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故事的現實應用-續4中,我們看到,美國、歐洲、亞洲、新興市場各投入25%,而且日後都維持25%的懶人投資組合,在1987到2006這19年間,拿到了11.51%的年化報酬,而年報酬標準差是18.83%。
我們將懶人投資組合的報酬和標準差,與同時期這四個市場的報酬和標準差,做成下表。
我們可以看到,懶人投資組合的報酬率不是很高,離新興市場的15.22%有點差距,少了3.71%。但比起報酬最低的亞太成熟市場,足足高了8.69%。而且它的波動性,比起新興市場的32.7%小了很多。
我們將上表的五組數字以橫軸表標準差、縱軸表報酬率作圖如下。
中間那個紅色的點代表的就是懶人投資組合。我們再複習一下,最左邊幾乎疊在一起的那兩個點,是歐洲和美國,右上方的點是新興市場,最下方的點,是亞洲成熟市場。
我們來細看一下圖中懶人的位置。先看標準差。標準差由右到左,分別是最高的新興市場、次高的亞洲成熟市場,最低的歐洲和美國。我們看到,懶人的標準差遠離高波動的新興市場和亞洲成熟市場,而靠近低波動的歐美市場。
再來看報酬率。報酬率由上到下,分別是最高的新興市場、次高的歐美,最低的亞洲成熟市場。我們看到,懶人的報酬,遠離最低的亞洲成熟市場,靠近報酬率較高的歐美市場。
疑,懶人雖懶,可是這個選擇看來可是一點都不笨。
這可算是一種傻人有傻福。重點在於懶人放棄了在1988年初開始投資時的主觀判斷。
80年代的中後段,日本獨步全球股市。MSCI亞洲成熟市場指數在1985、86、87這三年分別有39.39%、93.82%、和39.85%的報酬率。真可謂當時的當紅炸子雞。但是後來炸雞變冷盤,故事大家都知道了。可是當時,投資日本的投資人,都是笨蛋嗎?不,他們都有很好的理由去買日股。假如懶人當時受到風潮影響,把資產很大的比重擺在當時最被看好,最火熱的區塊,那等著他的,就是高波動低報酬的那個點。
在80年代末期,一樣做個報酬vs標準差的圖,亞洲成熟市場會是報酬率高高在上的點。但這是過去的事。假如投資人以過去的成績來預測未來,那就是把過去報酬當預期報酬,其實就是看後照鏡在開車。日股、科技股看起來最值得投資的時候,就是它們來到高點的時候。
現在這個圖,高高在上的點是新興市場。再過十年,我們再畫出這張圖。請問,新興市場的落點會在那裡?
可以有兩種說法。
有可能還是高高在上。因為這本來就是有可能的事,但不是因為它過去幾年落在那裡,所以未來,它就應該還會在那裡。
有可能跑的別的地方去。使得投資其它區塊的人,才是贏家。
問題是,你如何預測未來?
面對不可測的未來,資產配置提供投資人一個四平八穩的解答。因為你在相關性不等於1的市場間分散,所以你可以得到降低風險與增加報酬的效果。所以我們用回測的方法,看到一個25%均分四個市場的投資組合,它的報酬和標準差都不是平均數,而是有高於平均的報酬與低於平均的標準差。日本的低報酬傷不到你,新興市場的驚濤駭浪與你無關,這就是資產配置的作用。日後,或許是新興市場的低報酬,或是歐洲市場的猛烈波動。市場的狀況或有不同,但資產配置的原則一樣可行。
待續…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沒有未來的過去
此報酬不等於彼報酬
誰在看後照鏡?
什麼是買高賣低?
說故事的人(The Storyteller)
Pete在機器人公司的日子
Pete在機器人公司的日子---續1
故事的現實應用(Asset Allocation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故事的現實應用---續1(Asset Allocation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故事的現實應用---續2(Asset Allocation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故事的現實應用---續3(Asset Allocation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故事的現實應用---續4(Asset Allocation in Theory and in Practice)
綠角大
回覆刪除您最吸引我的文章就屬說故事這部份了!
一步步用精彩的包裝(故事),引導我釐清資產配置的關念.(就我認知啦,不一定對!)
雖說是故事,又將觀念說的清清處處.真的比起所見過的那一堆教授,大師精彩多了!忍不住留言讚嘆一下!
先說,可不是因為貪圖您的免費授課才這樣說的.我是付得起”學習費用”的,必竟投資過程中光是付給那群”無知的理專”的手續費就不知道多少了!!!
所以說如果我們這些平白受益的讀者們,可以有管道支持適度贊助這種無利益導向的BLOG持續下去,我會首先贊助的.必竟我所設定的投資時間至少還要持續十年,也希望投資過程中,持續向這BLOG學習.(僅期實質贊助表支持之意,希望這樣的說法不會失禮.)
小明 感謝您的支持
回覆刪除其實助人即助己
我這些看法
也是看了很多人無私奉獻的文章之後才能建立
寫這些文章 我自己也是收獲很多
很多版友問的問題
更是讓我進步的動力
你們肯賞光來到此處
就是對我的肯定啦!
您好!
回覆刪除我對這資產配置的問題想了很久;假設以美國,歐洲,亞洲和新興巿場各分配25%來說,每年定期審視當時的總金額來重新分配各25%,但是,以現今來說,亞洲的經濟力量不斷的增長,而美國的經濟力正從高點往下滑,這時,我是否要死守著25%的原則?
還是調低美國為20%,亞洲為30%?有視當時經濟力來做調整的空間?
定期審視資產配置,一定要在每年相同的月份完成嗎?還是以每年同一季就可以?
若以Firstrade舉列,每次交易ETF都收取6.95美元,那我為了調整配置,一買一賣間,是否會花費太多的交易費用?
是否以再投入的金額來做比列配置,而不做賣出的動作?
謝謝!
阿弟 你當然可以這樣做 25%是我寫文章舉例用的 不是什麼大家都要這樣的規定
回覆刪除其實 在累積階段的投資人 就是用投入的錢在做再平衡 你想的沒錯 交易不用太頻繁 免得招致太多成本
綠角您好:
回覆刪除有問題想要請教一下
文中您有提到「新興市場十年後會不會依然是
在圖的右上角?」
我仔細的想了一下
如果新興市場所定義的國家如果一直固定不變
的話
我想報酬和sd會有大變化是有可能的
但如果新興國家會隨著時間變成成熟國家
並進入成熟市場
並也會有新的新興國家加入的話新興市場的話
那它在右上角的機率就非常大了吧
因為這些新興市場中的國家
都是真的新興國家
那它的波動就一定會比成熟國家大
這是我的看法
其實我是在進行資產配置時想到這個問題
如果新興市場真的是新興國家的話
我就想加重比例
但問題是
不知道基金經理人會不會隨著國家成熟度
改變選擇的國家(把成熟踢除)?
不知道我的想法有沒有錯誤的地方
還麻煩您幫我指正一下
謝謝
我覺得這是一個很Tricky的問題
回覆刪除就像好公司不一定有好股票
高成長的國家 等同於較高的股市報酬嗎?
而且 有的國家已經新興很久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