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大歷史”(Sapiens)讀後感1---社會演進的單行道
之前看了“人類大命運”,發現 Harari這位作者不僅觀點獨到,而且文筆順暢。書實在好看。於是買了他更早發行的 ”人類大歷史”。
這本書一樣精采好看。
首先他用宏觀的視野,解釋原始人類從非洲開支散葉的足跡。我們目前認為的人類,就是單一種族,智人。我們對於世界上原本存在很多種”人類”的狀況,可能會覺得有點不安。
目前的單一人類物種,智人,取代了尼安德塔人等各地區原本存在的人類。而他們勝出的原因,可能在於獨特的語言。
這是一個太多人不知道的人類史第一次革命,叫”認知革命”。約發生在距今七萬年前。
首先是出現了可以有效傳遞訊息的語言。這讓原始人類對於自身聚落中人與人的關係與外在環境,有了更好的掌握。
而更特別的是,人類語言可以用來傳遞根本不存在的事物資訊。譬如原始人可能會說”這隻獅子是我們部落的守護神”。沒有狗、貓、猴子、大象或其它動物,會有這種想像。
這不僅讓人類有了想像的空間而已,它還讓人類可以共同為想像的事而合作。譬如一齊建一座太陽神神廟,為了活在人間的神,也就是法老,建一座金字塔,為了錢,努力工作。神、法老、錢,都是由人類的想像附與價值與地位的東西。
這個概念作者在也“人類大命運”中再次討論。就是這個想像的意義,讓人與眾不同。
更特別的是,虛構的故事與意義,帶來”文化演化”的途徑。
絕大動物的行為模式由基因`決定。譬如貓捉老鼠時的準備與進擊姿勢,那就是貓爸和貓媽遺傳給牠的。只要這個基因沒變,千世萬代的貓,都會用相同的動作抓老鼠。要變,就只能改基因。
但人的行為模式,除了基因之外,還有文化控制。只要這一整群人改變他們相信的東西,他們的行為模式就會改變。
相信帝王是天上派下來管理人群的天子,人民會服從於專制權威。等到人們相信人人有天賦人權,那就是要每一個人出門投票,來決定領導者與政策制定者才對。
文化演化是一條比基因演化快很多,也靈活很多的路。從認知革命之後,人類已經在這條路上走了幾萬年,把地球上其他物種遠遠甩脫掉。
但這條路,是否真的讓人更快樂呢?
原始人類生活方式是採集者,四處隨著資源移動。之後再改為農業定居模式。
我們過去學習到的歷史觀都把這稱為”進步”。但作者讓我們看到不同的觀點。
採集者有多種食物來源,譬如野豬、兔子,野生果實。他遇到那一種東西,就吃那一種。這叫多種營養來源。而且,假如某種生物因為被過度採集或是其它原因,造成數量減少,採集人類就自然的改用其它食物來源。或許這也是一種更為環境友善的生活方式。
換成農耕之後,人類仰賴單一食源。譬如稻米、玉米,馬鈴薯。假如耕種的農地遇到蟲害或是乾旱欠收,那就是難過的饑荒。而且單一食物來源也代表營養上較不健康。群體定居的人,造成環境髒亂,易滋生蟑鼠,傳播疾病。
骨骼化石證據發現,採集人類比起農耕人類的身高更高,更健康。
所以農業到底有什麼好處?
農業的重點就在於,它可以讓每單位面積的土地,養活更多人。
它的意義在於,”讓更多人類,以更悲慘的方式活下去”。
重點就在於”更多人”。以演化觀點來看,物種的成功就在於更多的個體數。假如物種滅絕,那麼就是個失敗的演化終點。
也就是,農業帶來人類整個族群的演進,代價是個人生活的退步。
而且從狩獵採集到農耕,是條單向道,不能後退。任何因為農耕而養活了多很多人的社群,假如回頭採行狩獵的生活模式,會造成大量成員死亡、社會崩解。
而採集族群與農耕社會競爭資源,通常是人少不敵。
所以,人類就被迫在這條社會演進的單向道上,繼續往前。
這時讀者就會想,從農業進到工業社會,人有變得更快樂,更滿意自己的生活嗎?
來個原始人類生活體驗營,有三個選項:
18世紀初英國工人體驗: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反覆從事單調相同的機械化工作。
亞述帝國農民體驗:從日出,到日落,引水,犛田,餵養家畜。
非洲原始採集生活:早上追尋足跡,獵殺野鹿。下午採集果子、乾草、木材。
你想體驗那一個?
更進步的社會,未必等同於更滿足的生活。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人類大歷史”(Sapiens)讀後感2---三大全球性統合力量
“人類大歷史”(Sapiens)讀後感3---信任的重要
“人類大歷史”(Sapiens)讀後感4---快樂的根源
“人類大命運”(Homo Deus)讀後感2---現實為想像服務
“21世紀的21堂課”讀後感1---人類被人工智慧取代的美麗未來,或悲慘前景?
《人慈》(Humankind: A Hopeful History)綠角推薦序—莫讓少數人的邪惡掩蓋整體人類的良善
西方憑什麼(Why The West Rules For Now)讀後感2—衡量社會發展
槍炮、病菌與鋼鐵讀後感---洲際發展差異的成因
“大崩壞”讀後感1---太平洋邊疆
Labels: 非財經類書籍讀後感
3 comments:
現在大家跟18世紀初英國工人沒什麼不同: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反覆從事單調相同的機械化工作
每個人的差異只在不同的機械化工作
18世紀的英國工人從早上八點到下午五點....我已經好久好久沒有五點就下班了...
21世紀台灣科學園區的工程師"高級工人"每天幾乎都工作超過10小時以上哩
呵呵
現代大家也過得很辛苦啊~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