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公司從2002起,每年發行一份名為SPIVA計分卡(SPIVA Scorecard)的報告。SPIVA是S&P Indices versus Active,”標普指數跟主動型基金對比”的縮寫。
該報告詳細整理各資產類別的主動型基金與對應的市場指數相比的成果。
該研究的特點在於選用合理的對比指數與處理生存者偏差。這些特點,可參考之前的文章 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今年(2025)發表的SPIVA計分卡,是統計到2024年底的最新成果。
最一開始有這樣一張圖表。顯示自2001以來,每一個單一年度,美國大型股主動型基金落後標普500指數的比率。
2024跟2023年的美國股市有類似的地方。這兩年美國股市都交出單年二十幾趴的報酬。這兩年的上漲,也大多是由大型股帶來的。
大型股表現特別好,所以可以預知,大型股主動型基金表現落後大型股指數的比率會上升。
因為大型股指數會很純粹的由大型股組成。但大型股主動型基金,就未必完全投資大型股。經理人可能會加入一些中小型類股。
假如背景環境是大型股勝過中小型類股,那麼加入表現落後的股票類別,會拖累報酬。
報告一開始是這樣的圖表:
最右邊的橘色長條是去年(2024)的狀況。長條上方寫著65,代表去年有65%的美國大型股主動型基金,績效落後指數。
小型股主動基金勝過小型股指數的比率會提高。因為小型股指數會完全由小型股組成,但是小型股主動基金經理人可能會買一些中大型類股。在大型股表現較好的環境中,對小型股主動型基金有利。
實際數字支持這個論點。2024這一年,只有30%的小型股主動型基金落後指數。
除了過去一年的狀況,SPIVA報告也統計了長期的情形:
上表代表終止於2024年底的二十年期間,所有主動型美國股市基金、大型股基金、中型股基金、小型股基金,落後對應指數的比率。
可以看到四個類別的基金,全都是九成以上落後對應指數。
投資國際股市的基金也是類似的狀況:
上表列出四個類別的基金,包括全球股市基金,國際股市基金、國際小型股基金,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
最右邊一欄代表過去二十年,國際小型股基金與與新興市場股票基金分別有73%與95%落後對應指數。
全球股市基金與國際股市基金則有過去十五年的資料,分別是92.5%與88.25%落後對應指數。
不只勝過市場不容易,一支主動型基金能否長期存活在市場上,也是不小的挑戰。
上表列出各種美國股市主動型基金,在20年期間的存活率。可見最右邊的欄位,不論類別,都是三十幾趴存活。也就是20年期間,已經有大約2/3的主動型基金消失了。
這次年度報告的第一頁就有這樣的文字:
“Across asset classes, underperformance rates typically rose as time horizons lengthened….Over the 15-year period ending December 2024, there were no categories in which a majority of active managers outperformed.”
可譯為:
“各種不同資產類別的基金,落後指數的比率有隨時間拉長而增加的趨勢。…在終止於2024十二月的15年期間,不論什麼類別,主動型基金都無法大多勝過指數。”
15年對一位投資人通常不會是投資的完整期間。從25歲開始工作,到60歲退休,就35年了。60歲退休之後,也還有幾十年的退休期間要繼續投資。
與其想著自己可以挑出40年後,仍然存在且同時勝過市場的基金,何不就採行幾乎確定會名列前茅的指數型基金呢?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指數化投資是提升報酬的策略---SPIVA Scorecard 2023
上千位專業主動投資者、長年期的實際績效---SPIVA Scorecard 2022
如何看待專業主動選股的實際成果---SPIVA Scorecard 2021
劇烈波動的2020,主動選股是否較為有利---SPIVA Scorecard 2020
主動選股大多落後指數的殘酷事實---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專業選股與主動投資的真實成果----SPIVA Scorecard 2018成果回顧
金融業者與雜誌不會跟你講的主動型基金真面目—SPIVA Scorecard 2017成果回顧
SPIVA Scorecard 2016成果回顧—指數化投資的長期成果(The Triumph of Indexing--SPIVA Scorecard 2016)
持股愈少,績效愈差(Concentration is Bad for Performance)
集中投資,是增加報酬,還是適得其反?(Concentration, Good or Bad for Investment Return?)
如何避免成為金融詐騙的受害者(Beware of Unreasonable Risk/Return Profile)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