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儉與財富自由的根本差別(Frugality and Financial Freedom)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致富心態》(The Psychology of Money )《一如既往》(Same as Ever)作者Morgan Housel在Frugal vs. Independent一文,對於節儉還是獨立,有深入與獨到的見解。本文分享其論點併陳述我的感想。

當一個人的花費遠低於收入,其實有兩種狀況。

第一種是節儉。Housel先生定義的節儉是說,這個東西或這個服務,這個人負擔的起,他也可能可以從中得到一些享受與快樂。但他決定不花錢在上面。他剝奪自己得到這個享受的可能。

第二種是獨立。獨立的意思就是說,從一開始他就根本不想要這個東西。他不想要,因為他可以從其它金錢買不到的東西或是其它面向,得到快樂與身份認同。

我們常以為人生是在為自己追求快樂,

但其實人的基本設定是,追求地位與成功。然後常以為有了地位與成功就是快樂人生。

這個世界每天跟你大聲呼喊或是細聲暗示,只要你擁了大房子、好車子,高級日用品,你就是一個成功,有地位的人。也會有快樂生活。

這是大多人的想法與整體社會態勢。

但假如有人能自行決定,不接受這個想法,他要以自己的方式行事,那就是一種獨立的展現。

作者舉了一個很有意思的例子。就是Duty Free Shop的創辦人Chuck Feeney。

Feeney先生在過世前,將總價值80億美金個人資產的99.99%全數捐出。自己與太太留下200萬美金。住在一個小公寓,旅行坐經濟艙。

這個人是節儉還是獨立呢?

這個問題似乎是有答案的。因為Chuck Feeney在1980年代,開始事業有成,剛成為富人時,他與妻子有認真嘗試過大多人心中富人的生活。

他在紐約、倫敦跟巴黎都有豪華公寓。在郵艇與私人飛機上與其他鉅富交際往來。這不正是標準想像中,有錢人的生活嗎?

他很快就發現這不是自己想要的。社會告訴他,”他應該想要這些東西”。但是他告訴自己,”我不要這些東西”。

這就是獨立。

Chuck Feeney 說:

“I’m happy when what I’m doing is helping people and unhappy when what I’m doing isn’t helping people.”

他覺得,當自己做的事是在幫助他人時,才會覺得快樂。

所以他成為一個捐款者,慈善家。

這個人表面看起來是節儉。其實他是獨立。

重點是,對於我們一般人來說,該追求的到底是節儉還是獨立?

很多講財富自由的書,把重點放在節儉。要你盡可能的省錢,壓抑物欲,短時間內存下很多錢,然後就不需要工作的收入了。

終於可以擺脫工作之後,還是要繼續節儉度日,這樣這些錢才能用得久。

問題在於,假如你腦中仍一直有著像這樣潛藏的念頭:”人生還是要擁有這些好東西,才是光鮮亮麗”、”我假如有這個包、那台車,我會更會快樂”。

假如你還是這樣想,只是為了不想工作,所以努力的壓抑,以節儉達到自己的金錢目標。風險就在於,當有一天,你的意志力不足以再克制這個欲望,你覺得我已經忍耐夠久了,我不要再一直為金錢犧牲,今天金錢要為我所用。那會帶來防線的全面崩潰,以超乎日常的重大花費,完全逆轉過去多年的行為模式,打壞原先的財務計畫。

有些走上這條路的人,其實他是給自己加上一條名為節儉的枷鎖,擺脫工作這副腳鐐。

但假如你經過思考與選擇,再加上一些人生歷鍊,你發現並體認讓自己真正快樂的,不是這些物質上的東西,你不需要花錢買快樂,你知道人生有許多其它面向可以獲得更深的快樂。那這是一種本質。

你不需要壓抑什麼,你本身就是不太需要花錢的人。那麼,你不僅會比較自然順暢的達到資產累積目標。在退休之後,也較能持續維持這樣的生活型態。

關鍵在於,財富上的自由,不是由累積多少錢決定的,而是由你對金錢,你對物質享受的態度決定的。

一直壓抑,取得特定財務成就的成果。也值得敬佩。但這是相對脆弱的成果。假如你本質上還是一個想要追求物質享受的人,你會發現這是一條沒有實現自己想望的路。

本來就不需要花那麼多錢,透過根本心態所取得的金錢累積成就,不僅不那麼累人,執行起來也會相當自然順暢。

不是透過節儉累積到特定金額才叫財務自由。在工作賺錢的時候,在累積資產時,假如你就知道,自己不需要完全靠金錢取得滿足與快樂,要花費的錢,根本就低於收入,這時其實就已在財務上達成自由了。

金錢問題,其實不只是數量而已,更重要的是,你對金錢的態度。

擺脫對金錢的無盡需求,放棄要有錢才能快樂的想法,才是真自由。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Your Money or Your Life讀後感2---被誤解的財務自由

有錢的缺點(Drawbacks of Being Rich)

四個最危險的財務性格,你有其中幾個嗎?(Four Dangerous Attitudes towards Money)

欠錢之外,兩種常被忽略的負債1(Non-Monetary Debts)—期望負債

欠錢之外,兩種常被忽略的負債2(Non-Monetary Debts)—社會負債

0 commen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