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20年6月22日 星期一
John Bogle and the Vanguard Experiment讀後感4---成長的正確步驟
在經營Vanguard時,柏格帶入他的個人風格。總裁的理念,成為公司的文化。
有些事,在其它資產管理公司是假手他人,但在Vanguard是柏格親自做。
首先是客戶來信。每月約150封。柏格每一封都自己從頭到尾看完。寫給他的,該他自己回的,他親筆回信。其它該給各部門的,他再轉給相關部門處理。但他要求,回信一定要讓寄件者知道,柏格看過。
再來,基金年報。從1970柏格還在威靈頓資產管理時,柏格就自己寫基金的年報。這是基金公司跟投資者溝通的重要管道。柏格知道,其他人可以寫,也可以寫得不錯。但他認為其他人做的不會比自己好,所以柏格在Vanguard總裁任內,仍自己每年寫基金年報。
Vanguard的基金年報以易讀、坦白著稱。
易讀,因為柏格真心認為這是資產管理者跟客戶解釋自己的投資理念,與這個投資方法在過去一年表現的良好機會。年報不是因為金融監理要求,所以才要寫的文件。
(看到現在很多基金公司的公開說明書跟年報,你會知道,那是用來交差的文件。不是跟投資人溝通的文字。)
坦白。基金表現很差,你就會在年報裡看到柏格跟你講,這年我們的基金真的很糟。他不跟你玩文過飾非的遊戲。
基金董事會曾經很擔心柏格那麼坦白會不會把投資人嚇跑,請他下筆”溫和”一點。誰知道,在充滿報喜不報憂風氣的基金業,Vanguard的坦白告知風格,反而成為這家公司的特點與強項。
而正因為易讀與坦白,以我的經驗,Vanguard的基金年報是我看過的所有資產管理業者當中最值得讀的。那其實不只是一份報告而已,很多時候,你會從中學到一些很有價值的投資觀念。
很可惜的是,從我開始投資的2006年,Vanguard的基金年報已經不是柏格的文筆。但仍由當時的總裁執筆。易讀,坦白的風格,仍有延續下來。
柏格對公司管理相當講究,有些字詞,在Vanguard是禁用的。
譬如Product,產品,這個字不能用。因為基金不是一種產品。它不是牙膏、餅乾,放在架上任人取用,討消費者歡心的消費性產品。
基金代表的是專業管理的投資組合,是投資人對基金公司的信任,也代表基金公司對資產管理的原則與堅持。在Vanguard,要叫Mutual funds或Investment portfolios。
Employees這個字禁用。公司員工不是Vanguard找來做事的雇員而已,好像只是一種主從關係。公司員工是一起達成目標的同志。延續Vanguard的海事傳統,公司員工叫Crew。
Customers,這個字禁用。投資人不是消費者、顧客。他們不是在買什麼消費性產品。他們投入的是信任。所以投資人要叫Clients。
柏格認為,文字會影響想法,想法會影響行事。要正確的對待基金與投資人,就必需使用正確的字詞。
柏格認為,Vanguard實驗(The Vanguard Experiment) ,就是看將投資人利益完全放在首位,來經營資產管理公司,能否成功的實驗。
在意投資人,所以他們很保守的發行基金。這表現在兩方面。
第一是不跟隨熱門潮流。
從不跟著投資潮流發行基金。不會因為某個投資方法過去表現好,就發行該策略的基金。不會因為某個產業過去幾年表現好,就發行該產業基金。
第二是平實無華的投資組合。
假如Vanguard的某支基金名字是”美國政府債基金”,那麼它就是全部買美國政府債。
它不會買進債券,然後賣出買權,收權利金,拉高配息率,做成”Yield plus”基金。它不搞這些幾近欺騙投資人的把戲。
所以,Vanguard的成長往往不是在大多頭年代隨著熱門策略與熱門資產大幅挺進。往往是在壞事、風險發生之後,一代又一代的投資人開始體會,Vanguard這種”不犯錯”的價值。
1990年代,科技基金泡沫。沒Vanguard的事。2003美國基金醜聞,沒Vanguard的事。2008金融海嘯,單一新興市場區塊股市基金、原物料基金表現其差無比,還是沒Vanguard事。
投資人開始發現,Vanguard真的不是一家只要自己能賺錢,推什麼基金都好的公司。這是一家真的在意,一支基金、一支ETF對投資人有沒有幫助,會不會害到投資人的資產管理業者。
當其它資產管理業者在80年代試圖拉高內扣費用多賺錢時,Vanguard一次又一次的利用經濟規模與談判,降低了基金的費用成本。
將投資人的權益放在首位,這是一家真正專業的資產管理業者。
多年的努力與堅持,終於看到成果。從1985開始,Vanguard的資產有了顯著的成長。1985,Vanguard管理100億美金資產。十年之後,1995五月,達到1500億美金。
柏格把握每一個資產總值的里程碑,開立慶祝會,跟全公司同仁分享這重要時刻。
柏格說,他不追求成長。成長,是做對事情,是成功的衡量。
追求成長,所以可以做任何事情。帶來像威靈頓跟TDP&L合併的災難事件。
把事情做對,為客戶帶來價值,所以業務成長,這帶來Vanguard實驗的無比成功。
做對的事情,而取得成績。
而不是為了成績,做什麼都可以。
順序,非常重要。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在意投資人的資產管理公司才會有低費用(Serving Investors with Low Expense Ratios)
John Bogle and the Vanguard Experiment讀後感1---柏格引狼入室
John Bogle and the Vanguard Experiment讀後感2---絕地重生
John Bogle and the Vanguard Experiment讀後感3---佣金制度vs.直接銷售
John Bogle and the Vanguard Experiment讀後感5---柏格其人其事
“一人公司”(Company For One)讀後感1---順序不對,公司發展就不對
文中的「延續Vanguard的"海事傳統"...」超連結到簡體網站囉~~
回覆刪除謝謝幫忙
回覆刪除已經改正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