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anguard FTSE Pacific ETF分析介紹(VPL,2025年版)

(想瞭解如何以資產配置的方式,針對個人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建構與執行資產累積階段的投資組合,長期參與市場。不僅可達成財務目標,也不會帶來自己所無法接受的短期嚴重下跌,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對美國ETF有系統性的瞭解,瞭解其運作原理、投資策略,與挑選ETF時比較的重點,買賣應注意事項,學會自行查詢英文網站的重要相關資訊,歡迎參加ETF關鍵報告)

(想要瞭解退休階段如何以總報酬帶來退休所需的現金流。而且生活費可跟上通膨,維持生活水準。單靠配息來支應生活費會有怎樣的風險。同時瞭解遇到負面狀況要做出怎樣的調整。歡迎參加”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

(想深入掌握債券,瞭解央行利率政策與債市殖利率的關係、投資組合中該使用那種債券為宜,去冒信用風險與利率風險是否值得,如何看懂債券報價,進行比價,歡迎參加《全新》債券啟示錄)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美股代號VPL的Vanguard FTSE Pacific ETF於2005年三月4日成立。追蹤FTSE Developed Asia Pacific All-Cap Index。

指數名稱中的All-Cap字樣,代表指數同時囊括大、中、小型股。該指數包括亞太地區的六個成熟市場,相對比重如下:

日本 58.8%
澳洲 18.3%
韓國 13.4%
香港 5.3%
新加坡3.5%
紐西蘭 0.7%

VPL六大市場的排行跟去年相同。日本的比重從59.6%降低為58.8%。

日本股市占指數近六成的比重,是亞太地區規模最大的已開發市場。

VPL內扣總開銷是每年0.07%,比去年下降0.01%。

VPL資產總值73億美金。平均每天成交量79萬股。資產總值與成交量與去年相比皆略有提升。

2025七月底,VPL的前十大持股分別是:

Samsung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
Toyota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
Sony
Hitachi
BHP
SK Hynix
AIA Group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

與2024相比,Tokyo Electron與CSL離開前十大名單。AIA Group、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進入。

前十大持股佔VPL資產16.53%,比去年的17.35%下降。

VPL自成立以來,各完整年度績效如下表:

年度

VPL績效

(A)

對應指數績

(B)

VPL與指數落

(B-A)

2006

12.10%

12.20%

0.10%

2007

4.85%

5.30%

0.45%

2008

-34.24%

-36.42%

-2.18%

2009

21.25%

24.18%

2.93%

2010

15.91%

15.92%

0.01%

2011

-13.89%

-13.74%

0.15%

2012

15.60%

14.42%

-1.18%

2013

17.55%

18.40%

0.85%

2014

-4.58%

-3.36%

1.22%

2015

2.43%

2.50%

0.07%

2016

5.31%

4.67%

-0.64%

2017

28.60%

28.42%

-0.18%

2018

-13.85%

-13.93%

-0.08%

2019

17.61%

18.00%

0.39%

2020

16.58%

15.93%

-0.65%

2021

1.51%

1.61%

0.10%

2022

-15.21%

-14.96%

0.25%

2023

15.58%

15.82%

0.24%

2024

1.27%

2.06%

0.79%

(ETF績效以淨值計算,是有納入配息的總報酬。資料來源是Vanguard網頁。”ETF與指數落差”這欄,正數代表ETF落後指數。負數代表ETF領先指數。)

2024年VPL績效落後指數0.79%。這是VPL自2015以來最大的單年追蹤誤差。希望可以很快回到比較正常的追蹤水準。

今年以來,VPL上漲22.61%。勝過美國股市VTI的10.81%。

總結來說,VPL是一支投資西太平洋六個成熟市場的ETF。以日本為最主要投資國家。產業偏重金融服務與基礎原料。

對於想要自行分區進行全球投資的人,可以利用VPL取得亞太成熟市場的報酬。



閱讀全文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5十月18、19日台北班開課公告

由於八月底的台北資產配置已經額滿,且造成好幾位想參加的朋友排入候補

所以綠角決定在2025年十月18、19日,於台北開立"資產配置戰略總覽"。

想要深入瞭解課程中使用的美國ETF這個投資工具,可報名參加“ETF關鍵報告” 2025八月31日台北班(即將額滿)。

綠角所有開課時程,可參考綠角開課計畫

之前參加過的朋友的課後心得,可見以下文章: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5六月高雄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5六月台中班學員課後回饋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2025五月台北班學員課後回饋

長期執行資產配置的實際成效,可見:

定期投入ETF資產配置投資組合的實際成果(Asset Allocation with Periodic Investments,2025更新)

前言:

資產配置是一個容易執行,低時間與低金錢成本的投資方式。而且可根據個人的投資目標與風險忍受度做出調整。

不需要再一直留意或擔心經濟前景與金融市場的狀態。單純的配置,大多就可勝過專業經理人(或投資人自己)不斷根據市場狀況調整的操作績效

但台灣投資人到底要如何做資產配置?

目前討論資產配置的書籍,大多是英文作品的譯作。鮮少以台灣投資人為出發點的資產配置書籍。

“資產配置戰略總覽”以台灣投資人觀點出發

詳細解釋各種資產類別的特性、資產配置的核心效果、綠角自己多年來的實際經驗。

以及如何建構一個符合自身目標投資組合的實際做法。定期投入方法的比較與選擇,再平衡的實際做法,都有專門討論。

還有附帶一個Excel試算表,可順利的完成定期投入與再平衡時,每個標的要買賣幾股的計算。

目標在於讓參加過的朋友,不僅能對資產配置以及各種金融資產的特性有正確且更完整的認識而且也懂得實際執行的方法。

詳細課程內容可參考“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內容介紹這篇文章。

開課日期:

台北:2025年十月18、19號

課程時間共九小時,分星期六與星期日兩天上課。以下為活動流程:

時間                                   活動內容                         
星期六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資產配置的理由
10:00-10:50          
資產類別介紹1 
11:00-12:00          
資產類別介紹2  Q&A

12:00-13:30                  午餐與休息

星期六下午

13:30-14:20          如何決定資產比重與投資工具的選擇
14:30-15:20          
報酬率預估(歷史經驗與目前狀況) 
15:30-16:30          
資產配置範例                                        Q&A

星期日上午

08:40-08:55          報到
09:00-09:50          定期投入方法(定期定額與定期定值)
10:00-10:50          再平衡與生命週期投資                               
11:00-12:00          投資組合的改進空間與資產配置的障礙 Q&A  

閱讀全文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分析介紹(00940,2025年版)

(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元大台灣價值高息ETF,台股代號00940,成立於2024年3月18日。同年4月1日掛牌。

00940追蹤”臺灣指數公司特選臺灣價值高息指數”,簡稱”臺灣價值高息指數”。

指數名稱中的”價值”兩字,代表指數編制規則試圖加入巴菲特的價值投資原則。但是,巴菲特的投資方式與風格,能否簡化成相對單純的指數編制規則?

候選成份股來自台灣上市上櫃,市值前300大的公司。

篩選過程第一步是流動性。選出近一個月成交金額前70%的股票。

第二步是財務面向。需要同時符合以下標準:

1.最近4季EPS總和為正值、且最近3年度均有發放現金股利。
2.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分別依照負債比率屬前90%低。
3.金融業與非金融業分別依照資產報酬率與股東權益報酬率屬前90%高。
4.最近2季益本比屬前80%高。
5.最近4季稅後淨利屬前90%高。
6.最近4季毛利率成長屬前90%高。
7.對區域投資集中度指標屬前95%低

以上條件在本質上是”剔除標準”,而非”篩選標準”。

因為要求毛利率成長前90%高,那就是去除毛利率成長的後10%而已。益本比前80%高,那就是踢除後20%而已。這個標準不是要求毛利率成長前10%,淨利率前10%,那麼高的要求。

財務篩選之後,再排除近252日下跌風險前10%高的公司,挑出90家候選公司。

然後進行排序。方法是將”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股利率指標”及”益本比”標準化後計算綜合分數,選取綜合分數排名前50名之股票。

綜合分數是由三個標準:”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股利率指標”及”益本比”計算。公開說明書沒有解釋如何計算。

計算綜合分數有三個標準:

”自由現金流量收益率”(Free cash flow yield)等於自由現金流/每股市價。自由現金流簡單的說就是公司可自由運用的現金,不論是要再投資本業,或是做為現金股息發放給股東。這方面的要求,等於是選擇比較有”本錢”發放現金股利的公司。

“股利率指標”則是直接看股利,公開說明書也沒有提到這個指標如何計算。

”益本比”可再加強前面財務面向的篩選。

也就是在計算分數時,三個標準中有兩個是偏重公司有沒有錢配息以及股利率。

綜合分數排名前50名之股票再依股利率加權。(並要求單一公司股票不超過8%)

這是最後一個,也影響最大的指數編製規則。

也就是前面講了那麼多,公司現金流如何、淨利如何、毛利率如何等等,全都沒那麼重要,只要一家公司股利率高,即便在之前各面向都是落後其它候選股票,它的權重就高。

就算這家公司本業不是那麼賺錢,是處置資產,賣廠房、賣土地,用這些錢來當現金股息發給股東。有高股息率,它的比重就高。

股息率加權是台灣高股息ETF最常見的加權方式。從最早的台股高股息ETF元大台灣高股息ETF(0056)就開始採用,後來的國泰台灣ESG永續高股息ETF (00878)復華台灣科技優息ETF(00929)群益台灣精選高息ETF(00919)都是這樣。

Vanguard也有發行兩支美國股市股息主題ETF,Vanguard Dividend Appreciation ETF (VIG)Vanguard High Dividend Yield ETF (VYM),但都不是股息率加權。

因為股息率加權有明顯的潛在缺點。只要股息率高,比重就高,會造成ETF投資組合跟整體市場的自然狀況相比,偏重中小型類股。

中小型類股波動一般會比大型股高。中小型類股市值較小。當ETF資產顯著成長後,會有胃納量不足的問題。這在0056就已經發生了

但為了滿足”高股息”的需求,台灣業者幾乎沒有例外,發行高股息ETF時不約而同的以”股息率”做為加權方法。

指數每半年進行定期審核。分別在5月與11月的第七個交易日為審核基準日。主要看之前綜合分數排名,在前35名,就納入。掉到65名之後,則踢出。

00940收取0.3%的經理費與0.03%的保管費。2024全年內扣總開銷是0.77%。這是經理費與保管費加總的兩倍以上。(00940於2024三月18日成立,所以2024的內扣費用是從成立到2024年底的資料)

00940目前資產規模1195億台幣。(2025/8/22資料)

目前(2025八月底),00940持有的50家公司組成與比重如下表:

編號

代碼

名稱

權重 %

1

2603

長榮

6.41

2

2404

漢唐

4.58

3

2609

陽明

4.25

4

3044

健鼎

3.98

5

2618

長榮航

3.09

6

2382

廣達

3.06

7

2891

中信金

2.92

8

2357

華碩

2.9

9

2303

聯電

2.85

10

1504

東元

2.72

11

2385

群光

2.71

12

2379

瑞昱

2.43

13

6239

力成

2.33

14

3005

神基

2.31

15

3036

文曄

2.31

16

3711

日月光投控

2.27

17

2886

兆豐金

2.26

18

4938

和碩

2.23

19

2892

第一金

2.14

20

3702

大聯大

2.13

21

3034

聯詠

2.09

22

1102

亞泥

2.08

23

9904

寶成

2.04

24

1216

統一

2.03

25

2610

華航

1.95

26

3293

鈊象

1.86

27

1319

東陽

1.53

28

2615

萬海

1.53

29

3406

玉晶光

1.45

30

6285

啟碁

1.4

31

2454

聯發科

1.36

32

8299

群聯

1.34

33

6176

瑞儀

1.32

34

3211

順達

1.26

35

2474

可成

1.2

36

2458

義隆

1.12

37

6414

樺漢

1.1

38

2881

富邦金

1.06

39

4915

致伸

1.01

40

6147

頎邦

1.01

41

6257

矽格

1.01

42

6196

帆宣

0.91

43

2439

美律

0.89

44

3042

晶技

0.85

45

3413

京鼎

0.76

46

2915

潤泰全

0.73

47

2393

億光

0.68

48

6278

台表科

0.67

49

8016

矽創

0.61

50

4961

天鈺

0.54

比重最高的是長榮,占比6.4%。比去年分析時9.3%的比重下降。

前十大持股比重合計36.76%。與去年相比是類似的集中度。

00940自成立以來,累積配息總金額是每股0.50元。(2024八月一日到2025八月一日的配息)

00940在2024四月1日收盤價9.76,到2025八月22日收盤價是9.22。期間總報酬是-0.41%。(9.22+0.50-9.76)/9.76=-0.41%

同期間加權股價報酬指數的報酬是23.2%。

也就是說00940會讓投資人落後同期間台股報酬23.6%。

去年分析時提到,00940發行時大肆宣傳該ETF追蹤的指數過去可以大幅勝過大盤,其實不是很好的現象。這是一種Overfitting,代表必需太多狀況都對了,才能有好的表現。

如今回顧,00940實際運作時是嚴重落後大盤。真是一種太明顯的對比。

在一個可以賺二十幾趴報酬的市場,00940反而讓投資人虧錢。這種狀況,”買高股息ETF,靠配息來過生活”,”拿配息來付房貸”,都是非常蒼白無力的說法。

多23%的報酬所帶來的錢,才是可以過更寬裕的退休生活,才是可以買更大房子的底氣。

報酬就是報酬。不會因為你要求報酬來自高股息,就變得比較穩定、變得比較好使用,或是比較比較容易在股市取得報酬。

在大漲的市場,取得零報酬或負報酬,這樣的投資策略才是真正讓人難以心安。



閱讀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