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司的品格”讀後感2---相信制度,而非仰賴人性


這本書名為”公司的品格”,不過很抱歉的是,書中一個個案例讓我們看到許多公司做出無恥行為。而不是像基業長青從A到A+ 小,是我故意的這些書中所陳述的,同時照顧到顧客、雇員與股東的偉大公司。

公司為什麼為出現這樣沒品的行為?

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掌舵者持份太低,但權力卻太大。

假如一家公司只有你一個股東。你會想掏空公司嗎?

除非你頭腦壞掉。

公司就是你的,公司的資產全都是你的。掏空公司就是掏空你自己。把錢從右邊口袋換到左邊而已。太無聊的人才會這樣做。

但假如你是一家上市公司的大股東,持有7%的股份,任董事長職。其它93%資本都是其他投資人的。

這時,犧牲公司利益來滿足自己,就會成為一個誘因。

在愈低的持股下,卻能握有整個公司的決策權,就會形成愈大的誘惑。

如何用較低的持股掌控整個上市公司呢?

這在書中”個案4”有詳細討論。包括金字塔股權結構、交叉持股等。還有作者認為台灣公司治理要加強,一定要變革的”法人董事代表制”。

這些法人董事代表可以隨時撤換。他們假如不聽幕後大老闆的話,就會直接被換掉。造成這些代表只可能是迎合上意的圖章。

那要如何掏空一家公司呢?

這在書中”個案21”有詳細討論。還分成初級、中級與高級三班。到了高級班,以博達為例。其手法之繁複,連我這個專寫財經文章拆解一些投資工具運作細節的作家看了都覺得很頭痛。

這些公司,有心力搞那麼複雜的跨國金融操作,卻不好好經營自己的本業。為了美化難看的營收數字,不惜造假。這種經理人,已經背離了他應該做的事,完全失信於股東了。

書中還提到民營化之後,卻仍有高度官方色彩公司,中鋼。

原本中鋼轉投資的公司,都是跟本業相關的事業,也交出不錯的成績單。

但由於政府部門仍是中鋼最大的股東,中鋼後來做出恐怕是為了配合政策,而非替股東謀利的投資。

譬如花39億買下無人接手的台灣機械公司,27億投入寶來溫泉BOT案、31億投入高雄捷運等。

看到這些案子的投資成果,小股東心中可能會淌血。

其本業競爭力,鋼鐵製造,卻逐年下滑。整個公司在2011第四季與2012第一季出現虧損。

還有中華電信投資華航,也是配合政策的案例。

這種狀況或許可算是一種State capitalism。國家是大股東的大公司,都要配合政策演出。

中國的大型銀行,要配合中央政策,貸出款項給地方政府,刺激經濟。俄羅斯最大公司Gazprom的天然氣銷售量與股東權益,在俄國以切斷天然氣供應要脅歐洲各國時,顯然不是政府考量重點。

公司高層是個人時,可能會害小股東。公司主要股東是政府時,還是可能會害小股東。

到底誰還可以維護廣大股東的權益?

這時我們恐怕就不能指望於某個英雄人物了,我們需要的是制度。

不要相信人會出於善心好好的擔任管理職,人都有私心。

相信制度,而不是相信人性,才是正確的方向。

柏格先生創立的Vanguard資產管理公司,在1970年代設立之初,就確定了投資人就是公司股東的共有結構。直到今天,仍然以這樣的架構運作著,讓Vanguard以幾乎是業界最低的費用提供投資人高品質的資產管理服務。歷年橫掃美國業界的資產管理醜聞,完全都跟Vanguard無關。這個案例,明白顯示出制度與結構所帶來的持續性優勢。

書中也點出了國內公司法許多破洞與不全之處,需要徹底重整。

這本書直指公司治理的問題,以台灣公司為例,貼近本地讀者的生活經驗。範例有趣但涵意深遠,可以喚醒大眾對於這些問題的關注。

當公司大股東與執行長對你的錢上下其手,大行五鬼搬運法,你卻不聞不問,也不關心。那就休怪自己成為吃虧的一方了。

後記:
1.這本書由時常為文直指上市公司各種誇張不實營運數字的總幹事 黃國華先生具名推薦,真是適得其所。在這方面,總幹事已經花了很多時間與精力想要喚起大眾的注意。

2.公司的品格這本書好看又有深度。我決定將它收入綠角中文書局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公司的品格”讀後感1---代理人問題

小,是我故意的(Small Giants)讀後感2—公司是誰的

“師父”讀後感續----商機與成長

1 comments:

綠角 提到...

謝謝learnman的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