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部落格文章,未經作者同意,禁止轉載)
在討論金錢的意義、財務自由等主題後,Your Money or Your Life最後兩章談到了現金流。
在之前的章節,作者提到了一個手繪長條圖。上面要畫出每月的所得與支出。
當你設法增加收入,節約支出後,你會看到代表每月收入的長條出現長期向上的趨勢。而代表支出的長條則是逐漸下降。
這個圖表的用意在於,每月的紀錄,讓你可以持續的監測,也可以作為成果的即時展現,激勵自己繼續下去。
當收入大於支出的時候,這個差距就可以用來償還欠債。欠債還完之後,就可以開始逐步建立自身資產。
這時就可以帶來圖表上的第三條線,叫做每月投資收益(Monthly Investment Income)。
作者是美國人。她是用長期美國公債殖利率,寫書當時是4%,來做計算。(只是用長期美國公債的殖利率進行估算,不是真的要將資產投入美國公債。)
所以假如你累積資產達到一萬美金。那麼預估每月投資收益就是10,000*4%/12=33.3美金。
這時候你就可以在長條圖上加上一個小小的,高度為33美金,名為每月投資收益的長條。
隨著你累積愈來愈多的資產,代表每月投資收益的長條會逐步增長。觀察了幾年之後,你可以看出其成長趨勢。你會知道,大概過多久之後,你的每月投資收益會超過每月生活費。這個時間點,叫做交叉點(Crossover point)。
也就是傳統所謂財富自由的時間點。當你看得到它,知道自己辦得到的時候,會帶來很強的動機與信心。
這個說法有幾個需要特別留意的地方。
首先為了每月監控,作者選用”每月”這個頻率。這不代表要達到”財富自由”,你就要選”月配息”標的。
有些投資人過度執著於用”每月投資收益”取代”每月工作收入”的想法。這會對自身的投資選項造成不必要的限制。有這種想法的投資人,不僅會執著於選擇配息標的,他還會執著於選擇”每月”配息標的。
於是開始買一些特別設計成每月配息的債券基金股別,或是刻意選一些股票或是ETF,根據其既定配息時程,組成一個”每月配息”的投資組合。
或是想著,假如使用美國券商,要怎樣”每月”把錢取出。
這其實沒有說一定要這樣。
退休之後持續需要現金流作為生活費,不代表現金流一定要每月取得。一整年的生活費一次準備好一次提出,也是相當可行的方法。不要過度執著於”每月”的頻率。
第二個需要注意的地方在於,作者其實有詳列出現金流的五個來源,分別是:利息、股息、資本利得、房租收益、版稅收益。
資本利得也是現金流的來源之一,其實是一個不可忽視的來源。
但很多人為了被動收益(Passive income)這四個字,過度沉迷於配息。說是”過度”恐怕不是過分的描寫。因為他們一心認為只有配息,才能帶來現金流。過度重視配息率,看到配息率高就自動以為是比較好的投資選項,有時反而帶來較差的整體報酬。
不要因為書中的這個討論方式,變成一個執著於”每月配息”的投資人。
另外,書中有些關於退休投資的觀念恐怕是錯誤的。
譬如書中提到4%的安全提領比率。說每年提領總資產的4%,可以保存資產、抵抗通膨、安穩的度過退休生活。
但假如某一年你的退休資產價值因為金融市場下挫而明顯減少,同時又遇到高通膨。提領出當年資產的4%,會是比較少的錢。這要如何”抵抗通膨”?
其實投資界提到4%的退休提領比率,指的是”初始”提領比率。退休的第一年,提出當時資產的4%。未來年度就不是提出當時資產的4%了。往後年度的提領金額,是根據當時的通膨調整。
而且這個提領方法沒有保證可以保存資產,它是很有可能損耗資產的。而且這個提領比率是用在一般退休年齡,譬如六十歲退休。不是用在三、四十歲就退休,有更長遠退休生活要過的人。
再來,這本書當初是由Joe Dominquez與Vicki Robin兩人寫成。
Joe在1969退休時,把資產全部投入三十年期美國公債,當時有6.5%的殖利率,通膨則是3%。所以有3%以上的實質所得。當時是一個可行的選擇。
Joe的財務自由投資選擇頭兩項條件就是本金的最大安全與配息的最大安全。
那麼選擇美國公債的確符合這兩個標準。
但安全與低風險的背後,代表投資人往往放棄資產成長的機會。其實,退休資產全部投入”安全”的公債,不是安全投資,是高風險行為。
退休資產全部放入公債,以現代退休投資觀念來看,恐怕不是很好的方法。
最後,兩位作者之一Vicki分享了自己的退休投資。儘管稍早有列出在資本利得也是現金流的可能來源。但Vicki自己的現金流來源,全都來自配息、房租、貸款給小企業的利息等,完全沒有提到如何使用資本利得作為現金流來源。
也就是說,仿效這個做法,恐怕會帶來一個完全偏向”配息”的退休投資做法。
總結來說,Your Money or Your Life關於金錢的真正意涵,時間與金錢的關係,人與工作的關係,有非常精采與深入的討論。
但最後兩章關於退休現金流的作法,以現代投資觀念來看,恐怕有比較多可以改進的地方。
整體來說,瑕不掩瑜。這本書,即便省略最後兩章,也讓人覺得相當有收穫。
後記:本書中譯本是跟錢好好相處
Readmoo電子書連結
博客來連結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Your Money or Your Life讀後感1---金錢的真正意義
Your Money or Your Life讀後感2---被誤解的財務自由
Your Money or Your Life讀後感3---節儉新定義
聯博全球高收益債券基金實際進行退休提領的成果(High Yields Do Not Bring Sustainable Retirement Income)
面對配息的思考方式(How to Think about Yields and Dividends)
0056高股息ETF比較適合退休族群的迷思(High Total Return is Better than High Yield)
配息跟資本利得,何者比較重要(Dividends or Capital Gain?)
被動收入與財富自由,你該知道的事(Something about Passive Income and Financial Freedom)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