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產配置初步—X先生的提領計劃續1(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Mr. X’s Withdrawal Strategy)

從累積期的股債比80/20轉到退休時的50/50有幾個方法。

最簡單的方法是,退休時進行一次轉換。譬如退休當年,X先生決定使用每年4%的提領比率。那麼他就從股票部位中提出這4%,剩下的資產,再進行股債比50/50的分配。通常要賣掉相當的股票部位,然後買進債券。

這個方法的優點是,簡單明確。它確保累積期間都是以原先計畫的股債比來進行投資。但缺點是,假如剛好在退休那年遇到股市表現較差的年度,那會是較為不利的狀況。

另一個方法是在累積期便逐漸轉換。

譬如X先生在25年的累積過程中,每五年進行整體配置的調整,每次將股票配重調低6%,第一個五年,調到74/26,第二個五年過後,調到68/32,第三個五年,62/38、第四個五年56/44,最後一個五年之後,就是50/50。

這個過程最大的好處是將股債轉化的過程拉長,避免一次轉換時,剛好遇到股市場景不佳的時刻。但它有個缺點,它讓投資人在累積期間的股債比處在一個變動的過程。假如你原先計畫就是要股債比80/20,才能讓你達到目標,在累積過程中逐步調降股市比重,而股市又真的如預期般表現出比債市更強的長期成長時,那麼累積到預定目標金額的時間,會被拉長。

最後一個方法,就是最預計退休前幾年,進行轉換。

譬如在最後離退休還有五年時,開始進行從80/20轉到50/50的行動,以每年6%的改變為目標。

在股票配置部位明顯大於目標比例時,可將每年再投入的金額全都投入債券之中。債券部位的配息,就再投入債券之中,但股票部份的配息,就要停止再投入股票之中,而要轉到債券部位。如此可以加速轉換的過程。在這樣做之後,仍然不夠的部分,才用賣股票買債券的方式進行調整。

譬如第一年要達到74/26的目標,但在你全部額外投入的金錢都投入債券,加上市場自身的漲跌之後,股債比只達到76/24,那麼你就要賣掉2%的股票,再用這筆金錢買進債券,來達到74/26的目標。

假如在這五年當中,有某一年(或幾年)剛好遇到股市重挫,讓股票部分減值,自動達到下一年度的目標比例。比如在第三年的目標是從74/26轉變成68/32,但股市下跌就讓你的資產配置自動達到下一年度的目標了。這時你要再投入的金額,便可以依照68/32的比例投入股債之中。

或是市場下跌讓你的股票部位跌到超過目標,譬如目標是68/32,但股票跌到讓資產股債比成為65/35,這時你就要增加在股票部位投入的金額,將其拉回68/32的目標。

重點就是,在這個轉換過程之中,你希望達到目標比例所用的方法,和之前累積期間所用的再平衡手法,並無不同。

都是先用每年投入的金額,來做第一個改變比重的工具。這個方法不夠力,就再改變配息投入的方向。最後不行,才用買賣的方法。

最後這個方法可以免除最後一年轉換剛好遇到股市嚴重表現不良的機會,也可以免除整個累積期間,股票比例一直下降的狀況。但是它也可能會遇到,最後用來轉換的五年期間股市剛好也都表現不良的狀況。

這三種方法,各有優缺點,投資人必需選擇最適合自身狀況與想法的方法來執行。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配置初步—X先生的提領計劃(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Mr. X’s Withdrawal Strategy)

資產配置初步(Asset Allocation in Essence)總目錄

14 comments:

匿名 提到...

每年投入的金額
投資工具若是指數型基金
按照原先的比例調配80/20
照每隔一段期間調降比率至50/50
投入的金額比例就要變動
以指數型購買最低單位為100美金
對小額投資人
實在沒辦法用微量的比例做調整


公司債是否該納入投資組合內
就所閱讀的資料期刊書籍
公司債和普通股有25%相關性
就長期投資而言可抵消其部位
至於是否要納入投資組合
投資人可考量其報酬與風險是否合宜

美國市場以外的公債
觀察到美國以外公債市場的波動度較高
BWX IGOV 皆以長期債券為主
除了較高的利率風險之外
還有匯率風險須承擔
(美國晨星近期的資料)

因台灣人若在美國證券開戶
交易貨幣就為"美元"
對於投資美國以外的公債
債券投資人除了考量較高的利率風險
還得衡量在美元以外的匯率的抵損上
是否合宜

綠角 提到...

匿名先生
謝謝你的分享

不過你提到的第一點
只要變更投資頻率一樣可以調整

不是每個月100才叫定期投入
投資人也可以每三個月或每五個月投入
變更投入頻率也可以更改投入金額比率

gina 提到...

綠角大您好~
請問如果對已經退休的人士,手上握有現金幾百萬,完全沒有投資,在資產配置的投入上,該如何處置呢?
如果一次投入股市和債市似乎風險又太大,分批投入,還沒配置完可能人就走了,或是突然需要花費在醫療上,也不利投資。

現在看到的資產配置都是告訴大家儘早開始,但是上一代投資管道較少,玩股票不是大贏就是大輸。

最佳的方式就只能完全保本放定存了嗎?

謝謝~

綠角 提到...

這個問題很好
我在即將出版的新書
綠角的基金8堂課
有以實例說明
一位退休人士應如何進行資產配置
可以參考一下

Abby 提到...

請問綠角前輩,已拜讀完您的基金八堂課,但依然有個疑問想請您解惑一下,因為是將原本國內基金資產全贖回,整合成一筆資金要來做資產配置,也已經確認好配置的比例與標的,那接下來這筆資金的投入是一次全投入到配置的標的物?還是一樣用定期定額將這筆資金在某一段時間內投入呢?譬如分十二個月或是四季?感謝!

綠角 提到...

可以用6到12個月的期間
分批投入

小明 提到...

如Abby所述,如果整合現有投資儲蓄,累計要作海外資產配置的金額較大(相對於後續年度可以新增的投資金額,約15~20倍,後續大概還可再工作投入20年),請問會不會建議分批投入的時間再拉長些(3~5年?買高風險會小些?)還是投入期不需拖太久?(喪失暴露市場風險換取成長機會?)

Tim 提到...

回答小明:
A.風險:指數化投資其中一個功能是避免單壓某幾個標的物,比如突然倒閉.
1.每個時段的風險都是一樣的,都是存在的...
2.至於風險內容,買的時候,基金公司或證券商的風險表示(說明書)都有寫...

B.獲利與成本:未來是不確定性.
1.先同入的, "不一定" 會比後同入的,賺更大.
2.分批投入, "不一定" 會比一次投入的,賺更大.
3.有筆大額金錢,單筆投入比分批投入的成本,還省錢.(每花一次就要有一筆交易費用)

C.何時賣出:當需要這筆投入的錢.
所以投資最好是閒錢:
1.要有預備金,才不會需要錢,當在低點時,還需要忍痛賣出.
2.切記不要借貸來玩,有多少玩多少.

D.心理:
當投入金額越大時,受市場的漲跌幅度的幅度就越大(賺或賠的金額),不曉得小明的投資經驗與忍受程度為何?
以今年美股最糟時為例:假設投入300萬,帳面到240萬時,是否可以忍受而不賣(不是一般公司上市股票),是不是又會想“買高賣低”?(雖然是20%的跌幅)

雖然美國一般的基金及ETF都能達到資產配置,但投資都是有風險的,最重要是D的情況,你是否能忍受帳面上的虧損??

泉億 提到...

嗯!感覺最好的方法…
一個是多用功,因為市場就是有風險…
另外就是透過時間來降低風險和資金壓力~

匿名 提到...

已經完成開戶
僅以veu vti bnd三檔ETF做長期配置,投入約美元330,000元(國內已預留急用)

會過度集中嗎?有疏忽的地方嗎?
THANKS.

匿名 提到...

對於樓上投入33萬美元
這個金額 我認為應該可以投入更多支etf
如果是退休者 也許債的部份 可以豐富點

匿名 提到...

綠角大大想請問一個問題
所謂資產配置是要減少波動
對於債券ETF有些不太了解

去查了一下晨星網站,其實BWX的配息率不高,假設又要被扣掉稅的話
那麼BWX在配置上他的配息是不是沒有特別大的幫助呢??

主要是在價差上可以互相平衡嗎?

Unknown 提到...

有個問題想問一下,如果以0050為例,如果一次性投入,如果當年入場時是相對高點,那是不是靠股債平衡,萊讓他投報率放大?還有持續配息再買入放大投報率?(所以好像分批入場是比較好的)請率角指導一下,剛要入場,迷悟之間~

JULIE

joe 提到...

若是每年再平衡各ETF時
並未贖回
而是以調整下一期購買比重達到再平衡效果
這樣是不是暫時就無美國稅務上的負擔
(因無實現獲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