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見的錯誤績效比較方法(Judging Mutual Funds Performance with Wrong Benchmark)

在衡量基金或主動操作的績效時,最重要的就是一個合宜的比較基準。

譬如群益馬拉松基金,在國內某個基金資訊網站上,是這樣呈現它的績效。




這個表格列出了基金與指數在過去五年,每一個單一年度的報酬。台股基金跟衡量台股表現的加權股價指數對比,看來相當中規中矩。
(表格中也可以看到,除了2011表現勝過指數之外,其它四年都是落後。)

問題是,這個加權指數是沒有計入配息的價格指數(Price index)。它只單純衡量價位的變化,沒算進配息。

基金本身都會拿到持有股票的配息。用有拿到配息的基金,與沒計入配息的指數對比。那是不合理的比較。

正確比較方法,是與有計入配息的”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對比。

大多數衡量市場表現的指數都是一對的。一個是只計算價位變化的價格指數(Price index),另一個則是有計入配息的總報酬指數(Total return index)。後者,才是合理的績效比較基礎。

所以我們用加權股價報酬指數,將上表重寫一次。如下:


2012

2011

2010

2009

2008

基金績效

7.05

-19.32

9.02

66.49

-47.82

報酬指數績效

12.94

-17.98

13.57

83.34

-43.07

基金落後指數

5.89

1.34

4.55

16.85

4.75

這下難看了。從原先的還有一年勝過指數,變成每年都輸給指數。最大落後幅度,從11.85%放大為16.85%。除了2011以外,每年落後至少4%。

從這個例子我們可以看到選用錯誤比較基準,會讓基金看起來似乎比較容易擊敗指數。換句話說,會讓主動投資者看起來比較厲害。僅管實際上,他們是輸給市場報酬。

在這裡我們跟美國的知名基金網站美國晨星比對一下。在美國晨星的基金資料頁面中,不論是基金 (以PTTAX,PIMCO總回報債券基金為例)


還是ETF (以VTI,Vanguard全美國股市ETF為例)


都是跟Total return的指數對比(可見圖中框起來的TR縮寫)。這才是正確做法。

在台灣,不只是基金資料網站,很多媒體報導,譬如”第一季,70%的基金擊敗指數”之類的標題下,你會發現,撰文者都是在跟價格比較,而不是跟總報酬指數對比。

因為比較基準錯誤,所以這些報導會帶給人錯誤的印象與看法。(或者直接說,這根本是一篇錯誤的報導也不為過)

新聞從業人員或是網站經營者,沒有這方面的知識,或許可說是專業知識不足,所以做出誤導的陳述。

但假如你在基金公司的網頁或基金年度報告中,看到他們將基金績效拿來跟Price index對比,而不是跟Total return index對比。那問題就大了。

這些資產管理業者,不可能不知道這兩個指數的分別。他們卻刻意選擇容易打敗,績效較差的Price index做為基金的比較基準。這就有刻意誤導的嫌疑。

選用錯誤的比較基準,其實是一個嚴重的錯誤。犯下這種錯誤而不自知,那代表基本金融知識不足。明知有這個問題,卻還是這樣寫,那有誤導的用意。

在這個主動投資當道的世界,用一個比較容易打敗的指數,讓主動型基金表現看起來比較好,讓主動選股的投資人比較有機會拿到”勝過指數”的報酬,看來相當符合”共同利益”。

不過,這只是自欺欺人罷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不要再使用錯誤的指數來比較績效(It’s Wrong to Benchmark with Price Index)

指標指數與策略指數(Benchmark Index and Strategy Index)

績效的真義(The Real Meaning of Performance)

絕對報酬與相對報酬(Absolute and Relative Return)

7 comments:

逸揚指 提到...

感謝綠角大大,用如此清楚的圖示方式,告訴大家怎麼正確的比較績效

原來....基金業者故意不小心的捧高自己的能力,更會讓所有不明就裡的投資者信以為真呀!

雷逍 提到...

非常深入淺出且實用的內容
感謝綠角的分享
在國內TR的觀念似乎並不普遍
每每比較的都只是價格變動
不知道TR的指數除了美國晨星外
還有何處可以查的到呢?
另外我在台灣晨星看到NR
找了一下NR大概是指Net performance
不知道和TR的概念是不是完全相同哩?

Wong Wai Leong 提到...

綠角先生,請問一下你有沒有曾寫過關於要成為被動投資者的文章?例如心理上要準備好「比較悶」,沒有「刺激感」,而且還要有點「信心」,在高低位時都買入之類。

原因是當我覺得要成為被動投資者前,我自己的方法當然是閱讀綠角的書,打好根基。

不過,由於從小到大,人們對投資的認識,通常都是靠主流媒體或者身邊朋友從而認識投資,他們大多是用主動投資,令到人們覺得投資就是只有主動型。

因此,要和這群人談起來的時候反而有點困難,因為他們心中已經存有一定的理解,並不能夠容易接受其他意見。反而甚麼都不懂的人更好,將主動和被動的概念跟他們說,讓他們自己選擇。

當然,我一定相信有主動型成功的投資者,利用綠角介紹的概念,既然市場回報=主動型而超越大市+主動型輸給大市+被動投資回報。總有一批人能夠超越大市,而且是長期超越。老實說,我身邊真正認識的朋友,只有一個,他廿多年來都超越大市,靠買賣股票養活家人。真是應了綠角說的「生存者定律」。其實主流媒體上,標榜自己成功的金融才俊,當然不否定他們的成功,只是相比更多的人,他們其實是少數,但主流媒體常常報導時,令人產生錯覺,以為他們能超越大市是很容易的事。

綠角 提到...

謝謝各位朋友的分享與討論

綠角 提到...

Wong Wai Leong

我倒不覺得指數化投資比較悶
投資方面可能就變得不太需要投注大量心力
但整體生活可說是精采許多~

ayz847 提到...

我不覺得新聞從業人員或是網站經營者,沒有這方面的知識。
我認為,他們是【共犯結構】!

匿名 提到...

絕對不是不懂,是太懂了,所以才這樣寫,至於目的為何…大家各自解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