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ood life is everything you need and some of what you want. If you have everything you want, you appreciate none of what you have.” Morgan Housel
2019年8月26日 星期一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讀後感2---投資人心理週期
掌握市場週期書中分別用單一章節,深入描寫經濟週期、信貸週期、房地產週期、市場週期等。
這些市場狀況其實就是許多投資人戮力研究的重點。但我覺得這些週期中最重要的是投資人心理週期。投資人自己的心理狀態,其實才是重點。
許多投資人誤以為,自己的心理,就跟放在水平桌上的天平一樣,是衡定的。持續穩健的用相同的標準,衡量市場的各種資訊。
不,投資人心理,就跟起起落落的市場週期一樣,在不同極端間擺盪。
在樂觀時,深怕錯過上漲,以為買進就是等著賺。面對風險的態度是:
“就算跌30%,我還是會持續持有。”
在悲觀時,深怕虧損,參與市場就是等著賠錢的傻瓜。此時面對風險的態度是:
“我要離開市場”
“不要接落下的刀子”
“現金為王”
許多投資人,在市場上漲時,以樂觀的心態制定的投資策略與標的。在市場下跌,心態轉趨悲觀後,就放棄了。
這種心態的週期,就是造成投資人追高殺低的根本原因。
而且,許多投資人以為對市場資訊理性的解釋,其實一點都不理性。是你心中悲觀或樂觀的態度先幫你決定要怎麼看,大腦再替你補上理由。
書中有很精彩的說法,譬如:
樂觀時:
油價上漲:代表全球消費者需求強勁。股市上漲。
油價下跌:代表生產與運輸成本降低,可以促進消費。股市上漲。
假如換成悲觀態度:
油價上漲:代表通膨升溫。央行將拉高利率應對。造成股市資產相對吸引力降低。股市下跌。
油價下跌:代表消費者需求疲軟。股市下跌。
你要正向看,反向看,都可以。
你以為理性,其實你只是在為你的樂觀與悲觀找尋理由。
身為一個人,我們不可能沒有情緒。經濟數字好看,市場上漲,我們很難不樂觀。失業率大增,經濟活動減緩,我們很難不悲觀。
處理重點,在於認清自己的心理弱點。知道自己的投資情緒不是固定的,是會隨外在環境起伏的。
有何應對方法?
預先設定好的資產配置投資計畫,就是一個好解答。
資產配置要求投資人全球分散,而且同時投資各種產業。我們不必做出任何判斷,那個地區看好,那個產業不好。
這個方法,也要求固定股債比率,你不會因為自己心中的喜悲,去調整股債比率。
一個事先設定好的投資計畫,是預防心理波動對投資產生不良負面影響的絕佳處方。
後記:想在短時間內有系統的學會資產配置觀念與實際做法,歡迎參加”資產配置戰略總覽”課程。
回到首頁:請按這裡
初來乍到:請看”如何使用本部落格”
相關文章:
“掌握市場週期”(Mastering the Market Cycle)讀後感1---把握對自己有利的機會
Your Money and Your Brain讀後感1---情緒驅動的投資決策
The Little Book of Behavioral Investing讀後感1—用偏差心理做決定
What I Know About How You Invest讀後感---過度自信的危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
注意:只有此網誌的成員可以留言。