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8年10月17日 星期三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讀後感1---將風險當成必然的危害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的作者是Jonathan Clements。我之前看過他寫的“How to Think About Money” 與"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
這本書的編排很特別,不是分第一章、第二章,是分成77天,77 Days。每天講一個主題。篇幅短,幾分鐘就可以看完。但講的全是重要理財觀念與該採取的行動。
作者這樣編排的目的,應是希望讀者確實的吸收與執行,在兩個多月的時間內達成財務上的健康狀況(或至少是朝這方向前進)。
一開始看的時候,會覺得每一天的主題似乎不太相關。但仔細回想,作者其實是從很基本的財務基礎開始講起。知道自己收入多少,掌握基本開銷。有高利率卡債要先還完,公司有Match的401k要滿額投入、建立緊急預備金。
每一天的任務確實執行,個人與家庭財務就會站在愈來愈健康的立足點上。
除了實務面的討論,還有些心理的論述。
譬如財務方面,不要跟別人比錢多錢少,要看著自己的目標。
知道自己的不足之處,譬如我們不知道未來到底如何,我們也往往把金錢看得重。
財務規畫其實就是三個目標的妥協,包括日常生活支出、大型支出,重要人生目標。
日常支出就是我們每天食衣住行的花費。大型支出就是買房,買車或是買貴重珠寶或收藏品。重要人生目標,就是小孩教育金,退休等。
重點是平衡,而不是某一項100分,其它兩項零分。
不要買了一台千萬跑車,但卻住在生活品質很差的房子裡。
也不要當月光族,每月收入全部花光,日常生活開支達到最高品質,但在買房這種大型支出,與退休這個重要人生財務規劃方面,卻都會不及格。
作者對緊急預備金有深入的討論。緊急預備金其實是失業預備金,為了失業時的生活費做準備的。
要準備多少金額跟找到下一個工作的難度有關。假如你是高階主管,可以預期萬一失業,再找到下一個同等級的工作不是那麼容易。你可能就要準備高達一年生活費的預備金。
但假如你從事的是比較基本的工作類別。今天失業,可能運氣好的話,下週就可以找到新工作。那麼緊急預備金就不用留那麼多。
這就是對失業危機的正確處理方法。
我曾看過有人提出這樣的問題:
“我要投資,希望可以在45歲帶來足夠現金流,應付中年失業危機。”
這是一種錯誤的問法。
這種問法等於是把失業這個風險當成必然在處理。然後拿手上全部的金融資產去處理這個風險。
風險的處理方法,是把它當”可能”,而不是”必然”。有可能的事情,就用一部分的資源去處理就可以。
把風險當然必然,最大的問題,也是很可能發生的問題,就是風險並沒有發生。
把投資組合整個轉向,以帶來配息為唯一目的來投資,可能會錯過更好的資產成長機會。造成退休後,資產明顯較為不足。
不要處理了一個風險,卻引進另一個更大的風險。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讀後感2---三種失業風險
“慢慢致富”(From Here to Financial Happiness)綠角推薦序—先有財務計畫,再談投資計畫
“How to Think About Money”讀後感1---為什麼快樂這麼難
有錢21招(The Little Book of Main Street Money)讀後感---理財通則指引
25 Myths You’ve Got to Avoid If You Want to Manage Your Money Right讀後感1---迷思的由來
Funding Your Future讀後感---投資債券基金一定要留意的兩大風險
The White Coat Investor’s Financial Boot Camp讀後感1---專業人士投資的優勢與劣勢
Plan Your Prosperity讀後感1---投資目標的錯亂
在每個工作天的早上,都能看到綠角關於正確投資觀念的文章,
回覆刪除真是一大享受,感恩!
許多理財達人鼓吹追求財富自由,但能有幾人達成?
人生的道路上,財富平安應該更值得追求.
好書, 感謝分享, 期待綠角大的續集~~~
回覆刪除謝謝Warren的鼓勵~
回覆刪除謝謝floyd的支持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