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讀後感1---高生產力的人力資源


這本書的論點和幾乎已經變成”Common sense”的一般看法很不一樣。這本書以討論美國經濟為主題,區分為很有邏輯性的三個部分,分別是:

過去,我們做對了什麼
金融危機的本質
經濟復甦的正確手段

在第一部” 過去,我們做對了什麼”,作者討論了,為什麼從90年代到2008金融海嘯前,美國的經濟發展傲視全球。主要原因就在於專門知識(Know-how)的增長。美國主要藉由知識帶動生產力的成長。

從1983到2005年間,美國新增的工作中,有一半是高所得職業,譬如經理人、科學家、律師、醫師等。

較高比重的國民,從事需要專門知識或是高等技能的職業,是拉高國民所得的不二法門。一位瑞士鐘錶師傅打造出的一支高級手錶的價格,可以是中國裝配線勞工幾年的薪水。這就是生產力的差異。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經濟成長來自於消費。但其實我們可以想一下,到底什麼是經濟成長?

追根究柢,經濟成長就是生產力的提升。

同樣一個工作者,原先工作一小時可以產出價值20美金的產品或服務。但因為生產工具效率提升(譬如從打錯一個字就要全部重來的打字機換成可以改到完全OK再印出的Word),他可以每小時產出25美金。

或是同一個工作者,從原先組裝愚笨型手機,變成組裝智慧型手機。他生產一個新研發完成,產值更高的產品,也會提高生產力。

消費,不會變出更有生產力的工具或高附加價值產品。投資與創新才會。

所以經濟成長的原動力就在於投資與創新。

但怎樣投資最有效率呢?

是繼續投資買機具,擴建廠房呢?

顯然不是。美國許多最有價值的產品都是從一個很小,但是生產力龐大的地方生出來的,那就是腦袋。

包括行銷全球的Windows作業系統、Google搜尋服務、臉書、Apple手機。這些東西都是美國人想出來的。美國過去就是贏在這無形的投資。

想出這些東西的人,將享有大多數的經濟利益。幫忙組裝與推行的廠商(譬如手機組裝廠),只能從旁分一杯羹。

美國這些創新成就不是憑空生出來的。我們看到許多成功的例子,但失敗的例子更是不計其數。這是許多資本與人才,去冒風險所得到的成就。

一個國家的經濟資源可以有兩個用途,一是用來生產目前需要的東西。譬如裝配汽車、組裝洗衣機或手機。也可以用來投資。美國過去就是將主力放在投資這項上面。

但會計原則會將支付給思考人材與創意領袖的薪資,當成是生產的成本,而不是投資。作者將這種會計原則稱為過時的”製造業傳統”。

所以花在這上面的錢,在這種計算上面,變成是花掉的費用,而不是用於累積資本。

所以表面看起來,美國不事生產,又不投資。整天從開發中國家進口手機、玩具、日用品等等。每年花費可觀的美元向外國進口這些東西。好像只要印鈔票就可以跟外國買東西。這到底是怎麼回事?

作者用一種講得很白的說法解釋這個現象,一個會讓大量出口到美國的國家的讀者看了觸目驚心的說法(就是台灣)。

作者寫道,”假如有外國(指的是非美國)的勞工,願意免費幫你生產這些日用品,你應不應該利用?”

外國低階勞工每小時75美分的薪資,對美國來說就是幾近於免費。美國應儘可能利用外國產能來製造這些東西。然後將本國的資源與人力,儘可能投資於創新上面。

創意人才不應用於管理肥皂工廠,將他用於其它新創事業,可能會帶來高得多的產值。

只要美國新創產業所創造出來的價值超過進口這些東西所需的費用,美國就可以這樣一直做下去。

美國高築的貿易赤字,正代表美國將大部分資源用在投資與創新,而不是生產國民需要的基本用品。

創新過程,的確會創造出貨真價實的財富。臉書與Google幾百億幾千億美金的市值,是創造出來的,不是印鈔票堆出來或存錢存出來的。持有這些股票的創辦人、員工、美國投資人與家庭,全都有了更高的個人財富。

美國與其它國家的關係可以用個簡單的比喻來解釋。

美國就像有一個高生產力的人,譬如是個知名作曲者。他跟歌手合作編出一支知名曲目,就可以賺進大筆鈔票。

他應該將時間與精力集中用於編寫曲目,還是繼續自己做打掃家裡、澆花、割草這些基本任務?

很明顯,合理的做法是請個幫手幫他處理這些事情。表面上看起來,請人之後,變成每月作曲者都要付錢出去,他會欠別人錢。但只要他的創作可以帶來比他支出更高的收入,他就可以繼續這樣做下去。因為他有才能可以創造財富,就可以請人處理對他來說產值較低的工作。

這個論點就可以解釋很多目前的討論。

有人說,美國等於是借錢消費,日後必將無以為繼。這些美金外匯累積國(像台灣、中國與日本),都將很大一部分美金外匯投入美國公債,剛好坐實這個論述。但事實上,你要用外匯去買美國股票或美國房地產也可以。假如外匯是用來買美國股票,那這些美金外匯持有國還是”借錢”給美國嗎?

這些美金外匯投入美國公債。不是因為非美國政府喜歡借錢給美國,而是因為這些資金厭惡風險。

有人說,美國將製造業外包,會損及本國工作機會。假如美國人要跟外國代工勞工爭每小時75美分薪資的工作機會,這樣講沒錯。但假如要提高本國所得,將這些低附加價值的工作推出去。讓美國民眾多一點人去從事高價值產業,才是正確方向。

有人說,美國對勞工保障不足。企業在美國開除掉一個勞工的成本,低於歐洲國家。歐洲國家對勞工的保護較好。

但事實是,開除勞工的成本較低,代表企業可以更靈活、不用花費太多成本,將資源重新配置。這會增加企業的競爭力。

總結來說,鼓勵與願意去承擔風險,進行創新與研發,正是美國過去經濟成長的動力。

作者將從如何維持這樣的成長契機,進行接下來的討論。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經濟復甦的手段與意外惡果(Unintended Consequences)讀後感2---金融體系的不穩定本質

投資與人性

個體與整體的差異----談合成謬誤(The Fallacy of Composition)續1

2 comments:

JJ 提到...

看來是本不錯的書
感謝綠角的分享

Ming-Feng Shih 提到...

http://www.npr.org/blogs/money/2013/05/17/184790435/episode-459-getting-it-right
請參考這一篇,美國已經將這些如寫歌,編曲,科學新知等項目列在GDP的投資項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