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8年10月4日 星期四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2---工作與交換
人為什麼要工作?人為什麼會放棄休閒,去從事工作?
只有一個理由,提升自己的福祇。
我們工作是為了要交換他人的服務與產品。
在達到基本生活需求後,每個人會以自己定義的生活滿足,決定自己是否還要工作。
假如這個人希望每年出國玩三次以上,他勢必要更加努力工作。假如這個人希望有更大的房子或更好的車子,那麼他也要更辛勤的工作。
作者寫了一句話:
“A nation’s economic output is maximized when its people have the maximum incentive to work.”
一個國家的經濟產值,在其人民有最大的工作動機時,將達到最大。
所以,其實我們不必一味批評超過”自己所得級距”的產品與服務。說那就是浪費、奢侈,對小資族群的諷刺。
一個經濟體中,多樣化,符合各種財務能力,從低價位到高價位都有的產品,正是確保這個國家,從低收入到高收入族群,都一樣持續辛勤努力工作的最大誘因。
基本收入的族群,努力存錢買一台國產車。
有較高收入的族群,也一樣努力存錢買一台進口車。
更高收入族群,則想著如何在方向盤後面驅牛趕馬。
每一個族群,都為自己的夢想努力著。
這也可以看出,要跳出這個賺愈多,也未必可以滿足的無限迴圈的對策,就是擴大收入,同時減低欲望。
一個人工作產出產品或服務,要跟他人交易,有兩種模式,第一種是私人交換(Private economy),另一種是公開交換(Public economy)。
譬如王先生是果農,果實採收時,隔壁種稻的陳先生過來幫忙。等到陳先生的稻子收割時,王先生去幫忙。這是一種以物易物的模式,也是私人交換。
這在原始的部落經濟中是主要模式,但到今天,其實仍有很多經濟活動是以私人交換的方式進行。只不過未必是拿東西交換,而是以錢為媒介。
譬如王先生是水電工,陳先生是木工。王先生家裡櫥櫃壞了,請陳先生來修。陳先生花了兩天,收3000元。過了一年,換陳先生家裡水管不通,請王先生來修。王先生也修了兩天,收3000元。
這兩個人就直接把錢收下,完全沒有呈報給政府,這也是一種私人交換,只不過是以錢為媒介。
錢的好處,在於它可以取代信任。
(但必需大家信任這個貨幣,錢才有取代信任的作用)
像果農與稻農的例子,兩人要互相幫忙,完全沒有金錢轉手,這要很堅實的互信基礎。
但木工與水電工的例子,他們不必那麼相信對方日後會幫自己做事。只要他付的出錢。手中有錢,日後自然可以拿這個錢去買到其他人的服務。
私人交換的好處是不會被政府課稅,但缺點是,交換範圍有限。一個人只能從認識的親友與鄰居中,進行交換。
假如要擴大交換對象範圍,那就要公開。
譬如水電工王先生,開門立業,成立了一家水電行。大大的招牌,讓所有路過的人都知道可以來這裡找王先生服務。
他可以服務更多的客戶,擴大自己的收入。王先生就進入公開交換(Public economy)中。
但缺點就在於,你一公開,也就會被政府注意到。政府就會對你的交易與收入課稅。
政府要維持自身運作,所以要收稅。
這本書以持平的口吻討論Private economy與Public economy。在作者的文字中,完全不會感覺到誰貴誰賤。
相較於”地下經濟”、”逃漏稅”的說法。讀者會感覺到,有些政府為了合理化從人民手中拿錢的舉動,在教育與宣傳方面所下的功夫。
所以一個人要在Private economy還是Public economy中運作,核心重點就在於,他進入公開經濟後,政府的課稅與管制所帶來的麻煩,是否值得公開經濟中更大的客戶族群與營業收入。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1---資本的兩種形態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3---全民健保對台灣經濟的傷害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4---高稅率不等於高稅收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5---通膨與稅制的交互關係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6---凱因斯的債券魔術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7---布列敦森林體系的成立與破滅(The Rise and Demise of Bretton Woods System)
The Way the World Works讀後感8---礦產為國家所有,真的比較好嗎?
什麼是比較優勢原則(The Principle of Comparative Advantage)
Globalization讀後感1--專業分工與交換的必要
Influence讀後感1—人是互相的
“繁榮的悖論”(The Prosperity Paradox)讀後感----開創新局的創新

政府收稅的目的應該是在於提供服務.. 一旦服務完成或無法提供服務, 則"政府"就應該消失..
回覆刪除不提供服務卻橫徵暴斂的政府如同收錢不辦事的地痞流氓
沒錯~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