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如美國指數化投資工具成果很好。就會有人說”那都是近年美國大型成長股帶來的,假如去除FAANG,那報酬是多少呢?”
或是資產配置得到累積100%以上的正報酬,就會有人說”那就是2020跟2021的全球股市大漲帶來的,假如去除這兩年,成果如何呢?”
這些疑慮看起來真是公允又合理。看統計,當然要去除掉離群索居的極端值啊,這樣看到才是比較真確的成果。
不過,在投資時,這恐怕是一種不正確的看法。
會有這種疑慮主要有兩個緣由。
第一,出自於對市場報酬的不理解。
譬如美國股市,從1970到2021年底,52年期間有10%的年化報酬。
年化報酬10%。所以大多年度的單年報酬就應在10%附近囉。譬如11%、12%、或是9%、8%嗎?
以下數列是美國股市從2012到2021這十個單一年度的報酬:
16.4%、33.5%、12.6%、0.4%、12.7%、21.2%、-5.2%、30.8%、21.0%、25.7%。
有幾個單年報酬是在10%正負2%的範圍,也就是8%到12%之間呢?
一次都沒有。
大多單年報酬是離年化報酬很遠的。
其實,市場長期累積報酬主要就是靠某些大漲的年度。假如錯過這些大漲期間,對整體報酬傷害很大。
資產配置就是處理這個問題的方法。不管漲跌,就是持續留在市場中。這其實就是投資的真義,你要持續把錢投入金融市場。雖然下跌不會躲過,但所有的大漲也都不會錯過。
問一個資產配置的方法,去除掉報酬最好的一兩個年度成果如何,就好像問一個游泳選手:”我知道你游泳很快啦,但你不要在水裡,在陸地上跑多快呢?”
游泳選手就是在水裡面很快的人。資產配置就是不會錯過大漲年度的投資方法。
不要問很不合理的問題還覺得自己很有道理。
指數化投資也是一樣的道理。整個市場的報酬就是靠一些重要的股票帶來的。大多股票是不賺錢的。
全市場指數化投資會持有全部(或幾乎全部)上市股票,就是為了避免這個問題。囊括所有股票,自然不會錯過大漲的股票。
然後有人要問指數化投資去除表現最好的證券成果如何?
沒有買到表現最好的證券,是主動投資的問題,不是指數化投資的問題。全市場指數化投資,一定會買到該市場表現最好的證券。
這些問題恐怕反應的是提問者對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的瞭解不夠深入。
另外,會出現這些問題的緣由在於,投資人對於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這種”放任不管”的投資方法,似乎有種莫名的恐懼。
你幾乎不會看到有人問主動投資者這些問題。
譬如集中買少數幾支股票,然後近幾年得到上百趴報酬的人。
不會有人問:”假如你投資組合去除表現最好的兩支股票,成果如何?”
譬如近幾年剛好投資美國大型成長股,資產翻倍的人。
不會有人問:”假如你是在2000-2006投資美國大型成長股,成果如何?”
對於主動投資,人總是有種莫名的放心。買到飆漲的股票,那是努力研究選出來的,完全跟運氣沒有關係。剛好買到近幾年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那也是努力研究做出的選擇,不是運氣。
然後對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這種看似放任不管的方法,有莫名的恐懼。好成果,都是某種狀況剛剛好,某些行星剛好排成一列才有的。
其實,對於主動投資,投資人才更應該擔心運氣的成份,更需要留意好成果能否重現的問題。
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不擇時不選股,就是單純且持續的參與全球金融市場。那是一個在威廉.伯恩斯坦書寫智慧型資產配置,參考2000年以前的資料,實證有效的投資方法。也是綠角瞭解之後,開始親身實行,從2006至今也持續有效的投資方法。
因為對市場真實狀況的不理解,出於對”沒有人為操作”的不放心,於是出現了這些對於指數化投資與資產配置的懷疑與問題。
期待有愈來愈多的投資朋友,可以深入瞭解資產配置與指數化投資,破除自身的迷思,取得實際執行的勇氣與毅力。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資產大才適合資產配置跟指數化投資,事實或迷思?(Active Investing Usually Fails to Deliver)
2013的資產配置投資人,到今年有何感想(Ten-Year Performance of Asset Allocation)
看似中肯(Seemingly Unbiased)
存股與資產配置的根本差別(Asset Allocation vs. Betting on One Stock)
資產配置的原罪(The Sins of Asset Allocation)
真的大多人都不需要資產配置嗎?(One Way or Another, Everybody is an Asset Allocator)
資產配置只能註定低報酬?(Setting the Record Straight: Truths about Asset Allocation)
資產配置的真正價值(The Value of Asset Allocation)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