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Fortune Sellers讀後感1---預測的緣由
從燒炙獸骨,試圖從龜裂紋路中看出端倪的人類遠祖,到今天從各種經濟指標企圖一窺未來市場走向的現代人類。這個問題,自有人類以來,就縈繞在我們的腦海之中。
面對未知的未來,我們以預測來解答。預測未來,也成為人類社會中不可或缺的行業。從氣象、經濟、股市、人口成長、科技發明、社會發展,幾乎各個面向,都有一群專家,試著預知未來。
除了我們不喜歡不確定的天性,找到正確的預測也有強烈的財務誘因。倘若能正確預知市場與經濟的走向,那等同是踏上通往大筆財富的康莊大道。也難怪,能帶來最大金錢回報的預測行業,簡言之,就是經濟與市場預測,正是最多人從事的預測行業。
The Fortune Seller的作者William Sherden開始有寫作此書的想法,是在1985年。當時他正為官方聽證會準備通膨預測。他靈機一閃,想說預測來預測去,他與同行的專家們,到底準確度如何呢?於是有了這本分析人類在各個領域預測成果的書。
包括氣象、經濟、股市、社會發展、科技進展,都被作者一一寫成專章,討論其預測的理論,成果與效益。
未來可以預測的想法,由來已久。最根本的想法,就是決定論(Determinism)。
在科學啟蒙時代,當科學家把望遠鏡舉向天空的星體,他們發展出了一套物理定律,讓他們可以預測天體的軌跡。到牛頓三大運動定律的推出,這種”決定論”的想法到達頂端。”決定論”(Determinism)指的是,事情的發展依循定律與模式。在某個特定的初始狀態下,經過某種作用,依循某個定律,必然會達到某個特定結果。只要找到這些定律與模式,我們就能預測未來的發展。一如我們預測天體運行。
這個概念的風行,讓人們不斷在各種領域中找尋定律與反覆出現的模式。但這個想法,在許多領域踢到了鐵板。社會學、氣象、經濟與金融市場,就是其中數例。
這些領域中,決定論已經被證實是一個太過單純的想法。
作者先從氣象預測講起。
氣象,是有物理學根據的。我們看到的風、下雨、颱風、起霧等現象,都有物理學解釋。氣象其實就是大氣、水體與陸地間的熱交換。我們知道它的原理,但卻無法正確預測。為什麼?
主要的原因在於這是一個混沌系統。Chaos一詞是由MIT教授Edward Lorenz在1961年提出。他發現在氣象模擬預測系統中,只要一點點初始設定的差異,就會帶來非常不一樣的結果。他也發明了”蝴蝶效應”(The Butterfly Effect)一詞,說在巴西叢林中蝴蝶振翅所帶來的氣流擾動,可以造成襲擊德州的龍捲風。
(所以他的著作The Essence of Chaos的封面,就有一隻蝴蝶。)
作者在The Fortune Seller書中舉的是自己做的一個小實驗。他使用一個氣溫預測系統,只要百萬分一度的初始差別,在二十幾小時後的預測就會開始天差地遠。(請注意,是百萬分之一度)。
也就是說,就算我們找到正確的天氣預測模型。但只要我們對目前的測量有一點點誤差,未來的結果就會完全失準。
再者,我們目前尚無法對氣象狀況做出一個全整的切面瞭解。
氣象是一個3D的龐大系統。從我們立足的地面,到高空,到人跡罕至的浩瀚大洋,都是氣象系統的一部分。光是在地面上,我們就只是設立幾個氣象站,採集這些地點的溫度,雨量、風速等資訊。那天上呢?還有海上呢?我們其實知道的很少。用這些很少的點,想要掌握全面,那是艱鉅的任務。
作者在這章還提出一個很重要的觀念。那就是氣象預測準確,不代表預測者有技巧。
連準確都不一定有技巧了?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技巧指的是,要超過某一個標準。
譬如,我們可以用個很天真的方法來預測明天的天氣,那就是猜明天會和今天一樣。這個方法,其實還蠻準的。假如氣象學家的預測沒有比這個天真方法準的話,那是不具技巧的。
很好的概念。就像基金經理人幫你賺錢不代表他有技巧一樣。他要超過一個標準,那就是合宜的對應指數。假如指數漲20%,你的主動型基金才賺10%。很抱歉,那是害你少賺,不及格的成績。
不同領域,一樣的道理。
雖說天氣有各種物理學知識可以解釋,但現代天氣預測的方法,恐怕仍是相當原始。
譬如要預測颱風路徑。你以為現代預測方法是把各種數字丟進超級電腦,請電腦算一下可能的發展狀況嗎?
不是。是把這個颱風的路徑,與過去走過同一條路的颱風對比。用過去颱風的歷史,來預測現在這個颱風的走向。
我們來看一下2012八月底,對於天秤颱風的預測:
與實際路徑:
(本圖取材自中央氣象局颱風資料庫)
當我們看著上面那張圖,想說這是專業機構的預測,應該八九不離十就是這樣的時候,我們可曾想過,結果可能是天差地遠。
OK,我們可以說這個颱風的行跡比較詭異。大多颱風大致還是會照預測路線走。但我們怎麼事先分辨這會是一個乖巧還是頑皮的颱風呢?
作者指出,在美國近幾十年來,對於觀測設備還有資料處理的投資,讓氣象預測準確度的確有些進步。
但很糟糕的一點是,氣象已是全書分析的各個預測領域中,準確度最高,也是唯一準確度有進步的預測業。
而作者說,”Whenever a profession’s forecasting accuracy fails to improve over several decades, its forecasting methodologies are most likely not based on proved scientific principles.”
待續…
後記:The Fortune Sellers這本書的中文版”出賣先知”,各大網路書店都已經沒有存貨。看來是已經絕版。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Fortune Sellers讀後感2---經濟與市場預測
The Fortune Sellers讀後感3---難以逃脫的Situational Bias
財經界的比利時巧克力理論(The Belgian Chocolate Theory)
Naked Statistics讀後感1---比想像中更好懂、更有趣的統計
Labels: 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5 comments:
這本書中文版1999年出版,現在只能到拍賣網站找了,目前只剩露X拍賣還有少數幾本二手可以購買。
另外簡體版書名為"预测业神话"(2002出版)。
說明一下氣象預預報的情況(本人剛好為氣象從業人員)
其實氣象的確是有預報的能力,以現今天模式結構,針對三天內的天氣有相當高的準確率(70%以上)
但,超過三天,預測能力將成嚴重減到40%以下,所以知道的人看預報,大多只看三天內的
那超過三天的預報有何幫助?那就是用來對未來做災害預防。如例中颱風的走向,如果去對資料,三天內的誤差很少會超過100KM。也許有人會說一百公里差很大,但是,個人覺得已經有颱風要來了,不論他是登入地點何在,人人都應該要做好準備才是。
混沌理同的出現,其實就是現主流氣象模式(如WRF)的弱點之一;當觀測資料誤差、電腦程式截區誤差、以及觀測網不夠、或是模式本身在參數設定上有問題,只要隨便一個差異,結果將大不同。而現今常出現的氣候暖化問題,就是因為這個原因,才有增溫1~5度的不同。
當然,氣候(長期氣象)模式預報已有一定的準確,如暖化問題,只是幅度與位置的不同罷了。
所以,看天氣預報,請注意三天內的,超過三天就知道可能會發生就行了。
謝謝 Kaga與匿名氣象從業人員的分享
沒錯 對於短期與長期氣象預報準確度的差異
書中也有很多討論
閱讀綠角大的讀書心得很享受,知識的饗宴
謝謝鼓勵~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