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普指數公司從2002起,每年發行一份名為SPIVA計分卡(SPIVA Scorecard)的報告,SPIVA是S&P Indices versus Active,標普指數跟主動型基金對比的縮寫。
報告中詳細整理各資產類別的主動型基金跟對應的市場指數相比的成果。
該研究的特點,包括選用合理的對比指數與處理生存者偏差。這些特點,可參考 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今年(2023)發表的SPIVA計分卡,是統計到2022年底的最新成果。
該報告的第一張圖表。顯示從2001到2022,每個單一年度,美國當地大型股主動型基金落後標普500的比率。
譬如2022,有51%的主動型基金落後。換句話說,有49%是勝出的。
指數化投資的基本論點是這樣的。每年都會有不少的主動投資人勝過指數。但由於今年的勝出者,下一年未必能持續勝出。時間久了之後,會變成大多主動投資者都落後指數。
在SPIVA報告發行了20年之後,我們有實際的數字可以驗證這點。
下圖是美國大型、中型與小型股主動型基金,一年期、五年期、十年期,與二十年期績效,落後指數比率。
可以看到,不同基金類別的型態非常一致。一年期,約有五十幾到六十幾趴,落後指數。
隨著時間拉長,落後比率一路增加。到了20年期,變成九十幾趴都落後指數。
下圖則是國際股票型基金與新興市場主動型基金落後比率。
也是一樣,到了20年期,九成以上主動型基金都落後指數。
而且,這還是20年”而已”。
一個人假如從二十幾歲開始投資到七、八十歲過世,那是五十年以上的投資期間。
(退休仍要持續投資,退休期間全部持有現金或是債券這些”安全資產”,一點都不安全。詳細論點與實例,在”從資產到現金流—退休資產管理”課程中有完整討論。)
你覺得到了2060年的SPIVA報告,上面那兩張圖的落後曲線,會反轉往下,還是往右上步步高升。
採用指數化投資可以讓你長期績效勝過絕大多數你在檯面上看到的”專業”主動投資人。那是優異的不得了的成果。
每次我講這種主動型基金長期大多落後的實例,總會有人冒出來說,”那是你認識的人不夠多。我就知道某某人,我有某個朋友,我有某個親戚,績效就是很傑出啊”。
先不論投資人自行回顧投資成果有隱惡揚善的”偏誤”,也先不計不少投資人根本不會正確計算績效的問題。講這些話的人,好像以為,綠角”認識的人”不夠多。
其實我不必”認識”,我就看像SPIVA這種報告就好了。SPIVA這種報告裡面統計了多少專業投資人呢?
上表是SPIVA針對所有美國股票型基金的統計數量。期間初始,有2253支基金。
2253支基金,代表二千多位專業經理人。
長期實證資料顯示,時間拉長,專業投資人大多會落後市場。有人卻在說:”在台灣很容易可以找到長期勝過市場的業餘投資人。”講這些話的人,有認識一百個專業投資人嗎?
“聽說、自行計算的績效、記憶中的績效、不會算績效的人的績效、某人的朋友”,這類強度超低的說詞,在SPIVA這篇幾十年期,上千位經理人,生存者偏差校正,會計師認證績效的研究相比,假如你選擇相信前者。
那,就是你的選擇吧。
但請不要要求我認同你的選擇。
因為,我選擇以理性態度與實證方法來處理投資問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指數化投資是提升報酬的策略---SPIVA Scorecard 2023
如何看待專業主動選股的實際成果---SPIVA Scorecard 2021
劇烈波動的2020,主動選股是否較為有利---SPIVA Scorecard 2020
主動選股大多落後指數的殘酷事實---SPIVA Scorecard 2019告訴投資人的兩件事
專業選股與主動投資的真實成果----SPIVA Scorecard 2018成果回顧
金融業者與雜誌不會跟你講的主動型基金真面目—SPIVA Scorecard 2017成果回顧
SPIVA Scorecard 2016成果回顧—指數化投資的長期成果(The Triumph of Indexing--SPIVA Scorecard 2016)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