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初步—再平衡的執行策略續1(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balancing Strategies)

上一篇文章討論再平衡的時間間隔選擇後,這篇文章討論臨界平衡的選擇。

臨界平衡的再平衡區(Rebalance band),可以從0%、5%、10%、15%、20%到25%或更大的數值。譬如0%,那麼每次當投資人檢視投資組合時,只要當下的資產組成比例與計劃有任何不同,那麼就啟動再平衡的動作。

譬如20%,假如資產配置中某資產的計劃比例是30%,那麼該資產的實際比例就可以在24%到36%間遊走。假如某次檢視時,發現該資產比重已經超過36%了,那就需要再平衡。

何種平衡區較為有利,與市場走向有關。假如市場表現出頻繁的回歸平均傾向,那麼採用小一點的再平衡區,較常啟動再平衡,可以買低賣高,會較為有利。假如市場表現出順勢傾向,跌就跌好一陣子,漲就漲一陣子,那麼採用大範圍的再平衡區,會較為有利。

以下以歷史實際指數數值對再平衡的功效進行驗證。

我們採用歐洲、美國、亞太成熟市場與新興市場這四地區的MSCI股市指數來進行實驗(MSCI Standard Core Index, USD, Gross)。雖然歐美與亞洲已開發國家有從1969年底至今的指數資料,但新興市場指數自1987年底才開始編製。所以牽就新興市場,我們來看這四個地區,自1987年底至2007年底,這20年間的再平衡表現。

我們假設第一個場景是某投資人,在1987年最後一天,有100塊,均分成四份,每個市場投入25塊,從此就擺著,讓這25塊隨著各市場的起伏而變動,都不去動它,直到2007年底。(Drifting mix)

第二個場景是,投資人一樣在1987年底,對四個市場分別投入25塊,然後每年年底檢視一次,不管變動如何,都將四個市場的分配比例調整回各佔25%。直到2007年底。(Look Interval: 1 year; Rebalance band 0%)

第三個場景是,投資人在1987年底,對四個市場分別投入25塊,然後每年年底檢視一次。只有當某市場的比重,超過整體的30%或低於25%時,才進行再平衡,將各地區都調回25%。否則就不動,到明年再檢視一次。(Look Interval: 1 year; Rebalance band 20%)

這三個方法的結果如下表:


這張圖表的意思是,從1987年底到2007年底這20年間,一個股市部位分散全球四大區塊的投資人,他假如買了就放著,都不要去做什麼再平衡的動作,報酬會更好。

也就是說,場景二和場景三這些再平衡的動作,皆無法提升報酬,反而是降低。

為什麼會這樣?再平衡不是買低賣高,有提升報酬的作用嗎?

事實是,再平衡是有機會提升報酬,不一定會提高報酬。買低賣高是再平衡的本意沒錯,但要提高報酬的先決條件是,低的東西會漲回來,高的東西會跌下來,這樣再平衡才能有提高報酬的效果。

這個實驗為了牽就新興市場指數,從1987年開始計算。而日本股市,自1989年12月達到高峰後,一路重挫,再也沒有回來過,造成亞太成熟市場指數難看的成績。

也就是說,這20年間,假如投資人都不要再投入亞太股市,當初投入的25塊在那邊就好,不要賣掉表現好的市場,再買進亞太股市,而招致更多的損失,他的報酬率會比較好。這也就是為什麼,這20年間,都不進行再平衡反而報酬較高的原因。

從1987年底到2007年底這20年間這四大地區的股市年化報酬如下:

這20年間,亞太市場遜於其它地區的報酬,是在各區域之間實行再平衡會導致較低報酬的原因。

但再平衡最重要的功效,控制風險,卻仍有達成。我們可以看到先前的表格中,實行再平衡的場景二和三,其年化報酬的標準差皆小於不實行再平衡的場景一。

這個例子所導引出的結果,不僅適用於股市中的不同地區,也適用於不同資產間的再平衡。

也就是說,假如在一個高報酬與一個低報酬的兩種資產間實行再平衡,投資人拿到的報酬率,會低於不實行再平衡的報酬。

最顯而易見的例子,就是過去實行股債平衡的投資人。我引用William Bernstein文章中的一個例子。從1926到1994,美國股市年化報酬是10.19%,債券則是5.51%。假如一個投資人,從1926開始採用股債比1:1策略而且每年再平衡一次,從1926到1994年,他會拿到8.34%的年化報酬。但假如他在1926年,一比一買下股票與債券後,都不進行再平衡,那麼他會拿到9.17%的年化報酬。

本當如此。再平衡一直賣掉長期表現好的股票,轉進表現沒那麼好的債券,為什麼會拿到較佳的報酬?

但是,較高報酬的代價,是較大的風險。一比一投入,然後都不去動它的策略,到50年代中期之後,整個投資組合中有大於90%的部位是投在股票之中。投資組合經歷很大的波動才達到最後的終點。

但是,資產配置在最初設計時,投資人精心計算後所挑出的資產比例,是一個符合自身風險屬性且有合理機會達到目標的配置。有什麼理由這些配置比例不是由投資人決定,而要放手交給市場的波動來決定?再平衡是控制資產配置比例、控制風險的工具。有時候可能會增加報酬,但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再平衡最重要的要點,在於控制風險。

而且這是過去的狀況。現在股票與債券間的預期報酬差異不如歷史經驗那麼大。想要讓資產比例隨股市漂動,獲取較大報酬,可能會適得其反。(可見常見的投資謬思---被誤解的債券(The Misconceptions about Bonds)一文。)

而在同類資產中,譬如剛才舉例用的股票,在不同區域間實施再平衡的最重要目的,仍然是風險控制。80年代末期後的亞太股市,雖讓再平衡損傷了整體報酬(但不是很多,不到1%),但同樣的再平衡策略,在80年代日本狂飆的時候,也很穩當的控制住這個泡沫。當你亞太股市部位,最多只能占整體國際股市的25%時,泡沫再大是要大到那裡去。狂漲的市場,倒是會一直碰觸到再平衡上限,讓你收割他人的瘋狂。

再平衡可以提升報酬的狀況,是要兩種資產之間,報酬類似但走勢不同。

待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資產配置初步—再平衡(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Rebalancing)

11 comments:

匿名 提到...

真高興能看到這篇,很多之前在思考的問題有了更清楚的方向!!

匿名 提到...

第四段第二行,買高賣低?

綠角 提到...

謝謝ffaarr的鼓勵
也謝謝vink的指正

AR 提到...

高風險高報酬,這是一般的說法.小弟在思考一個問題,就是如果[再平衡]無法保證提高報酬率,就算是控制了波動風險,其意義何在呢?還有必要大費周章去執行[再平衡]的動作嗎?

AR 提到...

還有,一直忘了先徵詢您的同意,就逕自將您的網誌作連結,很抱歉,希望您能同意,謝謝!(若蒙同意交換連結,那就更是小弟的榮幸了...) http://arli096347.blogspot.com/
email: arli096347@yahoo.com.tw

AR

綠角 提到...

再平衡還是要做的
因為減低了風險
其實就是提高了報酬
假如你眼中的報酬是Risk-Adjusted Return的話

AR 很高興可以跟你交換連結
希望能多看到一些你精采的論述

匿名 提到...

綠角:
請問可以提供以下2者在過去數十年的比較嗎?
1)採用這四個地區皆占25%的平分作法&再平衡
2)投入世界指數(ex:vt)讓market cap決定這四個地區比例

還是說,也不需要作了,因為投入世界指數(ex:vt)就像這篇所提的"不使用再平衡"作法?
謝謝

綠角 提到...

很有趣的提議

但計算需要花一些時間

匿名 提到...

綠角你好,

至從拜讀了你的"股海勝經"及"綠角的基金8堂課後",我以往購買的一些雜七雜八的理財書籍就很少再翻閱了。對我來講,你書中所提供的,並不是一個廉價卻經不起試驗的操縱手法,而是打破了我們既有的一些迷失與成見,更進而引導出一個健康的人生態度。也許真正的學習,並不是要得到多少東西,而是要能丟掉多少東西。近來有跟同事談論到甚麼是最好的投資時,我都會回答道,最好的投資就是"投資自己"
另外我最近在思考一個問題,當我做好股債配置並定時執行再平衡後。如果再依市場指數過去的相對高低點來做股債比例的調整,是否可行,是否有任何的盲點存在?比如我們假設台股過去五年之間的高點是10000點而低點是4000點,在這區間分別設定幾個觸發點,比如5500,7000及8500。一旦市場指數碰觸到觸發點(中間也設一些緩衝區,避免交易過度頻繁),就執行股債比例的調整,指數越高,股票比例就越低。對這樣的做法,不知綠角的看法如何? 謝謝!

綠角 提到...

匿名先生你好
很高興您覺得閱讀拙作可以有所獲得
投資自己 的確才是最好的選擇
將自身大量的時間與精力
投入研究市場消息
大多是浪費時間

按過去的指數區間的方法來操作
還請參考綠角的基金八堂課書中的7-4一節
"看後照鏡投資"

匿名 提到...

謝謝綠角的點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