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的資產配置,又被分為兩大做法,分別是戰略資產配置(Strategic Asset Allocation)與戰術資產配置(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戰略資產配置指的是依投資人的目標與風險忍受度,設計一個固定比率的資產配置投資組合。譬如固定股債比70:30。然後就照這個比率執行下去。不管市場發生什麼狀況,就是維持固定股債比,並且定期再平衡回到預設比率。
戰術資產配置則是採用股、債或是其它資產類別,然後視目前市場大勢或是特定指標,積極的去調整各種資產間的相對比重。譬如認為股票已經漲太多了,有回檔風險,就壓低股票比重,拉高債券。覺得債券已經漲太多了,就壓低債券,拉高股票。
表面上看起來,戰術資產配置較具吸引力。它帶來趨吉避凶的可能,讓投資人可以參與上漲,同時躲過下跌。也的確有投資人受到吸引,自己做起戰術資產配置。
基金界也有這類標的,就是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Fund,戰術資產配置基金。透過這種基金,投資人就不需要自己傷腦筋。基金經理人與研究團隊,會幫你研究市場,做出判斷,目前這個時局該投資那種資產類別比較好。
一個理論上吸引人的方法,實際成果如何呢?
美國晨星在2023五月底刊出了一篇文章,統計戰術資產配置基金的成果。
該文研究的是組合型戰術資產配置基金,就是該戰術資產配置基金是買各種股票與債券基金,來建構投資組合。作者選組合型基金的目的在於,可以比較容易分析,假如經理人就持有這些標的,都不做任何買賣跟進出,成果是否會比較好。
研究期間是從2013四月30日到2023四月30日,十年期間。在期初,總共有34支組合型戰術資產配置基金。
十年期間,平均年化報酬是2.3%。
這只有固定股債比60:40投資組合同期間年化報酬的三分之一。
假如這些經理人就持有他們在2013四月30日的投資組合,都不做任何交易跟買賣的話,平均年化報酬會是4.6%。
也就是說,這幾十位經理人,十年來每天工作都在研究與關注金融市場,操作買賣,然後減損了2.3%的年化報酬。
也代表,這些經理人一開始選的標的,就算都持有不動,還是落後由低成本指數化投資組成的固定股債比60:40的投資組合。
“關注市場,積極操作,在資產類別中做調節,帶來更好的成果。”
這個說法就像”分析基本面,關注產業前景,挑出未來表現好的公司”一樣。
都是一個說起來很好聽,看起來很值得投入,實際上常是適得其反的投資策略。
事實是:
選股,很難勝過大盤。
調整資產比率,很難勝過固定股債比。
而且請不要忘記,這是”全職”的”專業”人士的成果。
你是不是看到有人在賣你一些指標或方法,跟你說戰術資產配置很簡單呢?
這就像有人在賣醫療手冊,跟你說開Whipple Operation這種手術很簡單一樣。
其實Whipple Operation由專業外科醫師來開,還是有相當的成功機會。
而在投資界,就算由金融專業人士來做,戰術資產配置幾乎都不會成功。
投資,不要讓美夢與幻想,超越實際。
選擇戰術資產配置,你是在走一條比登聖母峰更難的路。
後記:其實一般資產配置指的是固定股債比的戰略資產配置,這也是我認同與自己採行的方法。戰術資產配置積極的去更改資產配置比率,其實已經有點遊走在擇時進出的世界,而不是資產配置了。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為何你不該採用戰術資產配置(Why Tactical Asset Allocation Usually Fails)
多準才夠---Likely Gains from Market Timing讀後感
兩個核心問題
再論兩個核心問題(Indexing and Asset Allocation are Two Separate Issues)
產業輪動—可行策略還是投資陷阱(Sector Rotation, Death Trap or Realistic Strategy?)
More than You Know讀後感—P/E低就買,P/E高就賣,有什麼不對?
The 5 Mistakes Every Investor Makes and How to Avoid Them讀後感1---“參與上漲躲過下跌”,最天真的投資童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