
但這將新與市場抬得太高

綠角 提到...

沒錯
將新興市場抬太高
是最近很多財經書籍的毛病

這些代工廠
這些以勞力為基本輸入來進行生產的經濟
假如他們能輸入的生產原素只有勞力
會有多大的成長性?

這是一個經濟的起步沒錯
但會有它的限制

一家Nike公司裡
誰賺的錢多?
是在工廠裡組裝球鞋的工人
還是球鞋的設計師
還是一雙鞋都沒做過的董事

出腦力和出錢的人
可以賺得比出勞力的人多很多

不過這本書
至少還有講些新興市場成長可能無法維持的理由和論點
比起一味看好的書籍
在這方面是好一點

"新興市場"這個名字取得實在太好了
好像向上是唯一的路

或許叫"有可能上升也可能沉淪的市場"
可以讓一些作家和投資人的頭腦清醒一點

KIWI 提到...

綠角大的文章可以激發出我的許多觀點及想法,目前也在起步把一些理財心得寫在BLOG上跟大家分享,希望綠大有空也可以進來逛逛

奇異果的異想世界
http://kiwiwantto.blogspot.com/

綠角 提到...

寫得不錯喔
一同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