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書時,看到指數化投資教父柏格說的一句話:
“Many things going on in exchange-traded funds are bordering on insanity.”
“許多在ETF發生的事,已經近於瘋狂。”
或許柏格當時是看到美國的ETF市場的狀況有感而發,但是,這些瘋狂在台灣ETF市場,恐怕也有不少顯而易見的例子。
第一,以為有波動就有投資價值。
經典範例,VIX恐慌指數ETF。
恐慌指數有什麼投資價值?它代表股市、債市或任何資產類別的表現嗎?
沒有,它只是一個財務工程上的算計。一個用來衡量整體市場參與者對未來市場波動程度預期的指標。
投資人對未來的預期,只會有時好,有時壞。不會永遠會往樂觀靠近,也不會朝無盡悲觀持續墜落。
恐慌指數根本不是可以用來長期持有的指數,卻以ETF的形態大行其道。
許多投資人買了。什麼理由?
他覺得目前市場已經太高,就會崩盤。面對市場下跌的可能,於是用VIX”避險”。
結果市場愈漲愈高。投資組合中一年虧七十幾趴的,就是用來”避險”的VIX ETF。
業者說要給投資人”避險”的工具,其實本身就是最大的風險所在。
這種”投資工具”,就像賭場裡的輪盤。莊家說:
”下注試看看啊?看看球停了之後會落在幾號的位置。中了你就賺啊。”
這種”投資工具”等同是邀請投資人:
”下注看看嘛。日後市場跌,你就賺啊。你看市場已經漲那麼久那麼多了,這樣下注不是很合理嗎?”
一個讓賭徒下注的工具,批上ETF的外皮,自稱是”投資工具”。這是其瘋狂之處。而結果也就如許多鎮日沉迷機會遊戲的賭徒,離開時,口袋中的錢又更少了。
第二種瘋狂的ETF,就是高費用、窄範圍,追逐單一主題的標的。
經典案例,5G ETF。
首先,這是一個追逐熱門主題的ETF。追逐熱門不是說一定會賠錢,但恐怕很難有好下場。
2008前的熱門主題,拉美、東歐、能源、世礦,無一不讓投資人損傷慘重。
再者,這類ETF往往有很高的費用率。譬如某家國內業者去年發行的5G ETF,經理費0.9%,保管費0.23%。光基本費用率每年就超過1%。加計其它成本後,內扣總開銷會是更高的數字。
光是主動型基金收取1%的費用,就已經是太高的收費了。一支ETF收到1%以上的費用,還可以狂銷熱賣,買進的投資人似乎完全不知道當初ETF的名聲與績效就是靠超低收費與大範圍投資建立起來的。
譬如1993發行的SPY,每年內扣總開銷0.09%,買美國大型股,取得近似整體美國股市的報酬。這才是ETF的專長。
ETF沒有辦法克服所有的投資缺點。
追逐熱門跟高投資成本,就是沒有辦法克服的問題。
以ETF為名,居然可以讓投資人無視這兩個大問題,蜂擁買進。是其瘋狂之處。
第三個瘋狂,拿ETF做為預測市場短期走勢的工具。
例子,就是槓桿與反向ETF。
槓桿與反向ETF承諾的,是單天報酬的倍數或反向。所以,一定要能正確預測市場未來短期走勢,它才會是一個有用的工具。
譬如你知道接下來五天,市場會連續上漲,那麼這五天你持有槓桿ETF,會多賺。
譬如你知道接下來五天,市場會連續下跌,那麼你持有反向ETF,也會賺錢。
在起起伏伏的市場,超過一天以上的時間,槓桿與反向ETF就無法維持它的反向與槓桿的-1或*2的倍數關係。
而正確預測市場短期未來走勢,叫成功擇時進出。這是比選股勝過大盤,更不可能的事情。
ETF之所以有名,很大一個原因就是指數化投資證明了主動經理人不行。
假如因為體認到主動選股勝過市場的難度而認同ETF,怎會相信利用ETF,可以達成更不可能的事情,可以正確預知市場未來短期走勢?
一個從放棄選股起家的投資工具,現在居然變成邀請投資人從事更不可能任務的下注工具,為其瘋狂之處。
當然,業者不會這麼覺得,他們會說這些投資工具都有它們的用處。
因為,在他們眼中,只要是推的出的投資工具,都是有存在的理由的。
請想想看,當投資人因為錯認VIX的投資價值,反覆操作買賣槓桿與反向ETF,付出高額費用追逐市場熱門,最後造成虧損時,是誰不論投資人賺賠,都仍可以賺錢?
金融業者發行投資工具本意應是要服務投資人。
現在許多ETF變成金融業者剝削不懂的投資人的工具。這是投資界終極與普遍存在的瘋狂。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ETF的盛行不等於指數化投資的盛行(The Popularity of ETF is NOT the Popularity of Indexing)
綠角不贊同的ETF(Not All ETFs Are Created Equal)
ETF費用低廉的真正原因(There are ETFs with High Expense Ratios)
2%的基金內扣費用其實比配息30%預扣稅款還要可怕(High Expense Ratios vs. High Tax Rate)
如何看出誰不懂ETF(How to Identify Nonsense about ETFs)
綠角大說的真好, 令人想起保險老業務的秘訣, 重點是賣給人們想要的, 而不是他需要的, 事實上推他真正需要的, 他還不會買咧 :)
回覆刪除當一個行業
回覆刪除只會客戶想做什麼,就讓他去做
而不是告訴客戶真正該怎麼做才是對的
這已經失去它的專業
謝謝綠角大分享觀點,寫得真好!
回覆刪除身邊好多朋友被各種以ETF包裝後的"商品"所吸引,且熱衷於投資,快變成一種"信仰"了!
下次要貼這篇給他們看,哈
的確不能只看包裝
回覆刪除要看內容
ETF的包裝下
還是有不少內容物是高費用或主動投資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