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初步—再平衡的執行策略續2(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balancing Strategies)

我們用實際例子來驗證,當兩種資產報酬類似但走勢不同時,再平衡可以提升報酬。

我們採用歐洲和美國這兩個已開發國家的股市為實驗標的。實驗期間是1969年底到2007年底這38年。

根據MSCI 美國和歐洲股市指數(MSCI Standard Core Index, USD, Gross),從1969年底到2007年底,美國股市年化報酬10.71%,年報酬標準差16.90%。歐洲股市年化報酬12.33%,年報酬標準差20.67%。

狀況一,是投資人在1969年底,對美國和歐洲股市各投入50%的資產,然後就再也不去管它,一直放到2007年底。

狀況二是投資人在1969年底對美國和歐洲1:1投入之後,每年年底檢視一次,只要當時美國和歐洲股市資產比值不是一比一的話,就進行再平衡。

狀況三是一比一投入之後,每年年底檢視一次。但這次設有20%的再平衡區,也就是說美國和歐洲資產比重,可以被允許在40%到60%間遊移。(50%的20%是10%)假如資產比重都還維持在這範圍之內,就不進行再平衡,等到明年再次檢視。假如美國超過60%(等同於歐洲低於40%),那就啟動再平衡,將兩者調回1:1的比例。

這三個狀況所帶來的年化報酬與年報酬標準差如下:

我們可以看到,有實施再平衡的狀況二與狀況三,年化報酬均高過放著不動的狀況一。假如我們用報酬除以標準差,做為一種Risk-adjusted return的計算方式,一樣可以看到狀況二和狀況三的數值也都勝過狀況一。

這個例子,我們看到再平衡的提升報酬效果。

這時我們可以回到資產配置步驟的宏觀架構。一個以退休為目標的典型資產配置有建構、維持和提領這三階段。在維持階段有兩個重點,分別是持續投入的計畫與再平衡的執行。

以一個不想在投資方面花費太多心力的投資人來說,他可以採用簡單的定期平衡方式,且將再平衡區設為零。譬如一年檢視一次,一看到資產比例與目標不同,即進行調整。如此簡單的再平衡計畫,即可以收到再平衡控制風險的效果。

而持續投入計畫與再平衡是可以合併執行的。

我們再來看X先生的例子。

X先生以手上的300萬現款投入後,完成了資產配置的架構,如下表所示。

假如過了一年之後,各資產價格與比重變成以下狀況。

資產總值275萬六千,是虧損的一年,比當初的三百萬少了快25萬。

X先生預計每年投入50萬,所以加上這次投入的50萬,資產總值會變成325萬六千。這樣的總值,依原先資產配置計劃,各標地比重與金額應如下表:

將此表中的金額,與上一個表中的金額相減,就可算出各標的應再投入金額。

將新投入的50萬依上表的再投入金額買進各標的,即可同時完成持續投入與再平衡。

這個過程中有兩個細節。

首先是,統計資產總值時,應用最後這筆金錢要投入的市場。譬如X先生退休後要在台灣生活,他統計資產總值就用新台幣。假如X先生的退休居住地是蒙大拿的森林小屋,那麼他應用美金計價。

再來就是,各標的的最小買進單位。譬如剛才的例子,美國全市場指數ETF要再投入88400。假如該ETF一股是1500台幣,那麼投資人不可能買到剛剛好88400的金額,要不就是少買一點,買58股,共87000,或是多買一些,買進59股,共88500。資產比例很難控制到15.00000000%那麼精準的數字。通常是15.1%、15.3%或是14.87%這種有點不同的數字。只要你有朝著目標走,那麼屈就於現實的一點點偏差是可以接受的。

最小單位會有問題的,最可能的就是負責台股部份的台灣50。相較於美國市場上的ETF可以一股一股買進,台灣50的成交單位是一張,也就是1000股,目前就有五萬左右的價格。假如投資人要在台灣50方面進行較精確的控制,可能需要零股部位。(或是資金夠大,1%或甚至千分之一就值一張台灣50)零股部位的建立不用等到投入新資金時才買,當台灣50有配息時,就可以利用這些配息再投入台灣50,建立起台股的小額調控部位。這些小額台灣50部位,也讓投資人必要時可以賣出這些零股,調降台股的比重。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寶來台灣50基金概述(Polaris Taiwan Top 50 Tracker Fund、TTT、0050)

台股的長期觀點(TAIEX for the Long Run)

20 comments:

micyang 提到...

現在有0060新台灣
可以趁現在撿便宜

匿名 提到...

綠巨人
安東尼波頓教你選股:歐洲首席基金經理人的逆向投資策略
這本書對你有沒有幫助?

AR 提到...

感謝綠角以實際數據為我們印證再平衡確實有效 不過提升的效益比小弟原先的想像要少就是 比較意外的是狀況三的再平衡策略竟然反而增加了波動度 另外個人好奇 如果有一個狀況四 乖離率設為10%執行再平衡 不知結果會如何?

綠角 提到...

AR相當細心
這個狀況
容我有空再算吧

匿名 提到...

突然想到一個問題,綠大在說明這個主題(或是其他主題時),用過去的資料來回測您說的觀念,似乎驗證您的觀點,這算不算是您常說「看後照鏡開車呢?」過去30年美歐股市是這種走勢,誰知道未來30年也會是類似走勢呢?

綠角 提到...

我用歷史資料
驗證這些基本法則
而不是用歷史資料
導引出投資法則

要驗證再平衡
在報酬類似,走勢不同的資產間
有提升報酬的作用
我也可以不用歷史資料
就用自己編的假想數字
可是這樣會讓人覺得很虛浮
也不會比較省力

我並沒有因為歐美間再平衡可以提升報酬
在股債間再平衡會降低報酬
就再平衡歐美
不再平衡股債
我沒有從歷史"經驗"中
導引出這些作法

這些歷史資料
是供我解說
再平衡在不同狀況下可能會顯現出的不同作用
未來會怎樣 仍是未知
但你知道愈多的可能
就愈少有意外的狀況

Simon Hsieh 提到...

如果必須在美國繳稅,那再平衡時就必須繳15-30%的稅(視長期或短期所得),這樣來說再平衡反而會大幅降低獲利了。如果不使用再平衡,則等到提領時再繳15%的稅反而是較划算了。

匿名 提到...

"但你知道愈多的可能,就愈少有意外的狀況"大大這兩句說的真好。未來雖不可測,但作好各種可能的心理準備,到時就不會手忙腳亂。

綠角 提到...

Sean
這不一定
對於美籍人士
有401(K)等tax-sheltered accounts
可供使用
執行再平衡
不一定要繳稅

謝謝onlycafe的支持

Simon Hsieh 提到...

是沒錯,在美國可以使用401k或IRA來避免掉稅的問題,但是通常401K或IRA的限制較多,且401K等TSA帳號大部份沒有index fund可供選擇。因此如果要能夠自由選擇投資標的,大概只能用個人一般帳號了,這些提供再平衡策略的作者不知道是否有考慮到稅務的問題,如果要考慮稅的問題,那我個人覺得大概是每年投投資一次,且再平衡的間隔一定要超過一年(366天至少),這樣才能確保是使用(15%)的稅率。
不然就只能開傳統IRA帳戶並且自已操作。但這樣就有59歲半才能提領的限制。在金錢使用上就較沒有彈性了。

綠角 提到...

我看過的討論資產配置的美國大眾投資書籍
有講到再平衡的 都有講到稅務問題
考量的不只是Asset allocation
更要考慮asset location
資產放在什麼樣的帳戶內
才能在再平衡時
僅量減少稅的發生

這是可以寫很多文章討論的問題
還好對於台灣投資人
沒有那麼多顧慮

max 提到...

綠角,你好,我對再平衡非常有興趣,因為目前的操作方法就是使用再平衡的策略,因為受了"天才數學家的秘密賭局"裡一句話的啟發,裡面夏農(不知道台灣翻譯為何?因為我看的是簡體版的)說了,只要一半現金一半股票(or其他標的物..),使用再平衡策略,是可以讓資產成長的.

而且目前我也解決了波動要足夠夠大,佣金要足夠低的問題,目前看起來不管漲跌,只要市場不關閉,幾年內我就可以達成理想的目標,因為我是使用每天再平衡的方式...

想要跟您請教的是,目前國內外有沒有哪本書是有深入討論研究再平衡策略的,如有請幫忙介紹

綠角 提到...

討論再平衡的文章很多(英文)
以再平衡為主要內容的書
我倒是沒看過

匿名 提到...

看了上述舉例的資產配置
使我聯想到耶魯跟哈佛的校產基金配置
只不過它們的配置多了
REIT.商品.避險基金
就所閱讀的書籍之中
雖然商品和避險基金和股市有低相關
但過去商品長期報酬約等於國庫券
風險與報酬不成比例
在購買成本上也頗高
避險基金的佣金過高 長期績效不穩定
就資產配置來說
商品及避險基金可能不太適合散戶
但在REIT的配置上
我還是有些疑慮
在次貸發生後 它的跌幅其實不亞於新興市場
以產業類別來說
它的確和股市有低相關程度
但它是否有必要納入資產類別
實在令我困惑
不曉得本版主對REIT此種類別
有無看法?

綠角 提到...

有沒有必要納入REIT
多看一下各方看法
然後自己決定就好啦

關於REIT的文章
本部落格只有一篇"What’s REIT?"

匿名 提到...

嗨, 綠角您好,
我投資的經驗不多, 但讀完這幾篇關於置產初步的文章感覺獲益良多. 那我想請問一下, 再平衡的頻率要如何拿捏? 三個月, 半年, 還是一年比較好?
謝謝

綠角 提到...

一年做一次就好啦

匿名 提到...

謝謝!
另外想要請教一下...
假如每個月都會定期定額投資, 那是否只有新資金的部分才要按照配置比重? 然後一年後再將總資產作再平衡的動作?
(這樣感覺對最後幾個月才投入的資金來說, 時間好像不夠長, 所以覺得怪怪的...)

匿名 提到...

嗨, 綠角您好,
我想我已經找到答案了...
"不是每月投入才叫定期定額。每季、每半年、每年也都是定期定額。沒有每月投入才是最好的定理
每個月都會定期定額投資。"
http://greenhornfinancefootnote.blogspot.com/2008/08/superiority-or-inferiority-of-monthly.html
這部落格裡的知識真是齊全呀 :)

綠角 提到...

感謝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