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6月18日 星期三

金玉其外的避險基金報酬—談Backfill Bias

在觀看基金報酬的時候,較為細心的投資人會知道,表面看到的報酬數字,都存有生存者誤差(Survivorship bias)。黑道說,死人不會說話。怕這個人出庭作證,就把他殺了。金融業說,死基金不會說話。怕這支基金證明自己的無能,就把它清算或合併了。

投資人看不到被”解決”掉的基金的報酬。表面看起來,基金都不錯呢!報酬都在水準之上。但實際上,你應該知道,整體基金的表現沒有那麼好。表現不好的基金,被殺掉了。

這種生存者誤差,存在於一般基金,也存在於避險基金。表現不好的避險基金也會被清算掉。但避險基金比起一般基金,更多了Backfill bias。

避險基金與一般可以公開廣告向大眾招攬的基金不同,它可以不用定期公開它的績效。在報紙與網路上,可以很方便的查到全部公開發售的一般基金報酬,但”全部”避險基金的報酬,是看不到的。因為避險基金業者,可以自行決定,什麼時候要向基金資料搜集者,報告它的報酬。

假如你是避險基金業者,你會什麼時候開始報告你的報酬數字?

是過去五年,每年擊敗大盤15%的時候。還是過去五年,每年落後大盤15%的時候。

很明顯,答案是表現好的時候,避險基金才會開始提供過去報酬數字。而且,他可以只提供過去好的數字。譬如過去三年,年化報酬超過大盤10%,但過去五年,與大盤平手。那就報過去三年就好了,不要報過去五年的績效。

避險基金可以人為選擇績效開始報告時機,使得業者偏向在過去成績不錯時才公開報酬數字,選擇優良的過去年度報酬來進行回填(Backfill)報告,就是Backfill bias的成因。檯面上避險基金報酬看起來比事實好太多,因為有生存者誤差和回填誤差兩位彩妝大師幫他們打點門面。

我們就來看一下避險基金”素顏”的樣子。

耶魯大學教授Roger Ibbotson在The A,B,Cs of Hedge Funds一文中,統計1995年一月到2006年四月這11年間,避險基金的整體表現。直接從資料庫統計得到2806支避險基金平均年化報酬是16.45%(看起來很不錯呢!),加進死去的2020支避險基金(你注意到有多少避險基金被做掉了嗎?),排除生存者誤差後,年化報酬是13.62%(好像還可以),再修正Backfill bias後,平均年化報酬是8.98%(怎麼這麼差!這是號稱金融業精英的成績嗎?個位數報酬耶!)。

買避險基金與買一般基金完全相同的是,過去績效是花再多錢也買不到的東西。在避險基金一樣適用的是,過去績效不能預測未來。不同的是,太多投資人拿玫瑰色眼鏡在看避險基金而且還不自知。假如看到避險基金金玉其外的過去報酬,就想親身體驗,等著你的可能是敗絮其中的未來報酬。

點一下,推一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大頭症候群

避險基金?最好還是避開吧

“The Only Guide to Alternative Investments You’ll Ever Need”讀後感續1---避險基金的幻夢

避險基金的預期報酬—以市場中性策略為例(Expected Return of Market-neutral Strategy)

你買的是機會基金還是避險基金?

Pioneering Portfolio Management讀後感續1---主流與另類資產

基金公司的廣告策略

6 則留言:

  1. 如果說是在空頭或股市表現平平的年分拿到8.9%也還算不錯了。不過統計的這11年多頭年數較多,s&p500的年化報酬超過11%。避險基金的平均績效明顯不如大盤指數。

    回覆刪除
  2. 確實應該很多避險基金都掛掉了~~

    之前看到一些文章在討論,許多的避險基金策略都只適用特定某段時期。之後有可能因為策略被人家仿效或是市場情況轉變,導致報酬迅速降低....

    如果經理人無法適時調整策略,很可能就到此為止了....

    回覆刪除
  3. 久久來看一次,很好的分析!希望這種資訊可以加速淘汰劣質業者。做的好!^^

    回覆刪除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